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我的诡异人生 > 第1369章 问鼎(三)

我的诡异人生 第1369章 问鼎(三)

作者:白刃斩春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0 11:39:42 来源:泡书吧

尚庸借助这般‘脉搏’,仿似看到了一个高大雄健的青年男人,又好似看到了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以及……他在恍惚之间,好像看到了那位‘不良帅’的身影——

诸般光怪陆离、互相之间好似无有关联的气象,在尚庸心神间一一划过,最终又沉淀成那坚实平顺、雄盛强旺的‘脉搏’。

尚庸因陡见到那不良帅的身影,于诸般气象中化现,而生出不祥预感的心神,此下跟着变得安定。

他心中已有了成算。

劫运痕迹、天星运转、天息脉络等种种气象,依旧勾连着尚庸的心神,尚庸抬眼看向对面那高大青年人,却见对方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他心中那种不祥的预感越发浓重,几要呼之欲出。

“如何?”那青年人向尚庸问道。

尚庸定了定心神,再三确认了自己探得的天息,向苏午回道:“依贫道之观见,今时天息平顺而强旺,诸般诡相、灾相、恶兆尽皆消寂,天脉贯彻始终,此即是‘大治’之相!

这般天息应在此地,说明这渭河之畔的百姓,必将迎来风调雨顺,无有灾厄的一载,乃至数载!”

“大治之相……

阁下已经确定了么?”苏午似笑非笑地看着尚庸,复向对方问道。

尚庸见到苏午面上神色,他心下紧张,再以心神感应那般‘天之脉络’——平顺雄健的天之脉络,尤在他的心神之中映现,他由此定下了心,眼神坚定地向苏午说道:“贫道已经确定。

今下就是‘大治之相’。”

“好。”苏午点了点头,他随后扬首望向苍穹,道,“阁下应当是看错了——今下天象,分明是‘大辟之相’。

如人受斩,身首分离。

天之大辟,则指此天断头,或就此崩灭,或另有新天,换了人间——”

“不可能!”

尚庸一扬眉毛,无比笃定地否定了苏午对于天象的探测,他今下怀疑,对方对于‘天象考究’根本一窍不通,否则不会做出与他的推演大相径庭的另一种推测!

他也算在‘探问天息’一道上修行多年,今下对天脉的探查,纵然会有些许纰漏,但探查结果与天象呈现的真实情形,必也相差不了太多——而胜负大多在这相差毫厘之间作出区分。

可今下那位张真人,对当下天象探测的结果却是‘大辟之相’。

‘大辟’与‘大治’何止是相差毫厘?

简直根本就是天壤云泥之分别!

大辟者,五刑之中‘断头’之刑,大治者,政修治明,局势安定——两种天象呈现出来的天脉截然不同,今下尚庸探问到的天之脉络气息,却根本就不是大辟的天象!

这次探问天息之试,却是他赢了!

除非那张真人有能耐叫天换颜色,呈现‘大辟’之相——但这种事情,比之同一种脉相被人诊断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病症’更离谱!…。。

对尚庸打断自己的话,苏午亦不以为忤,他转眼笑看着尚庸真人:“尚真人看来是觉得我探问得错了。

不妨请尚真人再探问一番,看看今时天象,究竟是如你所说,还是如我所说?”

“真是真,假是假。

真作不得假,假亦作不得真。

此次探问天息之试,却是阁下输了——”尚庸高扬着头颅,斗志昂扬,志得意满,他一手掐了个指决,一层若轻纱般的清气便自他周身孔窍符箓之中发散开去,弥漫于周天之间,将那原本无形无质、不可被人观见的天脉,呈现在了群道眼前——

天脉丛丛发散,汇向顶端主干。

主干在此时已被截断,主干一断,如人断头,生机顷刻消散,所有支脉纷纷枯萎颓靡!

这就是大辟之相!

这是无有异议的‘大辟之相’!

尚庸感知着呈现于自己心识之间的、猝然断裂开来的天脉,眼望着天地间呈现出‘大辟之相’的气脉,他眼神骇恐,望向苏午:“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你改易了——遮瞒了天象,你遮瞒了天象!”

“果真么?”

苏午笑着走向尚庸,尚庸如见大魔临于身前,满面震恐,步步后退!

