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六卷 天下归心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粮战溃败上

徐弘基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对韩赞周道:“公公,这,这,这米,这米不对啊。”韩赞周作为镇守太监,韩赞周在应天府的权力还是很大的,一方面他本来就有监军的职责,在明代,监军的权力不可小觑,就是朝廷派到军队中的钦差大臣,代表了朝廷的最高权力,如果将军不听话,监军完全有权力上奏或者处置,另一方面,镇守太监跟普通的监军又不一样,镇守太监是皇帝的家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说是代表皇帝在军队之中行使监督的责任也不为过,所以韩赞周作为应天府镇守太监,权力非常大,其中军资就是他自己在管理,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肥差,粮食军饷都要经过韩赞周的手,可见他在其中为自己谋划了多少好处。所以韩赞周对于粮食这种东西非常敏感,也很熟悉,他拿起米粒只看了一眼,就反应过来,这种米绝对不是江南的米,也不是江南周边的米,这种品相,徽商总会是从哪里搞到的。

徐弘基见韩赞周不说话,立刻说道:“韩公公,如果徽商总会拿出批量的这种品相的米,那就说明他们的货源地不在江南地区,有可能是从更远的地方运过来的米,若是这样的话,他们会不会有大量的库存,那我们岂不是?”韩赞周摇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他们哪里有这么大能耐,我们可以稍微分析一下,大明的产粮地,最大的就是江南和湖广,咱们也不是没见过江南和湖广的米长的什么样子,这种品相不可能是这两个地方的,江南就不用说了,按照湖广现在的态势,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到处都是李自成的人马,徽商总会一个商会就算是刘毅在背后力挺,要想将湖广的粮食大规模的运回来,根本不是易事,这种风险太大了。而大明的北地基本上是麦为主,稻米很少,所以也不可能是北方的粮食,西北的情况就不说了,那里都赤地千里了,更别说粮食了。至于西南地区,四川被李自成拿下了,秦良玉和沐天波现在焦头烂额,况且那边地理位置遥远,徽商总会要是想将那边的粮食运过来,恐怕要大费周章,这运输成本还赶不上他的米价。”

徐弘基听了韩赞周的分析,不禁问道:“那,那韩公公,这些米是从哪里来的,总不能是凭空变出来的吧。”韩赞周低头思考了一下,然后道:“我分析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从大明的边远地区运来了一些米,也不一定是现在运的,也许是以前的存粮,就是储备在那里,也许是给徽商总会内部自己食用的,没想到碰到今天的情况,阮星或者刘毅在背后操控,命令总会立刻放粮,造成一种他们库存充足的假象,扰乱我们的军心,如果我们忍不住抛售,那么前期的努力和投入就白费了。”徐弘基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在唱空城计,试探我们的耐心?若是我们没经受住考验,失去了信心,拿出粮食降价销售,及时止损,那么粮价就会回落,我们的战略目标就落空了。”

韩赞周道:“不错,魏国公果然聪明,咱家正是这个意思,这时候就是比拼双方的耐力了,看谁能沉得住气,咱们就是不动声色,看他有多少储备粮可以放出来。”徐弘基道:“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呢?”韩赞周咂咂嘴道:“这个嘛,确实还有一种,可是这有些骇人听闻了,咱家觉得刘毅可没胆子用这一招,听说关外辽东,建虏那边虽然是天寒地冻,但是也有白山黑水,肥沃的平原一大把,若是在那边培育稻米,或许有可能生产出跟大明不一样的粮食,再说建虏那里这么多年掳掠了不少高丽人和大明人,多多少少也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刘毅跟皇太极交战多次,缴获无数,有没有可能是他们的稻米,或者后面他也可以从皇太极那里买入稻米,边关将领你不是不知道,哪个不是中饱私囊,说不定刘毅和皇太极私下有什么交易。”徐弘基撇撇嘴,“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刘毅和新军一向是标榜抗击建虏,况且皇太极屡次吃大亏,早就对刘毅恨之入骨,双方没有合作基础,刘毅这么干万一传出去,那他和整个新军的形象就崩塌了,这太冒险了。”

