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 第520章 影响王朝兴衰的因素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第520章 影响王朝兴衰的因素

作者:墨行天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0:53 来源:泡书吧

……

这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洛阳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衣裳,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

时隔多年不见的云轩,再次出现在皇城上

云轩眺望着远方

“皇儿,已经过去多少年了?”

站在云轩身后的太子拱手回道:“回父皇,距离父皇上次出关已经过去十二年”

“已经十二年了吗?”

“是的,父皇”

云轩叹了口气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又过去了十二年”

“在朕的印象之中,就好像是在昨日一般”

“……”

“朕闭关的这段时间,朝中、民间可曾发生过事情?”

“回父皇,自从上次处理掉那批人之后,从朝中到民间都安分了许多,这些年来倒是没发现任何问题”

云轩轻微点头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下一句是什么?”

“情不立事,善不为官”

……

“皇儿是否觉得朕太过于绝情?”

“回父皇,儿臣并没有这样认为,儿臣以为,为官者当以廉为先,杜绝一切触碰法律之事,一心为民着想”

“除了那一小部分之外,民间大部分官员都很自觉”

“在治理民间琐事的时候,在亲力亲为的同时,尽心维护作为官员应有的气度”

“父皇也曾说过人心惶测,我们不能保证数百年后百姓依然像现在一样与官同乐,该保护他们的时候,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他们”

“但也要捏得住量的变动,该伺候的时候伺候,该敲打的时候也要敲打,不能让百姓产生一种随意拿捏的心态”

……

“当年全国上下清理出三十二个贪赃枉法的官员,其一人与朝中大臣有些关系,而且还是开国功臣,父皇依然不顾君臣之情将其宰杀”

“这件事情给那些拥有开国之功的大臣们敲响了警钟”

“……”

“儿臣从二皇兄手中得到了一些古书记载,看后内心一直很疑惑,为何从古至今奸臣多如过江之鲫,而忠臣却是凤毛麟角”

……

云轩内心叹了口气后说道:“这就是人”

“任何一个国家的创建者都是文武双全之人,手上的文臣武将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对掌权者的忠诚是不能怀疑的”

“但到了二世、三世之后,那个位置的继承者能力有限,他是从温室里长出来的花朵,没有经历过辛酸苦辣,没有在刀剑上行走的经历,各方面上的能力都差了不少”

“就拿秦王朝来举个例”

“若是秦始皇秦政没有突然驾崩,秦王朝也不会瞬间崩溃”

“数十年后会将权力交到自己的某位儿子手中”

“可是如此雄主却教育不出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大公子扶苏性情柔弱,整天只知手持圣贤书,完全听从其身后的那群儒生,整天只知道跟自己的父亲作对”

“若是全力交到扶苏的手上,以他柔弱的性格,肯定会成为儒家手上的傀儡”

“至于其他公子一般,完全没有挑起大梁的能力”

……

“奸臣与忠臣也是有区分的,奸臣只忠于皇帝,很多事情都是为了皇帝着想,为皇帝做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所以自古以来都受到皇帝的喜欢”

“忠臣有时候不一定真的忠心,除了第一批从沙场中走出来的忠臣外,很多官员都是通过各种科举通道走上仕途的”

“他们表面上是对着皇帝忠诚,其实都是在想办法为自己夺取更多的利益,其次他们一旦发现皇帝所下的命令不符合惯例或者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的话”

“这些人都是以一种忠臣的方式站出来反对,各种理由都有”

“大多皇帝都喜欢各种阴阳奉承的话,奸臣对皇帝的命脉摸的很准,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知道什么时候站出来为皇帝说话等等”

……

“再者,很多皇帝都喜欢权衡之事,为了防止一方做大,提拔一批忠心于自己的官员与之抗衡,而些贪官、奸臣就成了首选目标”

“因为他们的把柄都落在皇帝的手里,就像前朝一样”

“从这些事情中不难看出,奸臣的出现除了队伍出现了贪污**的现象外,还与当时的掌权者有关”

“因为当权者急需一股忠诚于自己的力量来与这些所谓的忠臣对抗”

“所以很多王朝都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王朝初期名臣名将大量涌出,有走向盛世的趋向,到中期的时候出现王朝盛世,而奸臣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悄无声息的出现”

“但这个盛世并不会持续很久,三十年?二十年?甚至更短”

“谁也预料不到这个王朝会在哪个点走向衰弱?而且衰弱的速度极快”

“若是当时的掌权者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的话,这个王朝将会在这个时候走向灭亡”

……

“奸臣也好,忠臣也罢,关键在于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能力如何”

“当然,一个王朝的兴衰也不能全部归咎于末代皇帝及那些奸臣”

“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皇帝的能力之外,还有官员的能力、民间的经济情况、人口的数量、耕地的数量等等”

“影响一个王朝兴衰的因素太多太多,当然也包括了开国皇帝的政策”

“前朝吕氏掌权之后,任用吕氏族人执掌朝中大权,如此开启外戚干政之始,汉朝最终亡于外戚之手”

“宋朝皇帝是以黄袍加身上位,因害怕有人效仿,所以处处提防武将,后来采用谋臣之计杯酒释兵权,夺去朝中将领的军权,大肆宣传孔孟之道”

“这也造成了宋朝中后期软弱无,常受异族欺压,甚至出现了汉人视为最大耻辱的靖康之耻”

“虽然出现了不少能人武将,但多数都是被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

“咱们大炎若不是遇到这一场机遇,恐怕数百年后一样会化作历史”

云景拱手说道:“应该是父皇多虑了,父皇登基初期就立下多道治国方针”

“只要百年之后没有遇到昏君、奸臣,大炎足以传承千秋万代”

“呵呵呵,皇儿啊,你就是太诚实,连说谎都不会说”

“若不是遇到这一场机遇,大炎王朝能够传承五百年,朕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至于大炎王朝灭亡之后,这片大地会出现怎么样的局势?由谁来收拾这盘残局?百姓是否还能安居乐业这就看天意了”

“要知道朕的治国方针中,有一条专门抑制世家的出现,将全国土地牢牢的掌控在朕的手中”

“朕最怕的就是下一个王朝打破这条方针,世家死灰复燃,出现土地兼并的情况”

“若真的发生这种情况的话,百姓又要重新回到曾经的奴隶生活了”

“……”

……

“父皇,其他位面会不会?”

云轩点头

“可能性很大,但只要朕还活着,事情就好解决”

“好了,这件事情就到这吧”

“朕之前安排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父皇,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嗯,走吧”

“父皇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