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我的诡异人生 > 第1286章 杨太真

我的诡异人生 第1286章 杨太真

作者:白刃斩春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0 11:39:42 来源:泡书吧

呜!

激烈风声从头胄侧畔飞旋而过。

昏沉沉的天地在张方着甲驱马奋力狂奔之际,亦变得更加昏暗而模糊——张方被这副画了符咒的山纹甲胄包裹着,越发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支撑着他,他此时笃信,庙里那位手段恐怖的郎君所承诺的每一句话都非虚言!

有这副甲胄相互,他完全可以不惧厉诡。

覆于张方面上的面甲微微晃动,他通过面甲眼部的孔隙,看到自己身前这个一身沾满污渍的黄黑袍子、袍子上还有些错叠的红绿几何图形的骑手,骑手身侧挂着一柄镶着宝石的弯刀,一阵阵羊膻味从骑手身上传进了张方的鼻翼间。

西域人?

张方联想到对方方才吼叫出的、有些生硬地汉话,再看其一身异域服饰、腰上弯刀,对其身份便有了基本的猜测。

这个疑似西域出身的骑手被他包裹铁甲的双臂紧紧箍在怀中,西域人的身量也不算瘦小,但在张方身上披覆的这副盔甲映衬下,便显得尤其‘娇弱’了,张方微微转动头颅,去看身后的情形。

身前的骑手向他大喊着:“唐军——我是拔汗那老王的亲随,吐蕃军侵扰我们的国土,杀了我们的国王。

他们的僧侣金刚三藏,把我们国王的头顶骨制成了法器!

我们听说金刚三藏前往大唐来了——我们来夺回老国王的头顶骨……我们对于大唐没有侵扰之心……”

“金刚三藏……”张方扬了扬眉毛。

最近他倒经常听说这个吐蕃僧的名字。

今时之大唐,万邦来朝,那些来自不同地域、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在此间落地生根,但诸般宗教之中,尤以‘佛’‘道’二门最盛。

道门因传自‘老子李耳’,而李耳又被指为李唐皇帝之始祖,是以地位崇高,对道门道士等众的管理,皆由大唐‘宗正寺’管理。

而‘宗正寺’实是管理皇族宗室子弟事务之所,由此可见,李唐视天下道士为本家。

武周皇帝更推崇佛门,规定‘自今僧及道士敢毁谤佛道者,先决杖,即令还俗’、‘另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确立了佛门地位。

此后武周又敕旨称‘道能方便设教,佛本因道而生’,以‘老子化胡论’确立‘佛本是道’的体统,令两教不得相争。

至于今时,玄宗皇帝更崇道门,欲为‘老子李耳’加皇帝位。

但佛门于民间盛行,根基益深。

佛门于民间如此盛行,而今又有吐蕃神僧远赴大唐,民间自然传扬出无数消息来,‘金刚三藏’倒成了今时唐人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毕竟,自此次佛道二门释法比试以后,圣人大抵就要确立‘治天下诡’的宗旨了,此中裹挟着天下佛道的利益争执,更有九州万方黎民的冀望。

张方此次离开家乡,远赴长安,不仅仅是为了一睹佛道释法比试的盛景,更希望在那‘圣人治诡’的大世中,博取自己的未来!

“孝嵩将军于吐蕃、大食侵略我国之时,率军西出龟兹数千里,连下数百城,长驱直入,吐蕃军、大食军望风而逃……

我们不敢与上国为敌,上国驰援我国,对我们有大恩——”那西域人还在不停地说着话,但张方对其所言已不感兴趣。

甚么龟兹、大食、西域……而今之唐人,早已听腻了这些屡被唐军挫败的外国故事,当下张方的注意力全在自己身后——那黑漆漆的夜色下,几道影子于风中飘飘荡荡,紧紧追在三骑之后。

倏忽有一道影子急突而进,张方借机看清了‘他’的形貌。

——那是个穿着古拙褶衣道袍的道士,道士背着一根干枯的桃树枝,露于袍服外的手掌、脖颈、面孔都是青白色。

倏忽临近张方乘骑之马,张方看清他的面容,也是面容清瘦,目若点星,分明就是个正常人!

