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我的诡异人生 > 第1288章 羊脂玉(元旦快乐!)

我的诡异人生 第1288章 羊脂玉(元旦快乐!)

作者:白刃斩春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14:40:29 来源:泡书吧

‘金刚三藏’系吐蕃高僧。

精莲尚未在今时走入密藏域,将传承自‘寂护’的佛法,杂糅梵教性力派法门,贯通以修成‘密缚佛法’一脉。

但吐蕃与天竺的交流一直颇为密切。

便是那‘金刚三藏’自梵教学成甚么法门,将之与佛法相结合,也说不准。苏午未有亲眼见过‘金刚三藏’,不知其实力究竟如何,然而当下之大唐,群星璀璨,更有随着想尔逆转因果而来的诸多后世人杰,‘金刚三藏’能在此般情况之下,自吐蕃远传盛名于大唐,其实力亦绝非寻常。

至少不可能是张方一个才得了‘与诡结亲科门’的游侠儿可以比拟。

不过,苏午当下请张方与这几个拔汗那国人同去,向吐蕃神僧索要他们国王的头顶骨,他所依仗的却并非是张方学了什么与诡结亲科门,而是张方本身乃是唐人,‘唐人’便足以成为吐蕃僧人忌惮的对象。

阿部力曾称金刚三藏随吐蕃求和使者队伍而来,吐蕃之所以求和,是因为被唐军在外重挫,因而前来求饶。

既是求饶而来,自然要处处夹紧尾巴。

当下步入大唐境内,任一个唐人便都成了吐蕃不敢招惹、亦不能招惹的对象。

借助唐人身份之便利,索回他们本就应该归还的拔汗那老王头顶骨,便也不是甚么难事了。

张方也算有些见识,当下听得苏午所言,立刻一点就透,明白了苏午言下之意。

他从苏午手里得到这泼天的好处,对于苏午当下的小小请托,自然不会拒绝,当即向苏午拱手说道:“小人愿与这些拔汗那国人同行,去寻吐蕃使臣队伍,索回他们老王的头顶骨!”

阿部力等拔汗那国人,见张方都已干脆答应,他们也纷纷点头。

在阿部力等人看来,当前的这位黑衣青年人若能与他们同行,那走再好不过了,然而对方并不这般想法,他们显然也不敢强求对方甚么,是以退而求其次,能有一位‘唐军’帮忙,倒也还不错。

“马还在外头停着,倒是未有跑远。

当下天也快亮了,你们便趁着现下出发罢。”苏午摆了摆手,几个拔汗那国人便向他磕头道别。

阿部力解下腰间那柄镶嵌着各色宝石的银鞘弯刀,他跪在苏午跟前,双手捧到于苏午面前,垂首道:“我们往大唐来的时候,带了奶干、香料等物,但都已经送给了沿途对我们有帮助的人,如今也没有甚么东西好赠送恩人,只有这一把家传的弯刀,就将它赠送给您,您不要推辞!”

“好。”苏午点了点头,从阿部力手中接过弯刀,挂在了自己腰侧。

众人纷纷起身,向苏午道别。

张方最后同苏午等众躬身行礼过,跟着那些牵马的拔汗那国人走出了破庙。

外面,明月依旧挂在天上。

但天光微亮,东方微白。

太阳即将升起。

……

日月在这个惨淡的早春,同时浮显于苍穹之上。

一支人数不少的马队慢慢腾腾地自人嘶马鸣的平凉驿站中走出,迎面便是大片大片的黄土地在众人视野里铺开。

那昏黄的土地里,才有麦苗渐露头角。

这支服饰明显异于唐人的马队自阡陌间穿行过,几个着文士袍的大唐官员领着他们上了生着些野柳树的官道。

驿站里的唐官停在路边,不再跟着吐蕃使者的队伍前行。

吐蕃的车队驱马上了官道,却也不能在此间纵意驰骋——在官道前头,正聚集着许多唐人朝他们这边探头看来。

那领头的吐蕃使臣看着聚在官道上衣衫破烂、乌泱泱的一群人,他深吸了一口气,转头看向身后路边的两个驿站官员,然而那两个唐官只是对他笑,并未作甚么进一步的动作。

见此情形,领头的吐蕃使臣只得驱马慢慢朝那群灰头土脸的唐人走去。

车队里的骑手们跟着他,敞开驮马上的粮袋,任由粮食从袋子里洒落于地面上,聚在官道上的百姓们见状,便都一窝蜂地去争抢地上的粮米了。

吐蕃队伍的马儿见人们一拥而上,不禁受惊嘶鸣。

骑士呵斥着马儿,躲避那些唐人伸过来想夺他们鞍上刀剑的手掌,官道上乱作一团。

队伍里。

一个马夫靠坐在车沿上,挡开了周围许多唐人伸过来攀扯丝绸车帘、车窗布的手掌。

头发漆黑微微发卷的车夫神色愤怒,却也不敢对这些上来‘勒索’的唐人动粗——那两个唐官就在路边看着呢!

