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飞扬年代 >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从今往后,形势变了!

虽然花果赚的盆满钵满,但这种事还真嫉妒不来。

当今世界有资格上桌吃这口饭的只有五个,如果不在这其中,还想进来抢食,就自求多福吧~

大部分果家都有自知之明,再加上现在的花果上升势头很猛,军事实力就不必说了,经济也在迎头赶上。

在阿美莉卡和速联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没有一棒子把花果打死的把握,都不会贸然针对花果。

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就在1978年的年底,不知不觉间花果与速联的关系正在发生着转变。

12月31号这天,京城的一处会议室。

大约二十几个人站在一张桌子两边,其中有一半是穿军装。

在桌子后面,两名老者正在签字,随后交换签字。

杜飞就站起其中,虽然位置比较靠后,但此时能出现在这里就已经相当说明问题了。

自从上次杜飞前往莫思科,速联方面对于改善关系做出了积极回应。

经过一系列磋商沟通,终于确定在十二月进行一次高级别的双边谈判。

这次谈判,杜飞作为专家加入谈判小组,历经两个星期终于达成了一些成果。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双方原则上同意减少在边境两边部署的兵力,并在1979年一月,开始实质性谈判。

虽然可以预见这个谈判必定非常艰难,但至少可以确认双方在这件事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第二条就是双方宣传口径上停止对对方的攻撷和侮辱,一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就事论事。

这一条也相当重要,所谓打人无好手,骂人无好口。

十多年前,双方撕破脸后,这种言语上的攻击就没有停止,令花果和速联民间对彼此的印象都不太好。

一个觉得另一个是叛徒,反之则认为对方霸道欺负人。

总之,如果想改善关系,先把骂人的嘴闭上。

还有第三条,就是花果将派代表团参加两年后的莫思科奥运会。

这是莫思科方面提出的条件。

因为阿芙汉战争,以阿美莉卡为首的西方集团正在呼吁抵制80年的莫思科奥运会。

在杜飞穿越前的世界,花果本来也与阿美莉卡联合抵制,最终造成全世界147个果家,最终只有80个果家参加了这次奥运会。

不过这次,经过权衡商讨,花果还是决定参加。

原因也很简单,阿美莉卡那边可没莫思科的出价高。

实际上这次谈判能够顺利举办,奥运会是重要的因素。

花果能够参加,东南亚基本会全数到场,到时候就算阿美莉卡召集抵制也不至于特别难看。

片刻后,双方签完字,交换文书,握手,大功告成。

在场的人都跟着微笑鼓掌,要是不知道双方眼下的关系,还真以为多么友好呢~

散场之后,杜飞却没有走,后续他还有任务。

对面也有他的熟人,正是娜塔莎。

今天娜塔莎穿着很正式的女士西装,长裤高跟鞋,显得更高挑,一头金发在头顶上盘了一个发髻,笑眯眯的与一名穿着军装,戴着俄式大檐帽的中年人过来,介绍道:“杜,这位是莫来多夫同志……”

杜飞笑着握手,后续杜飞要负责接待来自远东的军方代表团,为首的正是这位莫来多夫中酱。

莫来多夫四十多岁,以他的年龄能达到现在的地位,可见能力和背景缺一不可。

莫来多夫表面上客气,眼睛里却掩饰不住骨子里的傲慢。

杜飞只当没看见,笑着握手寒暄,不亲假亲,不近假近,外教不就是这回事嘛~

杜飞心里很清楚,这次莫来多夫过来,主要是来查看花果这边的具体情况。

虽然波列日涅提出,希望能跟花果举行一场演习,来确定双方的战斗力水平。

前提是双方的关系恢复到一定程度,至少现在的水平距离联合军演还差得远。

莫来多夫的代表团,名义上是远东地方友好访问,其实就是速联的军事专家来试探虚实的。

至于为什么让杜飞来接待,其实相当值得玩味。

按道理对于这种情况,花果方面完全有更老成持重的人去应对,最终偏偏让杜飞来办,有不少人希望他翻车,当然也有人是真心希望他把事情办好的。

根据事先的行程安排,后续杜飞将会陪同莫来多夫一行人在京城和东北各大城市参观访问。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示威,自从前几年交恶后,双方几乎断了联系,互相之间的了解并不多。

