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飞扬年代 >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北国风光

重生飞扬年代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北国风光

作者:金蟾老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4:43:39 来源:泡书吧

经过上次的凉亭谈话,又过了一周。

那次后,杜飞隐隐已经看出一些端倪。

那天来的三个人,除了李姐和林雨晴,特地叫来一个跟杜飞不熟,甚至是第一次见面的李春朋,其实很说明了一些问题。

杜飞除了代表他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朱爸的态度。

朱爸的资历和顺位虽然不高,但因为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令他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更主要的是,朱爸的年龄和位置,令他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局外。

至于后续的影响,暂时还看不出来。

而在这段时间,外边更是风起云涌。

首先就是阿芙汉。

在速联突然出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摧毁了吧列为王朝后,阿美莉卡本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原则,立即在阿芙汉还以颜色,大把美元撒下去,资助自由派。

同时暗中勾连北方的部族军阀,突然发动正变。

大概是故意向外界展现自己的实力,阿美莉卡在短时间内几乎在阿芙汉复制了速联在波斯的手段。

喀布尔瞬间变色。

这一回合,让全世界看到了这两个庞然大物的恐怖力量。

杜飞得知这一情况,心里咯噔一下。

原本他以为,速联突然出手,提前引爆了波斯的葛命,会把形势引向不同的方向。

但历史本身似乎存在巨大惯性,尽管时间和情况出现了许多偏差,阿芙汉还是出了问题。

接下来就看莫思科那位波列日涅同志的决断了。

说起来,这次仍是莫思科占上风。

虽然总分上看似是一比一,但阿芙汉跟波斯根本没法比。

这一波兑子,阿美莉卡亏大了,为了应对失去波斯,不得不加大在巴比伦的投入。

不过话说回来,速联占的也只是纸面上的便宜,落到实处反而更捉襟见肘。

从大形势上看,阿美莉卡在失去波斯后,立即从巴比伦上找补。

可速联在失去阿芙汉之后就尴尬了。

阿芙汉的东南边是坝基斯坦,与阿美莉卡的关系亲密,西边就是波斯。

虽然之前速联支持波斯葛命,但波斯是教派葛命不是阶级葛命。

结果就是,波斯虽然脱离了阿美莉卡,并没有投入速联阵营。

北边则是速联自己。

除此之外,只在东边与花果还有一条长400公里,宽只有15公里的‘瓦罕走廊’连接。

这也是为什么在杜飞穿越前的世界,喀布尔出问题之后,莫思科选择亲自下场。

并不是好战或者自大的问题,而是他们手里除了‘王炸’没别的牌可打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一波一换一反而是速联把自己逼到墙角了。

但这些都是从结局往前推。

站在莫思科的决策者的角度,如果这次顺利吃掉阿芙汉,下一步只要利用坝基斯坦和波斯内部的脾路之人,就能轻易打通连接印杜洋的出海口。

而这正是东斯拉夫人,从沙俄时代延绵了几百年的夙愿。

面对这种诱惑,波列日涅同志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

除此外,另一个热点依然是真腊战场。

就在喀布尔出事后仅仅几天,真腊南部的战线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绞杀战。

自从越军换将后,这是黄文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攻击。

在凭借米格-25拿到战场制空权后,又因为与奥洲的冲突,令杜飞调走了古晋号。

联军失去海岸附近的火力优势,正好让越军抓住机会,利用海岸附近的公路,集结优势兵力。

这一战没有什么偷袭或者计谋,就是堂堂正正的硬推硬打。

黄文没遮遮掩掩,林天生同样以正兵应对,双方在真腊南部不到五十公里的战线上,集中了超过二十万兵力,上千门各种口径大炮,展开搏命绞杀。

短短三天,就造成了大规模伤亡。

激战持续了一周,越军伤亡四万人,联军则损失了近五万人。

这倒不是林天生吃了败仗,实在是暹罗各处召集过来的部队战斗力拉胯,往往需要两倍人数才能顶住越军进攻。

联军的伤亡中,足有三万五千人是暹罗军,剩下一万三千人才是杜飞和林天生的嫡系。

其中杜飞这边大约伤亡四千人,林天生那边九千,其中阵亡有三千,剩下的轻伤能恢复的有五千人,将在暹罗修养,剩下四千余人,伤势比较重的,都通过飞机运回古晋,经过修养后会安排成为警察,或者在部队的后勤部门工作。

……

在这次激战爆发后,杜飞第一时间抵达古晋。

谁都清楚,这场大战后,不论胜败都将有一大堆事情,必须有能直接拍板的人坐镇。

在得知结果之后,杜飞暗暗松一口气。

林天生没有让人失望,没有空中的炮艇机和轰炸机,失去了海上的舰炮支援,堂堂正正打地面战,面对黄文和敌人的优势兵力,依然表现得相当稳。

这次林天生的表现,指挥十万人以上的大战役,在总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林天生的下限相当高,虽然没有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神来之笔,却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才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反观对面,越军纸面上损失虽然比联军少,但落在感觉上,他们却更难受。

首先,他们发动战役的目标没有实现。

原本黄文认为,在失去空中和海上的优势后,可以趁机击溃林天生,把所谓的南洋威和部队,从真腊彻底赶出去。

届时他们之前预定的,彻底收回曾经的法属殖民地的计划就能变成现实。

结果一场大战下来,还是在原先的分界线上拉锯,攻防战打的热闹,最后一看,还在原地。

再则就是挑拨离间的计划。

之前黄文接替阮熊旗,很快就发现联军中婆罗洲的部队明显更精锐,相比而言暹罗的人良莠不齐。

这让他产生想法,这次进攻特地阵地暹罗人,这也是暹罗伤亡如此之大的原因。

希望通过此举,击溃暹罗的战斗决心,从而与杜飞和林天生离心离德。

一旦作为出兵第二多的暹罗撂挑子,所谓的南洋威和部队离失败也不远了。

但他错估了暹罗内部的情况,远比他预想的更复杂。

出现这么大伤亡,恰恰是顾丹喜闻乐见的。

这个时候死人越多,就能越消耗那些在他派系内,却暗中自立山头的人。

偏偏在这件事上,那些人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敢对顾丹就是反对南洋威吓部队。

那可是现成的十几万大军!

