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十四章 抵达江夏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十四章 抵达江夏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依旧是在大船之上,不过鲍鸿现在的样子却甚至尴尬。只见他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逗弄,身旁还跟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却要从上一站在南郡停船的时候说起了。

南郡太守郭永前来通报,才知道荆南地区也是乱成一团。义军蜂拥而起,长沙区星叛乱,周朝、观鹄等人在荆南各郡相应。

而陈胜军虽然是往东方撤退,前去和项梁军汇合,还有一部分人马往南方撤退,也跑到荆南去作乱了。

至于前面提及的五溪蛮就更不用多说了,这个时候也都跑出来凑热闹了。

可以说,荆州虽然解决了黄巾的主力部队,但是各个地方的星星之火却一直还在继续。

不过,这些都是要刘表去做安排,鲍鸿自己也不会参与这些。

倒是鲍鸿抱着的这个刚刚出生没几个月的小丫头,却不是一般人。

这丫头是南郡太守郭永的女儿,出身倒不是什么显赫家庭。但他的夫家却是非常著名的家族。

郭氏少年时父母双亡,丧乱流离,29岁时被比她小3岁的曹丕纳为妾,深得宠遇,然而始终没有生下子女。后来曹丕即位魏王,册封郭氏为魏王夫人。曹魏建立,拜为贵嫔,位次皇后。

黄初三年九月初九,曹丕在许昌立她为后。郭女王做了四年的皇后,后曹丕病笃驾崩,由太子曹睿继位,郭女王成为皇太后。八年后逝世,谥曰“文德皇后“,葬于魏文帝首阳陵西侧。

当然在系统给鲍鸿科普的时候,鲍鸿关注的却是另一个时期,那就是著名美女甄宓之死。

郭女王这个人非常有心计,在曹丕争夺魏王世子中出谋划策,让曹丕刮目相看。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为魏王,就封郭女王为夫人。郭女王要更上一层楼的话,就必须搬掉前面的绊脚石、当时的魏王王妃甄宓。郭女王耍了不少手段,让曹丕更加厌恶甄宓,而甄宓也经常发牢骚,埋怨曹丕。然后,在得到曹丕的首肯下,郭女王出面执行甄宓的死刑,逼迫甄宓自尽。

应该说,甄宓之死,郭女王确实脱不了干系,甄宓一死她就是最大的受益人。当然,真正的凶手还是曹丕,若非曹丕要整死甄宓,就算是甄宓再怎么失宠,郭女王也不敢以下犯上,向王妃下手。

其实,曹丕和甄宓之间究竟有多少感情,非常值得怀疑。在当初,曹丕一见钟情的时候,看重的局势甄宓倾国倾城的容貌,可是,当时间一久,甄宓年岁渐长,容颜老去,曹丕心中的留恋也渐渐淡去。在曹丕的心目中,甄宓更像一个战利品,像一个花瓶,时常会拿出来炫耀一番,欣赏一番,但也仅此而已。

据说甄宓从小就被认为面相贵不可言,甄家也通过甄宓的婚姻来投资诸侯,却押错了宝,买了袁绍赢,结果甄家遭遇到一次巨大的打击。随后又经历了上述之事,甄家基本上已经败光了。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甄宓的儿子曹睿终于坐上皇帝之位,可惜甄家基本已经不存在了。

相较而言,反而是鲍鸿手里抱着的这个丫头更加富贵才是。

不过,随着鲍鸿的出现,整个世界已经大变样了,以后她成长将会如何,恐怕没人知道了。

刘表去针对荆南的情况做出一些安排,鲍鸿自然要留下来等他,也就随便逛逛,这才见到了刚出生没多久的郭女王。

同样,鲍鸿也通过南郡的情报网知道了更东线的江夏的情况。

江夏太守名叫韩说,博通五经,尤善图纬之学。举孝廉。与议郎蔡邕友善。

江夏郡丞刘祥,蜀汉尚书令刘巴之父。

秦颉,江夏都尉。前面提到过,历史上黄巾起义,荆州南阳郡黄巾军首领张曼成攻杀太守褚贡。江夏都尉秦颉临危受命,继任南阳郡太守的职位,负责讨伐黄巾军。

不过,这次黄巾起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秦颉继续他江夏都尉的职务却是没了表现的机会。当然,要能在对战项梁军的战场上立功,那就不一样了。

而项梁军却是已经攻占扬州九江郡之下诸多郡县,开始攻打江夏郡治下了。虽然目前还没攻到郡城所在,但是若不能有效反击,攻下江夏郡都只是时间问题。

没过停留小半天的时候,刘表就对荆南的战局做出安排,荆南四郡太守以稳为主,一个要等刘表去探查项梁军的实力,一个是等南阳等地整顿之后,派遣援军南下再作打算。

接着又是行船。随着越来越接近长江主流,江流越来越湍急,行船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不一日,船队终于到达了江夏郡夏口岸,江夏太守韩说等人早就在此恭候了。

在江夏众多地方官僚的带领下,众人进入江夏城中休息。当然也因为水路较快的关系,还要等陆路人马过来再说。

这个时候,自然是从他们这些最前线的官员这里了解情况了。

江夏太守韩说毕竟公务繁忙,而且和刘表之间也要有很多事情要说吧,接待众人的乃是江夏郡丞刘祥。

刘祥除了他儿子刘巴有些名气之外,自己的记载并不多,当时董卓乱政,孙坚举兵讨伐董卓,南阳太守张咨不给军粮,刘祥就攻杀之。刘祥与孙坚同心,导致了南阳士民因此怨恨刘祥,举兵攻打他,刘祥与他们交战,战败身亡。

从刘祥生平看,他因为南阳太守张咨怀有私心,不资助讨伐危害东汉大权臣董卓的孙坚,而与孙坚同心,看来是心怀汉室,一切不利于汉室的做法他都反对。

但另一方面,刘祥与代表汉室的刘表、张咨都不友善,而且张咨死后南阳士民都非常怨恨他,似乎说明刘祥其人怀有私心,拥兵自重,所以无论是上司同僚还是大汉百姓都很敌视他,而且从他的儿子刘巴的政治态度看,似乎刘家一门都并不忠于汉室。

鲍鸿对此也不做看法,毕竟都是假设而已。就连汉末那些真正自立的家伙,现在都在为大汉抗击黄巾,刘祥这点小事算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