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六卷 天下归心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大受震撼上

“大肉面嘞,大肉面,上等的大肉面啊,肉多面多,分量足,一碗就吃饱!”太平府的街道之上,摩肩接踵的全都是行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又将开始,各个早点摊已经开门迎客,等待着更多的食客进门品尝。街道上,一行三人进入了一家正在吆喝着大肉面的早点摊,其中一个中年人对另外两个年轻人道:“我可以在这里吃一碗面吗?”年轻人抱拳道:“先生尽管吃喝,上面给我们的命令就是跟着先生,只要先生不出太平府府城,不离开我们的视线,其他的我们一概不管,另外先生这些日子的所有花费都是都督府承担,先生不要有顾忌,不管是便宜的还是贵的,都可以吃都可以买。”中年文士点了点头道:“你们不来一碗吗?”两人抱拳道:“我们早上出门之前都已经在房内吃过了,这是军中的习惯,执行保卫任务的时候我们一般不吃东西。”中年文士不再勉强,而是进了早点摊,找了个位子坐下招手道:“店家,给我来一碗你刚才说的大肉面。”早点摊的规模本来就不是很大,基本上都是夫妻店或者是亲戚朋友合伙摆个摊子,店老板往往又是厨师又是小二,再加个打杂收账的,一个小摊子就算是成了。老板立刻笑嘻嘻道:“这位客官稍等,大肉面马上就到。”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大肉面就端到了桌子上,老板对文士说道:“看您的打扮,应该是个先生吧。”中年文士尴尬的笑了笑,然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算是吧。”“哎哟,那可不得了,咱们太平府各大书院的先生那都是文曲星下凡,可有学问了,几个院正更是不得了,都是大学问家,就说咱们荟萃书院的吴老吧,那可是整个江南都响当当的人物。我看您这样的,一定也差不了,这样,您这一顿算我请的,实不相瞒,我的小孩也在书院里面读书,对先生啊,我平日里是最敬重了,我家老大已经参军了,这个小的我实在是不想让他学武了,家里总得有个学文的,将来要是也能做出一番学问就好了。”老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说道。文士有些惊讶,在他看来,一个早点摊的老板应该是粗鄙不堪,温饱都成问题,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雅致谈什么教育问题,至少在他经历过的地方都是这样的场景,可是这里显然不同,一个小小的早点摊老板都能对家庭教育有这番见解。

“你们这里对教育这么看重吗?”文士问道。那老板一愣,“原来先生不是在城内教书的啊,我们这里外地的先生很多,我还以为先生也是外地过来在我们城内书院任职的呢,不过也没关系,这碗大肉面还是我请客,我也希望沾沾文曲星的福气。”“呵呵,老板误会了,我是第一天到太平府来,早就听闻太平府繁华,今日慕名而来,听老板你这么说,这太平府人对教育很是上心啊。”文士拱手道。“那是自然,先生有所不知,我们这里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这是大都督颁布的法令,上学免费,不上学还要罚款。”老板道。“唔?”文士的眼中透露着惊讶的目光,但是这里人多,老板也比较忙,他不好意思细问,只是方才老板说的荟萃书院的名字他记住了,更知晓了荟萃书院的院正竟然是江南名士吴应宾老先生,等会吃完了饭就去书院看看。