这几年花果发展的不错,当然没有必要藏着掖着,反而要展示出来,让老大哥知道,咱们今非昔比。

这次行程的开始就是消防器材公司下属的几家工厂。

“莫来多夫同志,这里就是消防2号坦克的生产线。”杜飞带着十几名速联人先就近来到了拖拉机厂。

拖拉机厂正在加班加点生产撒大木订购的坦克。

经过这几年发展,拖拉机厂的规模比当初杜飞刚接手的时候扩大了好几倍,不计算其他拖拉机的产量,单是每个月生产的坦克,满负荷的情况下,能达到300辆以上。

也就是说,之前杜飞跟撒大木说,半年时间生产不了1500辆坦克是半真半假。

半真是没进入战时状态,拖拉机厂不可能满负荷生产坦克;半假则是即使不满负荷,也不止能生产600辆。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把国内的69式坦克跟消防2号一起搭售出去。

再用更好用,技术水平更强的消防2号替代国内的69式。

莫来多夫因为长期在远东工作,没有见过消防2号。

走进生产车间,不由得吃了一惊!

全焊接的炮塔,有棱有角,高大凶猛,虽然底盘仍然是t-62的老底子,给人的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气质。

“这……这是花果人生产的坦克!”他用俄语快速的跟身边的人说。

杜飞在旁边听着,不由得嘴角微勾,并没有插嘴,只当没听见。

转而给厂里负责介绍的工程师使了个眼色。

这人也是人精,立即心领神会,正色道:“诸位速联的同志,这是我果正在大规模装备的75式坦克……”

消防2号是对外出口的型号,在国内叫75式。

那名工程师吧啦吧啦的说,中心意思就是我们的装甲部队正在换装这种性能卓越的新型坦克,并且这种75式坦克在性能上完全不输速联最新的t-72坦克。

莫来多夫听着,微微皱了皱眉。

他是装甲兵出身,对坦克和装甲作战有深刻了解,心里也对优秀坦克有着评判标准。

当场提出希望能到坦克里坐一坐。

杜飞欣然道:“当然可以。”

立即走马观花走了一遍车间,然后来到工厂后面的试验场地上。

杜飞笑着道:“莫来多夫同志,我带你跑一圈怎么样?”

莫来多夫一愣,没想到杜飞要亲自来开坦克,不由哈哈一笑:“求之不得。”

