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从射雕开始逍遥诸天 > 第820章 布局未来

从射雕开始逍遥诸天 第820章 布局未来

作者:青冥剑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4-30 14:48:01 来源:泡书吧

早在当年封神之战时,那接引准提二人便曾提起,日后西方教会东渡,传播教化。

当时的太上、元始两位圣人还指着西方二圣帮忙对抗通天教主,自然也就默认了日后的西方教东渡的计划,这也就有了后来的西游。

这所谓的西游,只是太上、元始两位圣人欠下的因果,与其他圣人无关。

太上、元始两位圣人虽然地位尊崇,却也无法代表整个东方。

与之相反,当年西方二圣帮助太上原始对抗通天教主,甚至在那封神之战前,西方二圣还想算计女娲娘娘,把女娲娘娘拉下水,这也是他们欠下的因果。

如今,周毅与云霄结为道侣,娲皇宫与碧游宫结盟,还会任由西方教顺利东传吗?

况且,那西方二圣如今只剩下一圣,实力大不如前,一切还会按照西方预想的情况发展吗?

周毅前不久还听说几个消息,阐教的慈航道人、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三人,前往西方,投了西方教,惹得元始天尊大为不满。

不仅如此,那太清圣人还点化了当年多宝道人,使其成为西方教的多宝如来,借此分化西方教教义。

说白了,当西方二圣与太上、元始实力对等或者更胜一筹的时候,欠下的因果自然要好好还上。

但当西方教实力下滑之后,这要还的因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

周毅听完哪吒的描述,也便猜出那大闹天宫的猴子,十有**便是那六耳猕猴。

毕竟,想要找出一个天赋根骨都不弱于孙悟空的猴子,也没那么容易。

这六耳猕猴也是混世四猴之一,最擅长聆音,站立不动,便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甚至还具备一定的未卜先知之能,比起孙悟空,也丝毫不差。

当然,无论外在如何相似,内心和品性始终不同。

孙悟空悟性奇高,心地良善,无论投了道家还是佛家,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而且,孙悟空在五指山下被压了五百年,出来还是一个阳光开朗大男孩儿,丝毫没有黑化。

至于那六耳猕猴能否做到这一点,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这六耳猕猴因为天生能够听察万物,可以窥探不少三界之内的秘密,在东方并不怎么受待见。

因此,六耳猕猴也一直想要得一个正果,成佛作祖。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六耳猕猴想要冒充孙悟空,前往西天取经的原因之一。

换句话说,若是那西方开出了让六耳猕猴心动的价格,这六耳猕猴说不定还真会老实听话。

果然,没过多久,天庭传来消息,之前大闹天宫的猴子,已经被压在了大秦西方边境的五行山下。

不止如此,之后不久还路遇传出了天蓬元帅与卷帘大将被贬下凡间,西海龙宫的小白龙因为在新婚之夜打翻了玉帝赐下的明珠,触犯天条,被囚在了鹰愁涧。

一切似乎像是早已安排好的剧本,正在按照计划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未来即将发生的一切,周毅早已了然于胸,也并不着急。

西方教想要顺利东渡,可没那么容易。

佛门那一套,无非是高呼众生平等,宣传忍耐顺从,为百姓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更是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

如今,秦国一统天下之后,仍旧重用百家学子,诸子百家也并未没落,华夏大地上并不缺少精神文明。

但周毅也不得不承认,佛门的很多思想,在传播上具有独到的优势。

故而,周毅也是直接借鉴后世佛门的一些思想,结合儒家、墨家等理念,花费了不少时间,整理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义理论。

随后,周毅召集一些儒家、墨家的卓越弟子,将这一套教义理论传给他们,让他们带着这一套教义理论去下山传教,并在传教的过程中根据华夏的实际情况,调整教义理论,寻找一种普适性强,可以传导传播的教派思想。

当然,周毅要做的,也不只是这些。

在朝堂之上,诸子百家的弟子们也在和帝王百官一同探讨治国之道,将本土的教派发扬光大。

在黎民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足之时,也的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建设,以满足天下百姓的精神需求。

为此,大秦帝国很快推出了大秦第一届全民运动会,将各种骑马、射箭、技击、长途奔袭等战术活动,转化为娱乐运动。

不仅如此,大秦的小说、戏曲、说书、舞台剧等等,也纷纷得到了发展。

如果说秦始皇在位之时,大秦帝国是积极进取,不断扩张的阶段。

到了扶苏在位期间,大秦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娱乐活动更是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

伴随着这些,琴棋书画诗酒茶等各种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也开始逐渐普及。

进而,大秦帝国的教育水平、文化普及率也在逐年上升。

这些改变看似与西方教东渡无关,但当这些改变形成一定的量变,华夏文化百家齐放之时,西方教即便是传播进来,又有什么优势可言呢?

很多时候,有了先知的优势,并不需要亲自下场,就有很多别的办法可以解决问题。

转眼之间,便是数十年光阴匆匆而过。

整个三界似乎都进入了一个很平静的阶段,就连人间也一直相当太平。

这一日,周毅给众弟子讲道完毕,转头看向一旁的赵政:“政儿,你留一下。其他人便各自修行去吧。”

等所有人离开之后,周毅才开口道:“政儿,你上山也有四十多个春秋了吧?”

“是的,弟子在山上修行至今,已有42个年头。”

周毅微微点头:“你回一趟咸阳吧,扶苏大限将至,你这个做父亲的,也应该去见一见。”

嬴政闻言,面色一滞:“扶苏他…弟子这便下山。对了,弟子想要先去一趟峨眉山,接上我母亲。”

“如此也好。”

扶苏不同于嬴政,修行的根骨、天赋很一般,虽然也修行了武道,但成就却很有限。

而且,在继承了帝位之后,扶苏一直很努力,想要把秦国发展的更加强大,不辜负秦国历代先王和父亲的托付。

故而,在位的四十多年中,扶苏勤政爱民,一刻也不敢懈怠,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治理天下上。

若不是当年得了青城山的一颗丹药,恐怕扶苏都活不到如今八十五岁以上的高龄。

如今,扶苏已经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始皇帝也难免白发人送黑发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