这可是道士!

怎么在西域人嘴里反而成了厉诡?!

张方脑海里念头正纷转着,他身后骤起一道清光,清光大盛之下,穿着道袍的清瘦高道面孔上骤起一层层褶皱、裂痕——

紧跟着有一阵大风刮过!

直接刮走了那道士身上的那张褶皱开裂的皮囊来,露出其下一个浑身长满毛发,依旧穿着道袍,散播着阴冷诡韵的厉诡!

张方心下一寒!

他自己尚未做出甚么反应,身上披覆的铠甲猛地拉拽马缰绳,驱策着坐骑又一次调转方向,带着另外两骑传入黑漆漆天地中——这下子,张方与厉诡‘照过面’,总算明白前头的西域人所言非虚了。

他埋着头,恨不得叫坐下马儿长出八条腿来,赶快回到小庙去!

但他身上那副甲胄,又好似只有今时这点儿能耐一般,令他始终不能完全脱离厉诡的追索,他便这样吊着那几个‘道士诡’,一直被动地‘勾引’着几个厉诡,将几个厉诡待到了破烂的小庙前。

先前隐去的明月,此时又显于云层之外,洒下皎皎光华。

白月光将破庙庙门更映衬得黑漆漆的。

那两扇庙门关锁着,从外面根本看不出里面有任何动静。

张方怀抱着那个异域人一下滚落马来,扑入庙前头的草丛中,他看着前方如铁一般沉凝着、封锁着的庙门,又转身看到后头飘游而进的几个厉诡,莫大的寒意在此时笼罩了他的心神——

只听了那郎君几句话就信了他!

万一他要是说假话呢?

听说有一种‘山君恶诡’,以人作食,但食人之前,又需叫人经历种种情绪,以伥鬼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终使人自觉走入那‘山君’口中,山君也常在山野孤庙之中出没……

破庙里头的那位郎君,会不会就是‘山君’?

后头跟着的那几个披着道士皮的厉诡,则是它的伥鬼?!

张方一念及此,心中寒意更甚!

他正胡思乱想之际,前头的两扇庙门倏忽打开了——明黄如跳跃火焰般的亮光里,一头满身明黄条纹,体型若山般的猛虎正盘坐在孤庙之中,它朝庙外伸出了一只手爪。

那手爪也遮天蔽日,顷刻间笼罩了庙前这块空地!

真是山君?!

张方眼睛发直,心头恐惧更重!

这时候,那庙里的‘山君’眼神温和地看了他一眼,‘山君’化作了一身玄色衣裳的苏午,苏午旁边坐着一个白发苍苍又偏偏浑身筋肉虬结的老者,那老者盘好头顶发髻,拿一根树枝作簪子簪好了头发,其看也不看张方,声音却落入张方脑海里,并且叫张方知晓,这个‘声音’正是老者传给他的:“你肾精过盛以致虚火太旺。

所以常有无端之想、纷繁杂念。

此杂念丛生,最易为你自己招来祸端。而若遇见心识强横之人,旁人一念便能叫你生出万般无端想,叫你深陷幻觉之中——‘相思病’亦与此同类,我传你一道观想法,此法每隔两日,便会显现于你之脑海当中。

你届时观想其中图形,排解肾精,止住无端之想罢!”

那老者的声音倏忽而止。

紧接着,张方听到一阵书页翻动的声音,他在那书页翻动的浮光掠影之间,隐约看到了一个个风姿撩人的美人……

观想此书来排解肾精……张方一念及此,他忽然明白了甚么。

而脑海里的那部书册此时完全合拢了,又隐在他的识藏深处,只会在固定时间才能打开来,由他饱览一番。

他的目光从庙里头的枯瘦僧侣、白发老者、方脸中年人、抱着锦鸡的美貌女子,以及苏午身上掠过,越来越觉得这几位甚为怪异,行事离经叛道,他都觉得有些不可理喻。

而在此时,苏午瞥了陶祖一眼,在两扇庙门打开之际,迈步从中走了出来。

那不断追迫着张方以及几个异域人的厉诡,陡然见到苏午从破庙中迈步而出——还披着人皮、作汉朝道士装束的那几个厉诡,纷纷面露惊容,竟都不约而同地转身欲要退走!