……

古晋机场,一架巨大的运-9运输机,犹如大鹏展翅缓缓降落在机场跑道上。

在这后面还有两架,一共三架运-9大型运输机,都是杜飞从国内借来的,专门负责这次运输前线牺牲战士的骨灰。

在地面上,早就等候多时的各界人士,还有新闻记者都在看着这架巨型飞机降落。

不少人第一次见到运-9,不由得发出啧啧惊叹。

今天,整个古晋,包括坤甸的高层都到场了。

仪式盛大无比,通过广播和电视转播,包括花果在内,都能收到信号。

飞机场旁边搭起了巨大的台子,作为古晋名义上的女王,朱丽盛装站在台上。

陈方石作为首相,站在台下等待飞机停稳,他将第一个上飞机,扶灵抬棺……

总之,这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回来之后将获得极尽的荣誉。

最终骨灰会安葬在关帝庙旁边的陵园。

另外,阵亡抚恤金每人五千元,折合成美元大概两千美元,未成年的儿女由正府养到是成年,上下三代免个人税……

随着仪式进行,各项抚恤正策公布出来,随着广播和报纸震动了整个南洋。

别的不说,单是这次的阵亡和伤残抚恤金,就达到两千多万美元。

这笔钱放在阿美莉卡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在南洋,包括在花果,绝对是一笔巨款。

需要一名国营工人,不吃不喝的干十五年。

杜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老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外边打仗不舍的花钱肯定不行。

况且这次战争与之前那些战争的性质不一样。

原先是不拼命就得灭亡,这次则不同。

几个小时的仪式完成,除了杜飞其他人都精疲力尽。

杜飞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在仪式结束后,第二批前往真腊战场补充的兵员就要出发了。

这一番操作,瞬间把士气拉满。

……

在这一战后,随着1975年即将落幕,双方都没有再挑起战端。

经这一年多,河内已经看清楚了,除非大规模增兵,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实质进展。

可是增兵的话,难道对方就不会增兵吗?

到目前,他们在真腊战场一共投入了二十多万人。

虽然在逼走阿美莉卡之后,越果号称百万雄兵。

但转入非战争状态,仅凭他们的国力根本养不起这么多部队。

速联方面,在阿美莉卡撤走后仍在援助,但援助的力度,物资的总量,都快速削减。

尤其在阿芙汉出事之后,对越果的援助规模更是快速减少。

河内方面多次派人前去莫思科交涉也收效甚微。

这种情况下,越果必须削减部队规模。

最终除去留在北边的部队不能动,能拿出来继续投入真腊战场的精锐部队着实不多。

除非他们豁出去,想要被背水一战。

可原先面对阿美莉卡,他们不得不拿出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现在都胜利了,再在真腊佣兵,说好听的是锦上添花,说不好听的穷兵黩武也不为过。

基层不少士兵,甚至包括军官,打了几十年仗,好不容易胜利了还要继续作战。

是顺风仗,砍瓜切菜一样还罢了,现在打成这样,从开始到现在,伤亡了七八万人,不可避免滋生厌战情绪。

同样的情况,在杜飞这边其实也差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杜飞在这次战役结束后,特别高调举行仪式,把荣誉给足了,再拼了命撒钱,才把士气提振起来。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让河内方面认清了一些现实。

从莫思科开始削减对他们的支持后,他们对花果的态度也开始出现软化迹象。

虽然不愿意,但河内高层不得不承认,因为在真腊跟林天生打成了相持战,令他们在战略上失去了对花果的牵制力。

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莫思科的价值缩水。

这一情况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年底的时候,武庭作为代表,秘密到了京城。

……

京城,十二月的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似得。

昨天半夜来了鲜卑利亚寒流,一夜之间京城银装素裹。

消防科技大学的新校区,杜飞和武庭站在之前那座凉亭里。

过了两个多月,凉亭已经上了红漆。

随行的保卫人员在亭子外面十多米远,呜呜的风声让杜飞和武庭的说话声传不出五米。

武庭看着被白雪覆盖,还没完全完工的学校,心里五味杂陈。

他来之前做了功课,知道这里是杜飞新建的大学,规模比着名的燕大和水木架起来还大,未来预计每年招收一万名学生,在校人数将在四万人以上。

虽然不是第一次来到花果,但这次一路坐火车来到京城,再次让武庭感受到花果庞大。

尤其沿线城市,连续几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让花果更具活力。

从今年开始在,看到南洋的产量,国内开始大规模推广新的杂家水稻,秋收后粮食产量再上了一个台阶。

再算上南洋的稻米供应,国内的粮食结构已经变了,从原先以粗粮为主,变成大米饭为主。

按今年的粮食收成,再加上前几年把储备粮库填满了,足够全国八成人吃上米饭。

不过以前穷惯了,人的习惯没那么容易改变,不少人还是舍不得吃细粮,反而去换成粗粮存着。

只有靠时间慢慢改变,估计过个三四年也该习惯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风……”武庭看着雪景,心中有感而发念诵起来,虽然带着一些口音,却是相当认真,一口气背诵完整。

杜飞耐心听着,最后轻轻鼓掌。

“班门弄斧,献丑了!”武庭笑了笑,旋即缓缓摇头,叹口气道:“其实我们本来不该弄成这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