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北电艺考:从欺负神仙姐姐开始 > 第353章 吸金术骗术分析

朱明的吸金术很简单

1打造自己“厚道港商”形象,借钱必还,连本带利。

借款,给5%利息,以一片荒地的“四海生物”作担保。

3丰厚利息吸引大大小小油脂商给“四海油脂”打款。

4

朱明吸收资金,非法融资、抽逃资金,把企业当成“提款机”。

朱明建立起来的资本大厦其实就在江苏。一年前的此时,朱明还头顶宜兴、南通两地三家公司老板的光环,在众人的敬仰下过着奢华生活。

在专注实业投资的假象背后,朱明却冒险进行资本运作,以实业来掩盖疯狂吸金的本质。在卷走2.8亿元巨款后,朱明消失了,留给陈法蓉又一次恋爱的失败,留下了江苏三家濒死的企业,更留下了令人头痛的残局。

曾令繁荣,一个产值七亿多的企业被“玩垮了”。

四海油脂的前身国营宜兴油厂,曾是当地一家响当当的老牌国企。几年前这家国企改制,先是转让了80%的股权,后来成了港资。

四海油脂的网站上介绍称,四海油脂成立于2001年6月,是由香港中协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香港中协集团)收购国营宜兴油厂的资产,而设立的一家专门从事菜籽加工、四级菜油和精炼一级油生产为主的食用油脂企业,总投资1000万美元,注册资本820万美元,香港中协集团有限公司占有100%股权,并已实际到资总计820万美元。

中协的代表是一个相当低调的香港商人——朱明,他后来成为香港女星陈法蓉的男友,而此前很少有人知道朱明这个名字。

四海油脂公司年加工能力近10万吨,2003年企业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公司业绩也异常优秀:2003年度半年实现营业额人民币1.7亿元,2004年度4.5亿元,2005年度7.5亿元……网站在2006年停止了更新。郭东方说,“四海油脂的菜籽加工规模当时排在全国前列。”

但四海油脂的繁荣与招商引资和朱明没有什么关系。“四海油脂靠的是这条生产线和多年的口碑,而不是朱明。”相反认为四海油脂的倒闭,是朱明直接造成的恶果。“很多人说是因为金融风暴,其实金融风暴对四海油脂没什么影响。好端端的企业,是被朱明给玩垮的。”

他先是设局下套

借款有5%利息,“厚道老板”老借钱

世纪初,浙江人郭东方还在家乡做生意,他的角色是菜粕的“二传手”。

当菜籽从农民的手中进入工厂后,压榨成菜油,残渣就叫菜粕。

菜粕是家禽饲料的原料之一,将菜粕转卖给饲料厂有利可图。榨油企业没工夫转卖菜粕,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中间商,郭东方就是这样一个“二传手”。

2000年他开始与四海油脂合作。他从四海油脂运来菜粕,再转卖给广东的饲料企业,从中赚取可观的差价。那年,他结识了四海油脂的老板朱明。

“厚道”是郭东方对朱明的第一印象。“他一米七五的个子,比较胖。”在郭东方看来,朱明说话声音不大,行为举止也很斯文,谈吐之间也常常蹦出些经济学术词语,一副儒商的派头。“他说他很有钱,常常是赚多少亏多少都无所谓的样子。他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就是‘不会让你吃亏’。”

2001年底,郭东方接到了朱明的口头邀请,“你到四海油脂来当销售部经理,仍然做菜粕销售,你以前的提成能得到保证,我这里也有得赚。”郭东方心动了。

2001年1月,郭东方担任四海油脂的销售部经理。说是销售部经理,但郭东方所做的业务内容跟过去没什么区别,只是直接从四海油脂向广东发菜粕罢了,由于四海油脂的名气大,苏南、苏中的农民将菜籽源源不断送上门,郭东方的生意一直很忙碌。这时,郭东方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借钱给四海油脂。