他对老板道:“我明白了,不过钱该给还是要给。”文士看了看面前的大肉面,分量大不说,还有厚厚一层油水,一眼看去,上面的猪肉片厚实得很,肥瘦相间,应该是上好的五花肉,更别说这样的肉足足有五大块,这一顿要是放在他们那里,那已经是了不得的伙食了。老板摆摆手道:“真不用客气了先生。”文士抓住老板的手腕道:“我看这一碗面,用料诚实,油水也足,怎么也得要上百文铜板,也许还更多,这要是不给,你做生意不是亏大了吗,看来太平府富有名不虚传,百姓都能吃得起这样的伙食了。”在文士看来就是这样,这种大肉面在他们那里可能你有钱都买不到,很多地方一个馒头就是一条人命,这一份大肉面说是值十条人命也不为过,一百个铜板算什么呢。老板摇头道:“先生,这一碗面在我们这里就是十个铜钱,我们这里也不是人人都是大富翁,只不过生活水平好,物价不高,比起大明其他地方,算是很好了。”“什么?十个铜板?这一碗面只要十个铜板?”文士瞪大了眼睛,老板有些骄傲的笑了笑,他是搞餐饮的,外地食客第一次来都会惊讶于太平府的物价,这还不是大都督领导有方,老百姓都跟着青弋军干,这日子才有盼头啊。.qqxsnew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南直隶太平府荟萃书院,里面传来了阵阵读书之声,已经到了上早读的时间,基本上这里的上课时间就是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进行的,这也是刘毅定下的规矩,早晨到了学校之后,所有年级的学生都要进行半个时辰的早读,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教学,中午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吃饭休息,如果家里离得近的,可以回去吃饭,如果家里离得远的,学校也有饭堂,可以在学校统一用餐,这一点做得非常人性化。今日的荟萃书院之内,迎来了三个行踪较为特殊的人,打头一人,一身的文士装扮,头戴方巾,身上穿着白色的普通文士袍,如果在学生们看来,跟一般书院的教书先生别无二致,而后面跟着的两个人就显得有些奇怪,穿着一身的短打,虽然衣服较为宽松,但还是遮盖不住他们一身的腱子肉,想必身材一定是孔武有力。如果乍一下看见这三人,一定会觉得有些奇怪,文士的后面为什么会跟着两个保镖一样的人物,哪有教书先生出门还带着两个保镖的,一般的教书先生也没这个实力。

这三人来到书院门口之后,便在门房处等待了一会,不一会便有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带着三四个中年文士来到了书院的门口,双方一见面,领头的老人便拱手道:“想必这位就是李先生吧,老夫是吴应宾,久仰大名,今日一见,幸会幸会啊。”穿白色文士袍的中年人脸一红,对老人道:“在下,在下惭愧,不知是观我先生当面,在下失礼了。”吴应宾笑笑道:“呵呵,李先生,实际上大都督在你来之前已经知会过我了,据老夫所知,虽然大都督并没有对你的行动有所限制,只要你不出城,在城内可以任意参观,不过大都督有心,还是对一些关键地点的负责人打了招呼,今天知道你要过来,老夫也没有做什么准备,老夫以为还是让你看见最原汁原味的荟萃书院最有意义,你说呢,李先生。”文士躬身道:“多谢吴老,学生一直以家国天下为抱负,但是进了太平府的地界之后,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这里的民众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气,不像其他地方的百姓,脸上总有阴郁之气,虽然刚到,可是学生能感受到,这里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吴应宾笑着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道:“李先生,以后你会慢慢感受到这里的不同的,老夫在这里十余年了,这里每年,不对,甚至是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让人欣喜。好了,话不多说,请先生随我进去参观一番吧。”

文士跟着吴应宾等人进了书院,此刻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的早读,吴应宾一边走一边对文士介绍道:“我们这里的学制跟大明其他地方不同,经过多次改革,现在的书院普及九年义务教化,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孩童满六岁即可入学,十五岁之前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费一律由官府承担,所以不管是穷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的孩子,上学都不要钱。这样上不起学的家庭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了,当然,现在太平府的环境比起当年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已经没有连饭都吃不起的困难户了,只要有手有脚,都能做工挣钱,即便是残疾人都得到了官府的保障和兜底,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了。”方才吃大肉面的时候文士就已经被震惊了一下,现在听到吴应宾这么说,更是感慨这里的富足,要是大明各地都能像太平府一般,还能有什么流民流贼,那真是放着好日子不过想找死了。“可是,这些都是花钱如流水的项目,官府哪来的这么多钱?”文士道。“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如果吏治清明,银子又怎么会不够用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