两人说定,也不在乎试验场上的坦克都是泥土,直接爬了上去。

拖拉机厂的陪同人员早就习惯了杜飞这位年轻领导的作风,倒是速联那边的随行人员,除了娜塔莎之外,全都感觉诧异。

没想到第一天就来了这么个插曲。

很快,两人戴上坦克帽,杜飞钻进驾驶位,熟稔的启动发动机。

莫来多夫则做到了车长的位置上,先是在里面检查了一遍各种设备,不由暗暗咋舌。

消防2号的各种设备功能,在杜飞从阿美莉卡获得一些技术之后,融合原先t-62的基础,算是博采两家之长,有了几分自己的特色。

片刻后,杜飞喊了一声,坦克开动起来。

起先速度不快,跑了一段距离,杜飞再次提醒,跟着猛地加速。

霎时间油门到底,这辆四十多吨重的钢铁猛兽狂飙起来,在土质地面上拉起一溜尘土。

甚至在转弯的时候,来了一个甩尾漂移。

能做出这样的动作,说明这辆坦克的机动性还是相当强悍的。

简单开了一圈,杜飞又叫人来现场打靶,虽然消防2号依然采用105毫米滑膛炮,比t-72的125毫米滑膛炮小了一圈。

但鉴于t-72本身的防御能力有限,消防2号的105毫米滑膛炮在正常交战距离上,依然能有效击穿t-72基本型的主装甲,在这方面的劣势并没有数据上显现的悬殊。

从拖拉机厂出来,一行人乘坐大巴车来到8270厂。

在这里参观一番,杨厂长早就准备好了,把各种研制成功的,或者正在研制的,全都摆了出来。

有最新型的防空导弹发射车,全自动布雷车,各种口径大炮,还有杜飞亲自画图纸的大型远程火箭炮发射车。

有的是实物,有的是模型,都像模像样的,让人看不出虚实。

最后才到飞机制造厂。

因为这几年的宣传,莫来多夫等人在飞机制造厂反而没太惊讶,毕竟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了。

这两年因为喷气式发动机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飞机制造厂这边属实没什么新东西。

在京城停留两天,参观团在杜飞的带领下,乘坐飞机先飞到沈城,又到吉省的茶冲,最后抵达黑省的滨城。

飞机是晚上到的,安排完下榻的宾馆已经九点多了。

这个年代,电力是很宝贵的,城市里完全不存在所谓的光污染,只有一盏盏昏黄的路灯。

杜飞站在宾馆的窗边,张开双手抻了个懒腰。

这几天陪着这帮速联人马不停蹄,滨城是最后一站,也是最关键的。

这时传来敲门声,杜飞回头问了声“谁”,外边应了一声,随即推门进来,正是一身军装的赵玉田!

杜飞露出笑容,走过去跟赵玉田来了一个熊抱:“赵哥……”

赵玉田也是满脸激动:“兄弟……”

黑省这边算是赵玉田的主场,当初在69年的时候,差点就打起来。

赵玉田写了遗书,带部队顶到了最前线,当时要是真打起来,以赵玉田所在的位置,十有**第一波就牺牲了。

当时那种情况,除了杜飞这个穿越者知道打不起来,这些顶到第一线的战士都报定了必死的决心。

到现在,赵玉田当初的选择给他带来了回报,才四十出头就在滨城防卫区当上了师长。

杜飞这次来,对接的正是赵玉田。

两人简单叙旧,很快说起了正事。

杜飞道:“赵哥,这边的相关单位都联系好了?”

赵玉田保证道:“你放心,绝对出不了纰漏。”转又不太确定的问:“兄弟,这次咱们真要跟毛子和解了?”

杜飞道:“和不和解的现在还不好说,但缓和关系肯定是大方向,现在咱们有了东风-5,一口气能把蘑菇弹扔到莫思科去,他们布置多少兵力也唬不住咱们了,与其这样耗着,不如各退一步。就是莫思科那边有点下不来台,毕竟是老大哥嘛~咱们主动给个台阶。”

赵玉田默默点头,长出一口气道。

这十几年整个花果谁的压力最大,就是身处黑省的军人。

面对强大的钢铁洪流,他们是祖国的第一道防线,然而更令人揪心的是,他们几乎看不到希望,他们存在的价值只是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为后续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争取时间。

赵玉田长出的一口气也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他知道,从今往后,形势变了!

否则以莫思科的傲慢,根本不会坐下来谈。

……

次日,在杜飞的带领,赵玉田的陪同下,莫来多夫为首的远东代表团获批进入滨城的地下工事。

杜飞事先做足了准备,滔滔不绝的介绍道:“莫来多夫同志,滨城城区3200平方公里,在1973年就彻底完成了堡垒化,各种地下设施五千多处,其中大部分可以抵御蘑菇弹,储存的物资可以供给30万全副武装的士兵连续作战36个月……”

杜飞吧啦吧啦介绍,莫来多夫等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

对于滨城的堡垒化,他们是早就知道的,只是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却不得而知。

至于杜飞说的,他们也没全信,觉着肯定有水分。

可即便如此,打个八折,乃至六折,一旦开打也够他们撞破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