连那个显露出浑身毛发的厉诡,当下也飘忽而退,直接放弃了它们追杀的这几个异域之人!

苏午早就在此等候着它们,却也不能令它们就此逃脱了。

他心念一转,脑后骤然浮显一个火洞,火洞中,灼灼东王公神韵流转不休。

遍天间,一盏盏猩红灯笼乍然飘上高空,遮住了那顶明月,洒下满地绯红!

那几个厉诡,在此般绯红光芒下,尽皆被定住身形,动弹不得!

它们身上穿着的道袍、披覆的人皮,于这绯红光芒下,似蜡泪般融化去,显出各自的厉诡本形!

这三道厉诡本形,在天下红灯笼倏忽‘熄灭’,四下归于一片寂暗之际,猛然间变作三道金红符箓,欲向远天飘荡而去!

符箓!

厉诡怎么变作了符箓?!

张方看着这一幕,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他无法将厉诡与专门镇压收摄厉诡的道门符箓联系起来——苏午却更清楚个中因果。

季行舟曾经说过,想尔被封押于天门之中的时候,便借助天门中收摄的诸多汉时道士性魂以及符箓,化身于人间。

‘龙虎山授箓事件’,导致游客带回家中的各种号称有‘消灾除厄增福’之效果的符箓,其实皆勾连着一个个厉诡——这件事的根源,亦在想尔的身上。

想尔不过是又把这般手段运用了一回而已。

只是这些穿着‘汉时道士’衣衫的厉诡,根因又在何处?

黑天之间,三道厉诡符箓振飞向的虚空中,骤然浮显出一颗白骨骷髅头,那雪白头骨张开口齿,一刹就将三道厉诡符箓吞吃进嘴,它在虚空中弹跳着,接引来不知从何而来的身躯骨骼,蹦蹦跳跳地回到苏午身后,隐形不见。

苏午口吐出了那三道厉诡符箓,‘因果神咒’在他身畔骤然转动——

三道厉诡符箓之上,一根根未来得及消散的因果丝线,尽数暴露于苏午眼下!

那一缕缕因果丝线,勾勒出三个现代人的面容身形,又顷刻间穿过了那三个现代人,穿梭向极远之地……

三缕因果最终缠绕在了一个小女孩的手腕上。

——那是化作了失踪女孩模样的‘想尔’!

苏午以故始祭目去看想尔,便看到他手腕上缠绕着数之不尽的因果丝线,每一缕因果丝线,都好似勾连着一道‘厉诡符箓’!

‘他’与苏午对视着,身形忽然开始缩小。

由女童转作婴孩,最终被一个绸缎面的襁褓包裹了起来……

婴童看着苏午,咯咯笑着,摇晃着满手借助在群山上游玩的游客性命,得以降化的厉诡符箓因果……

苏午看着那个被背对着自己的窈窕妇人抱起的襁褓,心识间骤然响起一句句诗词:“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杨玉环,开元七年夏时生人。

曾出家为道,拜入道门,又称‘杨太真’……

而今才只‘开元五年’,杨太真便已经降生了吗?还是说,这又是想尔对自己的一重误导?

苏午念头纷转。

那襁褓里的婴儿摇断了从苏午这方牵引而去的三根因果丝线,彼方情形,苏午再难望见。

苏午垂目看向手中的三道厉诡符箓,久久未有言语。

而那三个一路奔逃而来的异域人,看到庙里的众人,又将目光停留在一身甲胄的张方身上,他们朝着张方不断磕头跪拜,口中连连出声,倒是讲明白了自己为何会被几个汉朝道士厉诡追杀:“我们从一条大河边经过,那黄色的河水里,就飘来了一只小船。

小船上就坐着这三个道士……

它们乘船而来,也不和我们搭话,踩着水面上了岸就杀了我们十几个人……那船上的道士也有十几个,我们被它们杀了的兄弟,后来又都活过来,却四散去了……那些厉诡披着我们兄弟的皮囊,到处游荡去了……

最后只留下了这三个,追着我们一路到了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