2002年,郭东方将一笔100万元货款打给了四海油脂,可对方的菜粕却始终没来。四海油脂方面很快来了解释:“不好意思,要货的人太多了,这批菜粕已经全卖出去了,菜粕暂时没办法提供给你。”可是朱明毕竟是“厚道人”,一个月后,他将105万元打给了郭东方,并告诉他:“菜油的价格在上涨,这5%的利息是补偿给你的。”

郭东方没想到还有利息补偿,也没想到朱明如此“厚道”。此后,他与四海油脂的生意仍在继续,有时候还会出现款打给对方,菜粕却没来的情况,而朱明一定会按照口头约定,在第二个月连本带息补偿他。

于是,朱明继续向郭东方名正言顺借款,郭东方也就很放心地将千万巨款交给他。朱明打的借条中就经常用他名下的南通新大进行担保。2002年7月,朱明在宜兴开发区注册登记了四海生物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简称四海生物),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在这之后,他给郭东方打的借条落款,除了四海油脂的公章之外,还有四海生物作担保的文字,自然,两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签名都是朱明。

时间到了2003年12月17日。这一天,朱明不见了,四海油脂的三四个副总不见了,公司的财务账簿全部不见了。郭东方算了一下,自己和4个好友一起借给朱明的钱,大约有2000万元。

从此朱明人间蒸发,债主追到香港白跑一趟,还围了上陈法蓉,把这位搞的尴尬的不行,脸丢净了。

大老板朱明人间蒸发的消息很快在宜兴炸开了。已瘫痪的四海油脂工厂空地上,挤满了大小债主。

真相还原

他卷走2.8亿元

在宜兴法院,以四海油脂当被告的各类纠纷有202件,涉案标的2亿多元;其他地方的7件案件,涉案标的8600多万元。手中握有5000多万债权的江苏新天地氨基酸肥料有限公司向宜兴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宣告四海油脂破产还债。

在法院、公安、破产管理人的共同努力下,四海油脂的倒闭真相逐渐还原,朱明利用四海油脂、南通新大、四海生物大玩资本游戏的吸金术暴露出来。

2000年,美国一家基金公司出资1200万美元,以香港中协物流有限公司的名义收购了南通新大。由于这家基金公司一般不参与实体经营,加之朱明是这个项目的介绍人,因此基金公司委派朱明作为南通新大的法定代表人。为了帮助四海油脂融资,朱明利用担任南通新**定代表人的职务便利,通过南通新大抵押贷款,并擅自将贷款转移到了四海油脂。

朱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广泛吸纳民间资金,这些资金多以“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方式进入四海油脂。2002年,朱明为了加强融资,在未经南通新大投资人和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私刻了一枚南通新大的公章,专门存放在四海油脂,用于四海油脂的融资担保。

四海生物在注册登记后,根本没有实际经营。令人吃惊的是,四海生物的注册地址,竟然是在武宜运河畔的一片荒地上,这块地上除了野草,没有任何建筑物。事实上,四海生物在成立之后,主要作用就是为四海油脂提供借款担保。

把企业当成“提款机”,加速了企业的死亡。

朱明消失后,农民辛苦种植的菜籽卖给四海油脂后获得的“菜油单据”已经成为白条,政府随即出面填补了这个窟窿。与此同时,四海油脂本身拥有168名职工,他们一下子也丢掉了饭碗。政府部门紧急筹借了资金,向他们发放了生活费、补偿金以及一些拖欠的公积金和社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2年,宜兴市委市政府表彰了10位慈善楷模和105位慈善明星,朱明便是其中一位“慈善明星”。

招商招来了一只狼,本想招商引资,却不慎引狼入室,政府部门在四海油脂的命运中扮演了颇为尴尬的角色。

这种骗子其实在这个年代不要太多,会玩的成功上岸,成为大老板,一般的卷钱跑路,背时的就是喜提银手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