四下群道见这般情形,或是起卦卜算,或是掐动指节,都以各宗本有的法门来探究当下天机——他们在片刻之后,俱得出了与苏午所言一样的结果,当下天象,就是‘大辟之相’!

龙虎山天师道‘张大洲’眯眼看着天中周星,忽然出声道:“天有大辟之相,周天星辰之中,必有‘彗星冲宫,横断紫薇’之星象,可当下苍天之上,群星璨璨,并不见有彗星冲宫!

当是有人遮瞒了天象!”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尚庸陡见苏午迈步走来,心神震动,他浸淫数十载的探问天息,在此时仿似都成了笑话,而当下闻听张大洲所言,他顿时如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连连出声,企图以此来证明些甚么。

苏午站在他面前,还未言语。

其后含光子摇头笑道:“大辟之相出现之时,亦并不必有‘彗星冲宫’之相显现。

玄武门故事中,便没有‘彗星冲宫’的记载。”

张大洲闻言,一时哑然。

“诸位如今修行,莫非已只重实修法术,不重视性意涵养的修行了么?”苏午在尚庸身前站定,环视寂然无声的群道,道,“诸位莫非不知‘赤子天心’么?

以自心体天心,以我意化天意,此即赤子天心。”

苏午言语几句以后,随即看向尚庸,接着又道:“阁下先前探得‘大治之相’,确无疏漏。

但今下所见‘大辟之相’,亦无过错。

两种完全迥异之天象,本不会在短时间内先后出现,但它们当下偏偏先后出现了,其之根因,便在于阁下今时所见诸天象,亦是‘我意’之体现罢了——…。。

你所探问的,根本不是‘天息’。

恰恰正是我的脉搏。”

苏午说完话,便将手臂从衣袖中伸出来,横在了尚庸眼前。

尚庸眼神灰暗,口中喃喃自语:“太荒谬,太荒谬……那赤子之心,只是至诚之心,如何能令自心化天心?

(

此谋逆之道,此更改日月之道……”

他喃喃低语着,终于还是以手指搭上了苏午的脉搏。

主干断绝,生机破败的‘大辟脉象’,呈现在尚庸的感知之中,他的手指像是触碰到火红的烙铁一样,猛地从苏午手腕间弹开!

苏午先前所言,始如梦魇一般萦绕在他脑海中,再也挥之不去:“你所探问的,根本不是‘天息’……

恰恰是我的脉搏……”“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尚庸心神狂乱,在震怖过后,又将手指搭向苏午脉搏,同时运转探问天息之法门,探查此时的‘天脉’——

对面苏午看着他,出声道:“今当有大治之天象。”

话音落地,苏午脉搏跟着变化,由那生机衰绝,寂然归无的‘大辟脉象’,忽然转为平顺旺盛的‘大治脉象’,紧跟着,尚庸感知到天的脉络也随之转变,变作了强盛有力的‘大治之相’!

“今当有‘悬息一线’之天象。”

苏午说过话后,他的脉象再生变化,陡然间由平顺强盛转至若有若无,隐若游丝之象。

而尚庸感知到的天象同样跟着变化,‘悬息一线’,‘王命垂危’的天脉,竟出现在了他的感知里!

此后,苏午的脉象每有呈现,天象必然跟着生出变化!

他所言无有半分虚假!

其心意成了‘天意’!

自心取代了‘天心’!

苏午垂下手去,向失魂落魄的尚庸出声问道:“道友如今探问到的,究竟是天意,还是我意?”

尚庸眼神茫然看他,直觉得这位不良帅的身影,盖过了天与地,盖住了他所有的感知,他消耗数十载于探问天息一道之上的修行,在对方眼中,却好似只是囿于某地,在原地一直打转一般!

他一生都难走出这莫大的阴影了!

尚庸如遭雷击,志气沦灭!

原还是个清俊中年道人的尚庸,随着一口心气被抽尽,跟着一下子衰老了许多,连腰背都不知不觉地佝偻了下去。

这时候,弟子神视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前辈这般以我意化天心的修行,后进弟子也有机会达到吗?”