那些唐官默许了治下的百姓对他们吐蕃人的勒索!

好在当下聚集的唐人并不多,车队丢下许多粮食、布匹以后,终于能顺畅前行。

吐蕃车夫身后马车里,两扇车门倏然打开,内里露出一个仅留了些许寸发的头颅。

一身福田法衣的寸发僧侣从车里探出半边身子,回身看着那些在官道上争抢粮食、布匹的民众。

守在路边的两个唐官,当下业已打马调头,缓缓回转了。

“这些卑贱等若猪狗一般的人,如在吐蕃敢这样阻挡贵人们的车驾,早就被割下头颅,祭祀给神灵了!”车夫面上尤有愤愤之色,他见那僧侣转头向后看,便低声地言语了几句。

说过话后,他又小心翼翼地看向那僧侣,希冀自己的话能得到对方的认同。

那僧侣转回头来,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道:“所以这是吐蕃与大唐的不同啊……你看这些唐人,依旧会为了几粒粮米而大打出手,为了一块布争执得头破血流,但他们的官员,却已经能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享用热酒与炙鹿肉、水盆羊肉了……

人与人的差别如此巨大,比人与猪狗的差别尤要大了许多啊……”

“百姓总是愚昧的,他们是被驱赶的牛羊。

贵人们的鞭子往哪里抽,他们就要往哪里去。

总是如此的……”那车夫也并不是个寻常吐蕃人——寻常的吐蕃人,却不可能出现在这支车队里,车夫听过僧侣的话,若有所思地言语了几句。

马车里的吐蕃僧闻言笑了笑:“曾经的太宗皇帝却说过,民为水,君为舟……如若民意沸腾,却能倾翻舟船的……”

“这怎么可能呢?”车夫闻言有些吃惊,“贵人们拥有一切,庶人们失去一切,他们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反抗贵人呢?”

那吐蕃僧闻言也点了点头。

在这一点上,他与这个车夫其实是同一观点。

他不再与车夫言语,又转头去看身后官道上,那些随着车队行远渐渐变成一个个黑点的唐人百姓。

别样的思绪在他脑海里转动着。

他却不会因为当下看到唐人生活困顿贫蔽,便暗生轻视——在吐蕃之地,民众生活之困苦情形相较于当下的唐人而言,依旧差了太多。

他只是觉得,天下间的情形都是差不多的。

大唐贵人们与吐蕃贵人们之间的许多想法,应当是相通的。

而两地庶人们的想法,应该也都类似。

缘何会有一些人,突然会生出超越贵贱的想法来,说出什么‘民为水,君为舟’这样让人吃惊的言语来?

天下间真有这样的道理吗?

教给庶人们这样的道理,不是给了他们倾翻贵家舟船的机会,让他们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僧侣一时间未能想得明白,便将身子缩回了马车里。

昏暗的马车中,积蓄着浓重的檀香味。

年轻僧侣缩在角落里,眼神看着身前的一片昏暗,神思不知在何处飘荡。

这时,他听到马车里头的诵经声,他转过头去,隔着那些骨头与石头打磨形成的珠石帘子,看到师父跪坐在珠帘后的蒲团上,一边诵经,一边敲打着香案上的铜罄。

铜罄声似能荡涤心魂。

一身红色衣袍,将头发以五彩绳扎着、编成数道发辫垂下来的师父诵经过后,躬身拜了下去。

随着他俯下身去,年轻僧侣看到烟气袅袅的香案前头,横着一块羊脂白玉。

那羊脂白玉里,隐约有两道婀娜人影。

“玉中神灵,玉中神灵……

何日能叫我一睹真容?

过了平凉,长安也已不远了……你们就要被献给大唐皇帝……在此之前,能否叫我一睹真容?”年轻僧侣看着师父‘金刚三藏’想要触摸那玉石,又不敢触碰的模样,又转回头去,垂下眼帘,继续沉默了。

也不知师父这样痴迷癫狂的状态,几时能够消散?

就像师父所说的那般,今下距离长安已经不远——届时他若还不能恢复理智,向唐皇展示吐蕃精深佛法,以此示好唐皇,向大唐求和的事情,又该由谁来做?

马车摇摇晃晃。

车内又响起一阵一阵的铜罄声。

被放置在马车最内,那块等人高的羊脂白玉里,两个只见窈窕身形的人形若隐若现。

她们随着马车摇晃而轻轻摇曳,变幻身形。

仿佛不知何时,便能真正从玉中活过来一样……

哗……

金刚三藏将一道雪白的绸布盖在了羊脂白玉之上,绸布下的那块玉石里,光线忽暗下去,一双勾魂摄魄的眼睛从玉中显现,眼里迷惘的光芒闪烁了片刻,又熄灭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