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254章 老曹有请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254章 老曹有请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五名候选武将,三国时蜀汉名臣费祎,政治94。”

费祎,字文伟,荆州江夏人,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曾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为所屈。孙权甚异其才,自礼遇之,费祎也因常使吴。北伐时为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将军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坐常争论,费祎常为二人谏喻,两相匡护,以尽其用。

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性格谦素甚廉,家无余财。后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死后,葬于今广元市昭化古城城西,墓碑为清朝光绪年间昭化知县吴光耀所立,墓志铭为其长女所书。

诸葛亮《出师表》中有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袢、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我去!这个靠的汉末也太近了吧,再有几年这家伙就要出生了吧?这样也能召唤出来,也是醉了!”鲍鸿笑道。

“第六名候选武将,明宣宗朱瞻基,政治92。”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被祖父明成祖朱棣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蒙古。

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明宣宗当政十年,重点在治理内政方面。主动从交阯撤兵,节省了财力,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中国各族人民与交阯的交流。派遣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宣宗整顿统治机构,在用人方面限制入仕人数,实行保举和欠任。宣宗实行了一些减轻民困的措施。宣德帝又是一个喜欢射猎、美食、斗蟋蟀的皇帝。

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武功方面不说,政治主要还是在文治方面来看的。

在对内的治国之道上,宣宗能够实行安民、爱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统治的期间内,体恤民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这的确是关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宣宗的真实心态。他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的招人垦荒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

宣德五年三月,宣宗路经农田时,看见路旁有耕作的农民,于是他下马询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兴致盎然,取来农民耕田的农具,亲自犁地。没推几下,他停下来,回头对身旁的大臣说,我只是推了三下就有不胜劳累的感觉,何况农民终年劳作。说完就命人赏赐农民钱钞。他对农民的生活和处境是了解的,因此能够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他们的利益。同年六月,京畿地区发生了蝗灾,宣宗派遣官员前去指挥消灭蝗虫。他仍不放心,特意谕旨户部,告诫他们往年负责捕蝗的官员害民的危害一点也不比蝗灾小,因此要严禁杜绝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还做有一首《捕蝗诗》颁给臣子。

宣宗赐宦官银皿宣宗清楚,昏君滥用民力乃至亡国,隋炀帝就是个例子。宣宗以此为鉴,非常注意爱惜民力。在他统治的10年间,多次下旨为民解困。罢湖广采木,罢工部采木。锦衣指挥钟法保请采珠东莞,宣宗不但没有同意,还认为他是想用这种扰民的事情为自己谋求利益,将他逮捕入狱。他还多次蠲免税额、积欠柴炭草,免除在京工匠中年老残疾和户内无丁力者的匠籍。

不过作为上位者来说,有的时候就是所谓上面一句话,下面抖三抖,或者说台上放个屁,台下一出戏。个人爱好有的时候被过分解读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吕毖在《明朝小史》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宣宗酷好斗蟋蟀,就向江南索取上品,动辄每只数十金。当时枫桥一个粮长被郡督派遣去寻找,终于寻到一只“最良者”,他马上用自己所乘的骏马交换了过来。回到家后,他非常小心的把这个命根子放在了蟋蟀罐里。其妻听说这只蟋蟀是用一匹骏马换来,非常好奇,心想它肯定很奇异,便打开盖子想偷看蟋蟀尊容。没想到,这只“神奇”的蟋蟀一下子从罐中跳将出来,还未等追上,便被院子里的鸡给啄死了。他的妻子一看惹了大祸,非常恐惧,便上吊自杀了。粮长回来发现妻子已自尽,悲伤不已之余,更害怕因蟋蟀之死而受到法律制裁,于是也一根绳子随着自己的妻子而去。这无疑是个极端的悲剧,为一只进贡的蟋蟀,闹的家败人亡。

这是官场、职场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说皇帝这个东西也不是人们所想的那么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很多时候这种个人行为都会被大臣劝住,要是没有被劝住,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入选昏君的候选人了。

就像路飞说的,老子要做海贼王特么不是要做最有权势的人,不是要做最强的人,仅仅是要做最自由的人好不好!

言归正传,总算生下来的这两个提名知名度上貌似比前几个高一点,但是价值好没高到足以压倒徐光启的价值的程度,鲍鸿也就不要那么纠结的去选择了,直接选了徐光启。

“宿主消耗95胜绩点召唤徐光启,一事不烦二主,也安排在功劳簿上!”系统也不废话,直接就安排下去了。

鲍鸿耸耸肩,对于系统这种行为也懒得废话。

“去看一下战果统计出来了吗?”鲍鸿招呼帐外护卫的亲卫队长周处去看看。

周处当即就前去产看。

不过,没等周处问清楚情况回来回禀,又有亲卫前来通传。

“啥?孟德兄这个时候请我们过去干嘛?”鲍鸿疑惑道。

没错,刚刚亲卫却是来传讯说曹操派人前来邀请鲍鸿去他们营地一趟。

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忙着战斗的后勤统计工作,尤其是鲍鸿、董卓、曹操他们还负责突袭黄巾营地的,更是比其他人还要忙的多,这个时候邀请鲍鸿过去有点莫名其妙啊,难道还要有什么事情是在晚上‘开会’之前先通个气?

