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262章 勇猛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262章 勇猛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斐豹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得到解放的奴隶,而且被认为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标志之一。当然,这与他个人的勇敢以及善于捕捉时机,也有很大关系。他之所以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在于他以无畏的奋争,冲破了腐朽的奴隶制锁链。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记载的被解放的奴隶,斐豹身上体现了早期中国底层社会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贵族等级制度的反抗。

不过讲道理,真要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案例却也过了,按照记载,武王姬发伐纣之际,纣王也有释放奴隶,加以武装,借此抵御西岐大军的。不过,那一把奴隶可没有斐豹这么讲道理,说好的出力才获得自由,人家直接反戈一击把殷商推翻了。

所以说,这个事情终究还是要讲社会风气,人品道德的。

这个却不去多说,毕竟中间差了几百年了。

再说这个斐豹,系统给出的这个武力数值还在杞梁、华周之下,毕竟说正面战绩还是杞梁、华周他们更加凶残一点。另一方面也是这个武力本身只是一个基础指标而已,真正发挥还是要看人,就以斐豹当时的状态,所谓不自由毋宁死,想来也是拼了老命在战斗了,自然是百分之两百的激发战斗力,真实水平系统给出96的数值也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前朝乱入第二名武将,春秋时郑国大夫颍考叔——统率65,武力96,智力83,政治70。”

这个就是之前刚刚说过的关家春秋刀法第一手“考叔挟车子都忌”的典故来源了,虽然说关羽刀法取的是其中暗箭伤人,注意背后的意思,但是其中颍考叔的勇猛也是值得称道的。

而且这家伙不仅是勇猛,而且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誉,而且也颇有智慧,借着隐喻的方式使得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和好,也就是所谓“黄泉见母”的典故。

郑武公与夫人武姜生有两子,大儿寤生,小儿名段。武姜在生大儿时险些丧命,从此讨厌大儿,而对小儿疼爱有加。郑武公过世,窹生按古制继承王位,封为郑庄公。武姜因小儿没继承王位,很生气。虽然郑庄公将京城封给弟弟,弟弟已称太叔段,但武姜仍不知足,她密谋与小儿里应外合起兵夺权。消息泄露,太叔段兵败,拔剑自刎。郑庄公怒将武姜软禁颖地,发誓“不到黄泉,绝不再见!”郑庄公是个孝子,日久思母心切,但身为国君,又一言九鼎。颍考叔给郑庄公出主意,说黄泉即地下,如果挖一地道,找到泉水,盖上地宫,在地宫里与母见面,就如同黄泉见母。这样既尽了孝,又没违背誓言。郑庄公大喜,日夜掘地挖泉盖地宫,终于在“黄泉”与武姜见面,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言归于好。

不过,这些也就是类比‘滑稽列传’里面的人物,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军谋规划,相对来说在智力属性方面不可能太厉害,主要还是偏向武力方面。

尤其是从他的战场表现来看,也属于那种直来直往的家伙,虽然智力不差,却不会用在战场上,就算是出来也需要培养一下才是。

不过都不知道会乱入到什么鬼地方,说这些就太早了。

“前朝乱入第三名武将,春秋时猛将,孔子生父叔梁纥——统率70,武力97,智力81,政治66。”

叔梁纥的祖父孔防叔,担任防邑大夫。这个职位是不能世袭和继承的,所以叔梁纥的父亲伯夏就成了普通百姓。到了叔梁纥,仍然是一介布衣。

叔梁纥身材高大魁梧,体格威猛强壮,浑身都是力气。《孔子家语·本姓解》说他“身长十尺,武力绝伦”。这里说的“身长十尺”,是按东周尺说的。东周时期的一尺,换算成今天的长度,是23厘米,十尺就是2.30米。这里面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无论如何都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巨人了。

叔梁纥凭借着超强的武艺,不惧生死,冲锋陷阵,多有建树,逐渐得到孟献子的信任和重用。叔梁纥与孟献子属下的大勇士狄虒弥、孟氏的家臣秦堇父,合称为“鲁国三虎将”。

叔梁纥最著名的勇力表现是在鲁襄公十年,晋国率领诸侯联军围攻翨阳,叔梁纥作为一名武士,随同鲁军参加作战。在攻城时,翨阳人为诱敌入城,故意把城门打开,放一部分攻城的军队进去,再突然放下悬门,将攻城的军队拦腰截断,关门聚歼。就在悬门将要落下的刹那间,叔梁纥飞步上前,双手托起悬门,使攻进城内的鲁军及时撤了出来,避免了伤亡,为鲁军立下了战功。叔梁纥双手托起城门,无疑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

叔梁纥再次以勇力被记载,是在鲁襄公十七年,齐国入侵鲁国臧孙氏的防邑将鲁大夫臧纥及其弟臧畴、臧贾和叔梁纥围困在防邑中。鲁军前去解救,抵达防邑附近的旅松。待天黑之后,叔梁纥和臧畴、臧贾率三百武士,突围而出,护送臧纥到了旅松,然后又杀回防邑继续守卫。齐军无奈,罢兵而去。这一年叔梁纥已63岁,还如此英勇,很让人佩服。

叔梁纥与少女颜徵在结婚,生下了孔子,并把自己身高方面的优秀基因遗传给了孔子。据《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长人而异之。”孔子的身高比父亲叔梁纥稍微矮一些,但也是惊人的大高个。《列子·说符》则说:“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意思是孔子的力气能够举起国都城门的门闸,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

《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孔子多项出众的本领:“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蹑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可见,孔子并不是书生气的夫子,而是一位智、仁、勇兼备,文质彬彬的英杰。

而叔梁纥一般也都讲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能文善武,不过终究是被拿来当虎将用的,其他方面只能说是完全被掩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