韩赞周拍拍手站起来道:“既然这样,咱们姑且先沉住气,静观其变,你想想,兑换的人群那么多,他徽商总会能挺到什么时候,还有,粮票兑换完了怎么办,剩下没有购入粮票的人难道不吃粮食了?看他们徽商总会到时候又如何应对,总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况,没有大规模的粮食投入进市场,价格就不可能回落,咱家算过,至少徽商总会要再拿出一千万石,你看看他们还有这个实力不?”徐弘基笑道:“韩公公老谋深算,徐某佩服,佩服。”韩赞周挥挥手道:“咱家就不留国公爷吃饭了,咱家要立刻写信通知各处,还有阁老那边,也要禀报一番。”

其实不用韩赞周写信,张溥和马世奇那里早就收到了异常情况的报告,他们已经将事情写明,然后用鸽信飞报济南府了。周延儒此刻正在正厅中来回踱步,他手上捏着张溥的亲笔信,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身边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因为粮食战争正式开打,等于是周延儒集团主动出手向刘毅的新军和徽商总会宣战了,现在他身边的学生和智囊全部派了出去在江南各地指挥,虽然周延儒坐镇济南府,但是两地毕竟有一些距离,他不在现场,自然就没有一手的消息,好在每天都有快马将前方的情况传回来,再加上他的这些学生和同伙都会写信告知,总体来说周延儒的信息渠道还是畅通的。张溥在今天的心中写的很明确,说是徽商总会不知道从哪里调来了一些品质上好的大米,然后已经通过粮店开始发售了,目前是用来兑换粮票,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民众趋之若鹜,徽商总会那边人山人海,自己这边冷冷清清,随着信封寄来的还有一粒米,张溥也搞到了样品,特地给周延儒看。周延儒仔细端详了这米粒,他心中的判断跟韩赞周一样,这肯定是对方的空城计,自己要是沉不住气可就落入陷阱了,不仅如此,此刻他最需要做的就是稳住军心,不能让自己这边的人马失去信心,一定要跟他同心协力。

思考了一会,他便叫来了管家,“笔墨伺候,老夫要写信,写完了之后你誊抄几分,发给张溥他们几个。”管家躬身道:“是,老爷。”周延儒立刻提笔,片刻便将他的指示写好,然后拿起宣纸重新看了一遍,确认无误便递给管家道:“立刻去办,不得延误,今天这封信就要到他们几个手上。”管家小跑着下去了,周延儒叹了一口气,躺倒在椅子上,闭上眼睛用力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这段时间劳心伤神,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可还要亲自指挥,自己的这些学生们能力都不错,张溥马世奇等人也算是大才,可是独当一面的能力终究是差了一些,日后自己重返朝堂,作为当朝首辅,还是要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啊,这次可要选一个靠谱的人了,可不能再让温体仁这样的小人钻了空子。

“呵呵,周延儒这一帮人还真是沉得住气啊,他们是不是以为我们新军在给他们唱空城计,其实我们手上并没有那么多底牌。”太平府江心码头,大量的船只正在不断靠岸,一队队的士兵上船下船,来回忙碌,他们将船上的东西一袋袋的扛下来,那正是从吕宋岛、台岛等地源源不断运进来的粮食。望着码头仓库堆积成山的上等大米,刘毅笑着摇摇头对身边的史可法道。史可法也是回应道:“他们要是看到咱们这里这么多存粮,估计周延儒这老家伙要吐血三升,亏他还能这么沉得住气,到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qqxδnew

刘毅道:“他们哪,就是对自己太自信了,我们这是连环计,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这第一回合我们是信守承诺兑换粮票,等到这些粮食就位之后,我们立刻开始平价售粮,将粮食全部发出去,平抑粮价,他们保准傻眼。当然在这期间,我觉得还是要给他们上点眼药,当年诸葛亮有三气周瑜,今天看我刘毅怎么三气周延儒,这第一气已经有了,现在可以进行第二气了,回去之后你立刻通知金圣叹,报纸可以发一发了。”史可法看了一眼刘毅,他说的什么事史可法当然知道,“大都督真是好计策啊,这下肯定叫周延儒赔了夫人又折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