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307章 大朝会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307章 大朝会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除了鲍鸿这边是汉军将校等待封赏的队伍之外,还有另一边一堆也比较特殊,那是义军等使者代表所站的位置。

这次的事情可谓是划时代的转折点,历史的走向在这一刻彻底开始了全新的方向,所以就算是心有顾忌不敢亲身到场,也会派遣代表前来。

太常杨赐在安排这些的时候,把他们安排在了藩王那一列,也算是针对他们给予的特殊定位。否则的话,安排他们在封疆大吏的位置,他们难免心里会有别的想法,认为汉室是准备吞并他们了要。

不过鲍鸿这边离的太远,具体是哪些人倒是还真不清楚。

这特么也不是重点,三公九卿的位置旁边多出来的那一对特进的位置才是关键,各位复活的大人物提前报备,验明身份之后就能够往上面蹲,当然,普通的勋爵就算是,至少也要是彻侯级别或者三公九卿级别的大佬。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荀家、陈家乃至是司马家等等出来的老爷子也就只能陪在末席,完全没法比好不好。尤其是在这个以孝为先的社会,特么各种前辈就是大爷好不好。

“孟德你们家平阳侯曹老丞相,汝阴侯夏侯将军在那边特进席也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啊,这下子你可是发达了!”看到那边的阵容,鲍鸿朝着曹老板笑道。

“不过是倚老卖老过气的身份罢了,真正的影响力并不足以与当代三公九卿等相较。说法的分量也就那样罢了!”曹操摆摆手,这个话茬可不敢接,回头袁家兄弟就不开森了。

“那一群云台名将的阵容才是庞大呢!”一旁的袁绍接口道,“说实在的,后汉以来的名将实在是不多,是以陛下乃至是诸位宗亲首先想到的就是光武陛下的云台名将!接下来校场演武,云台名将的评价将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知道马伏波有没有从西凉赶回来呢!”王允接口道,“中原之内各处反王义军等等都已经停战了,可以先把那群跳的厉害的外寇剿灭才是!”

“马伏波和段太尉先前也是战果丰硕,短时间内羌胡不可能再有什么动作了!”董卓随口应道,他那边也派了一拨人回去帮着打羌人,其中就有彭越这种大佬。当然,再怎么样阵容也没法和鲍鸿放在宗泽那的一批比。

话说回来,那边蹲的主要也就是汉朝的那些人,至于其他乱入出来的前朝人物,很少会屁颠屁颠跑过去。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具体情况的话,就连鲍鸿也不是很清楚。

天蒙蒙亮,随着宫门已经打开,众人已经可以鱼贯而入,这个时候在玉阶上的众人基本已经按照顺序排好了。

随着第一缕阳光洒向人间,当今世上名义上最尊贵的人,大汉帝国陛下刘宏在一片钟鼓礼乐声中,由内侍簇拥着乘舆临朝。

所谓公、卿、将、大夫、百官各位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见属郡计吏,皆见……

也就是诸侯王以下大朝会在场官员依次奉贺(贡献礼物)。这是第一个步骤,也算是最重要的步骤。大朝会什么论功行赏也好,考核成绩也好,说不好听点那就是顺便的,最主要的就是这一套的‘礼’,可以说除了祭天封禅之类的超级大事件,这个大朝会的天下朝奉已经是最大的‘礼’了,必须按照流程严格执行。

之后由汉帝先行赐官赏爵,司徒出面审核处罚了一些不合格的官员,

这里的封赏主要是针对那几个主将来说,鲍鸿那一批参与的将校赏赐什么的也已经下来了,甚至封爵也都定了,就是职务调动的问题还在考虑之中。

大将军何进守护京畿,维持后勤调动,功勋卓著,封为慎侯,兼掌左右羽林五营。

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守护司隶,镇压黄巾义军,功勋卓著,进左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封为槐里侯。

右车骑将军朱儁,守护国土,镇压黄巾义军,功勋卓著,进右骠骑将军,领充州牧,封为钱塘侯。

卢植守护国土,镇压黄巾义军,功勋卓著,进左车骑将军,领豫州牧,封为都乡侯。

张温守土有功,讨贼得力,功勋卓著,进右车骑将军,领扬州太守,封为互乡侯。

陶谦镇守地方,守土有功,讨贼得力,功勋卓著,进镇东将军,领徐州太守,封为溧阳侯。

孔融镇守地方,守土有功,讨贼得力,功勋卓著,进安东将军,领青州太守,封为褒成侯。

陶谦字恭祖。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刺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

中平五年,徐州黄巾余党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光和七年也就是历史上的去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历史上这两位都是三四年之后,张角早死了,黄巾余党在地方作乱的时候他们才开始封疆大吏的生涯,现在是硬生生提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