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从射雕开始逍遥诸天 > 第1章 周毅

从射雕开始逍遥诸天 第1章 周毅

作者:青冥剑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4-30 14:48:01 来源:泡书吧

(主世界为架空,参考宋明物价。如有细节与历史不符,还请见谅。喜欢正人君子的,道德真君的,纯情单女主的,还是别来了,不浪费您的宝贵时间。谢谢。)

大周王朝,禹州广平府,晋宁县。

清晨的空气中微带着几丝凉意,初升的朝阳已经照亮了大地,沉睡的小城也焕发出生机,一声声吆喝叫卖声,响彻在大街小巷里。

微风袭来,带着各种各样的香气。有打扮素净的妇人掀开冒着蒸汽的笼屉,取出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盘子里,递了出去:“小心,别烫着。”

也有配合默契的小两口,妇人坐在案前,将擀好的面切成长条,两两摞在一起,用一根筷子在中间一压,便递了出去。男人接过压在一起的宽条,两手捏在两端拉长一扭,熟练的放进滚烫的油锅里。

只听滋啦啦一阵响,那扭在一起的宽面条在油锅里翻滚一会儿,再用筷子熟练的拨弄几下,一根炸的金黄焦脆的油条,就飘了起来。

“刘家娘子,来一碗胡辣汤,再加两根油条。”

“好嘞,您稍等。”

“杨掌柜,一碗咸豆花,多放点豆子。再来两个包子。”

“马上来。”

也有那路边身材魁梧衣着朴素的汉子,从旁边的锅里捞出一块儿卤好的肉,剁吧剁吧,再用菜刀铲起来,夹在切开口的烧饼里面,再浇上一勺酱汁,用荷叶一包,递给等着的客人:“您的肉夹馍。”

路边的某个摊位上,一个十五六岁,身穿儒服,容貌俊朗的年轻人,用筷子夹起半根油条,在一碗胡辣汤里蘸了蘸,大口吃了一口,面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在这少年公子身旁,还放着一个书箱,里面有笔墨纸砚,镇纸,笔架等物品。

“小周公子,早啊。”

“李大叔早。”

“周公子今天这是要去出摊了吗?”

“是啊,有两三天没来出摊了。”

“那等会儿可要麻烦周公子帮忙写封信。”

“好说好说。”

一边吃着早点,一边跟周围人打着招呼,感受着这热闹非凡的市井气息,周毅也融入了这个时代。

周毅,晋宁县城南三里外五柳村人士,今年刚满十六岁,是个读书人,在这晋宁城中支了个摊位,给人代写书信。

不过,周秀才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从现代世界而来的穿越者。

前世的周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某次熬夜写完方案,还没来得及发给老板,就倒头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已经换了人间。

当然,周毅的穿越,倒更像是转世轮回。只是前面的十六年,未曾觉醒前世记忆,解开胎中之谜。

或许是因为转世重生,周毅自幼就比其他孩子更加聪明懂事一些,乖巧孝顺,读书用功,深得父母喜爱。

周毅这一世的父亲二十四岁考中秀才,之后屡试不第,在五柳村办了一间简陋的私塾,给附近两三个村的幼童启蒙,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两年前,周毅的父母双双染病,周毅四处求医,花光了家中的大半积蓄,却是无能为力,最终只能看着双亲离去,周家只剩下他一人。

父亲临走之前,嘱咐周毅一定要用功读书,专心科举,早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周毅也算是比较争气,年仅十六岁便成功通过州院试,便以第十二名的好成绩,取得了秀才功名。

可不要小看这份成绩,在古代要想考个秀才,还真没那么容易。

大周王朝的科举制度,和前世历史上的明清时代大体类似。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四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之后的功名分别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院试是科举第一关,又细分为县试、府试和州院试三级。通过县试和府试的考生,便可成为童生。通过州院试的考生,才能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即便同样是秀才,也是分等级的。其中考的最好的一批人,大周朝廷按月发放粮食,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

考的稍差一些的生员,称为增生,增广生员,同样是秀才,却并不能享受国家待遇。

廪生和增生,都是有限额的。具体人数根据当地的人口多少,文教程度而定。

一般而言,一个县城的廪生名额在十五到三十人之间。毕竟是吃皇粮的,国家能养得起的也有限。

在廪生和增生之外,还有附生,为附学生员,并没有太大的名额限制,各地方可以灵活调整录取名额。

无论是廪生,增生,还是附生,都是生员,都可以成为秀才。算是有功名之人,可以见县官不拜,且在官员面前不必自称草民,可以自称学生。

秀才功名,还可以免除家中包括自己在内的两人的徭役,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特权。

当然,秀才始终只是科举的最底层,并不能给本人带来太多的收益。

而且,读书的开销也不小,因为印刷水平的限制,古代的书籍都相当昂贵,笔墨纸砚也不便宜。

所以,一般百姓家庭要想养活一个秀才,也的确是很不容易。穷秀才就是这么来的。

若是能够通过科举的第二大关乡试,一切就不一样了。

乡试,又称解试,秋闱,并非是在乡里举行考试。一般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通过乡试的考生,便可取得举人功名。举人的第一名,又称解元。

能够取得举人功名。也就真正实现了阶层跨越,不再是普通百姓。

穷秀才,富举人。

举人已经是相当于通过了公务员考试的国家准干部,具备了当官的资格,甚至可以做一县的父母官了。

而且,举人还有一项特权,可以免除赋税徭役。不仅他自己不用服徭役,其名下的田产也可以不用缴纳赋税。

一旦读书人成为举人,和他相熟的一些地主、农户都可以把田产挂靠在他的名下,再给举人一些好处,以此来逃避徭役和赋税。

久而久之,举人只需要靠着这些挂在自己名下的地主和农户,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好处。

明朝末年的民族英雄史可法,20岁才考中秀才。号称“千古完人”的曾国藩,也是21岁考中秀才。

明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12岁考中秀才,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古代能够考中秀才的平均年龄是24岁,周毅16岁成为秀才,已经是相当的难得。

更难得的是,周毅还成为了一名廪生,每个月可以领取六斗廪米,享受国家待遇。

自从父母离世之后,家中所剩积蓄不多,又没有收入来源,周毅也只能找了个工作,代写书信。

正是靠着这份工作,周毅养活了自己,还没有把学业落下,这才有了如今的功名。

直到三天前,周毅做了个很长的梦,回忆起前世的种种,也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每当周毅闭目感应,便可以察觉到自己的识海中有一处封闭的小院,院内一面有三间造型古朴的石屋,院子中央有一株光秃秃的小树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