不管怎么说,曹老板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不过不知道曹老板究竟是要干嘛,鲍鸿也不会一个人跑过去,智囊和护卫都要带上几个才是。

鲍鸿招呼亲卫等周处回来让他把统计的战果放在这边就行,自己则带着另一部分亲卫跑去找那群忙完了躲懒在那边玩沙盘战棋推演的军师们。

鲍鸿把这个事情一说,众人也是感到意外,毕竟虽然合作了一把,但是没有任何征兆表明曹老板有事情和鲍鸿交涉。

“到时候过去有什么事情可能就需要临场决断,所以还是要一个擅长机变的陪着将军一起过去吧!”王猛随口招呼道,这个事情他是没必要的,虽然他智力也不虚,不过正如之前所说,博与精的问题,王猛的选择主要是在政略方向多一点。

说这个狡猾机变,众人的目光都是转向了一旁的晏婴。

“这个我还是推荐伯温兄!”晏婴见状,连忙开口推辞,“在下虽然称得上机变,但是这个仅仅是临场机变应对,但要这个前往友军营寨的事情,和所谓的晏子使楚完全不是一回事情,真正说保证尊严的主要还是靠力量,而智囊所要做的则是为将军分析事务,做出决断。就像上次一样,人家李儒、贾诩跑过来试探,寻求战略合作,你却压根连人家的试探都不能明白就不好了!”

“若是出使外交之类的事情,我绝对当仁不让,但是要说这个事情,在下自认在战略、大局等方面还是要逊色几位一些的,这个事情还是请伯温兄把握吧!”晏子解释道。

鲍鸿点点头,晏子说的也很有道理,前往曹营又不是敌营,不可能像所谓晏子使楚一样各种刁难,所以晏子的那种临机机变意义不大,要的是能够把握大局的临机决断,对于曹操提出来的事情能够帮助鲍鸿分析清楚,做出决断。

“既然如此,那学生就随将军走一趟!”刘基也不推辞,应下了这个活。

“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方面的事情,如果和复活的英灵有关,那也是不好处理,不如我也跟着去吧!”另一边陈平忽然开口请命。

有陈平主动请缨自是再好不过,对于陈平的能力,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怀疑。

“你别出去乱跑,战场上你装成小兵别人不会注意你,这次将军过去必然不会带太多人,你要跑过去那就太扎眼了!”另一边李左车连忙开口招呼道,“目前来说,你还没有暴露在世人面前,最好还是隐藏一下比较好,毕竟你这个身份直接去汉室还好,呆在这里还是有点尴尬的!”

所谓的尴尬主要倒不是说什么陈平爵位问题或者是功绩问题,而是诸吕之乱这个事情上面的问题。

诸吕之乱是中国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史称“诸吕之乱“。

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

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刘章与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暗中联系。吕产得知齐王与灌婴联合,连忙进宫挟持太子。

在长安城里,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等私下密谋策划,设计让上将军吕禄交出了兵权。周勃、陈平通过典掌皇帝符节的襄平侯纪通获得兵符,诈称皇帝敕命太尉统领北军。周勃进入北军军中,号令“拥戴吕氏的袒露右肩,拥戴刘氏的袒露左肩!“。大家纷纷袒露左肩,呼声震天。周勃很顺利地将北军控制,成为反吕的一支主要部队。接着,陈平再让周勃协助刘章控制南军,并严守军门。

又下令平阳侯曹窋转告禁军卫尉不准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周勃命令朱虚侯刘章率兵千人以进宫护卫皇帝为名,伺机捕杀了统率南军的相国吕产。后又捕杀吕禄,并分派人手去捕杀诸吕,不论老少吕氏一族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族诛。至此,吕氏集团被剿灭,统治大权又回到刘氏集团手中。

诸吕之乱平定后,周勃、陈平等大臣密商选立皇帝。刘泽假意向刘襄提出,前往长安,游说众臣立刘襄为天子,但他到了长安后却说:刘襄的舅舅驷钧不是善类,如果立了刘襄,等于又要让“吕氏当国“这剧本重演一次。大臣们非常畏惧外戚势力再度发生,经讨论,大臣们一致认为,代王刘恒适合即帝位。因为现即帝位的少帝和各位王子都不是惠帝亲生,代王却是汉高祖的儿子,而且为人宽厚,待人仁慈,其母薄氏也很善良,不会出现拥尊自立的现象。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代王年龄最大,全国上下无可争议。于是,周勃、陈平等人亲迎代王人长安而即帝位。闰九月,代王刘恒一行由代到长安,在群臣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即位后,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创了汉朝盛世,迎来了后来西汉的文景之治这一稳定时期。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陈平是护国、拥立等多方面的功劳。

讲道理,这种级别辈分功勋的丞相真要对于汉灵帝这个家伙的昏庸执政不满,是有资格提出废帝另立新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