那青年道人的声音里,满怀崇敬与期待,还有热血隐隐。

“勤学好问,不故步自封,自有机会炼成。”苏午如是回应。

听到二者一问一答,尚庸内心的颓靡与惘然,忽然间就消散了许多,他红着眼圈转头看向自己的弟子,一时无言。

“此试胜负已分。”

李含光走到苏午身侧,看着垂头沉默不语的尚庸,笑着道:“道友回转众妙宗以后,还请择良辰吉日,设斋醮法会,向祖宗神灵请表,立‘张午’为楼观道主。”…。。

尚庸叹了口气,稽首道:“贫道愿赌服输。”

“道友可带了掌教印信过来?”李含光又问。

尚庸无言,取出一枚玉印,犹豫着还是将那印信交到了苏午手中:“此掌教印信交托阁下,阁下自得众妙宗五分权柄。”

如众妙宗一般十六宗掌教,不愿同意含光子先前提议,与不良帅结盟,众妙宗今下又斗法之中落败,自然须遵循先前承诺,于苏午五分权柄,也即相当于众妙宗如今可以为苏午所用,却不能享受到如先前九宗一般待遇。

此众妙宗掌教玉印交托苏午之手,便已等同于尚庸割让众妙宗五成权柄于苏午手中。

毕竟掌教印信,相当于宗派之正统所在。

如今掌教印信被苏午拿捏在手,苏午自得了众妙宗的正统。

不过,话又说回来——而今苏午已得‘楼观道主’之尊号,只差良辰吉日之时,尚庸将此事请表于天,布告天下而已。

楼观道主就是众妙宗的正统。

他得掌教玉印,却也正正合适。

苏午接过那枚掌教玉印,另一手即并成剑指,在虚空中勾勒出一道根种符箓,符箓刹那贴附于掌教玉印之上,顷刻间消失无踪——那枚印信表面上似没有甚么变化,但其实隐隐与苏午生出了某种勾连。

做过这些,他将印信又递还给了尚庸:“有此玉印,道友于宗派之内方才能畅行诸法。

我并不愿令众妙宗割让权柄,只是自此以后,还请众妙宗多多配合于我,众妙宗依旧可以与先前九宗合为‘道门’。”

“这……”尚庸看着苏午递到眼前来的印信,他心中原本生出的几分芥蒂,忽然间就消散了去,接过印信以后,他再次向苏午稽首下拜,“阁下修行高绝,品性端方,众妙宗愿听命阁下,唯阁下马首是瞻!”

“多谢”

苏午点了点头。

尚庸看了看身后老神在在的张大洲、王据等道士,也不再迟疑,将人群里的神视唤到自己身畔,同神视说了句:“老道真是年纪大了,还没有自家徒儿看得清楚。

是师父错怪你了,徒儿,可莫要在心底怨怪我这个师父老而昏聩啊。”

“那却不会。”神视摇了摇头,忽然话锋一转,“只要师父回去以后,面壁思过三月即可。”

“……”

尚庸哑然而笑,带着神视站到了苏午、李含光身后。

道门十六宗,今剩十五宗。

此十五宗中,便只剩下天师道一个大宗,以及一个虽然名头响亮,但明显已无后劲的‘化龙派’。

十五宗掌教看着苏午一众,登时又有七八个宗派掌教走上前来,交掌教印信于苏午,请其在印信上留下符箓印记,表明本宗愿分五成权柄,以此来与不良帅结为盟好的态度。

苏午自不推辞,一一留下符箓印记之后,又将掌教印信交回诸宗。

如此眨眼之间,对面站着的掌教,只剩掌教天师张大洲、化龙派王据,以及五个与天师道、化龙派利益捆绑至深,纵然今下想要脱离,也脱离不得的道门宗派!

站在张大洲、王据身后的五宗掌教神色惴惴难安。

张大洲、王据神色倒还颇静定。

“茅山宗一脉,可抵全道。

而今茅山宗又汇集了众妙宗、武魁道、明法宗、明心派等十八宗,他们已然是道门本身了。”一副垂垂老矣作态的王据,看着对面苏午一众人,慢吞吞地与身旁的张大洲说话道,“天师而今,为何还要负隅顽抗啊?”

张大洲淡淡一笑:“究竟是谁负隅顽抗,而今尤未可知。”

他瞥了垂垂老矣的王据道人一眼,反向对方问道:“阁下而今为何还不去附从那‘道门本身’?反而要留在我这边?

阁下又在负隅顽抗甚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