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1829章 京师动向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1829章 京师动向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1:56 来源:泡书吧

“乱了,乱了,全都乱了,这天下还是朕的天下吗?还是大明的天下吗?”紫禁城内,崇祯正抱着从各地呈上来的奏折来回踱步,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同时他也有一种很明显的无力感,明明都是发生在大明境内的事情,可是他看起来倒像是一个局外人,对于国内的局势根本无法掌控,甚至连前线的消息也是只言片语,各个地方官所呈上来的折子所描述的情况都是管中窥豹,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只有这么多人的消息拼凑在一起,崇祯才能大概知晓前面的情况。温体仁、薛国观等一干人已经全部来到了养心殿,最近崇祯是越来越喜欢在养心殿议事了,主要是崇祯觉得朝会那帮人就知道聒噪,真到了提意见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既然如此,还不如在养心殿召集内阁单独议事,也省的自己心烦。

温体仁对崇祯这样的习惯倒是很赞赏,毕竟在朝会上,很多话他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如果是在比较私密的环境中,温体仁有些能说不能说的,就都可以跟崇祯提一提了。今日,崇祯召集大家议事,温体仁还没出内阁的门脑子中就有个大概了,这些天湖广一带李自成闹得很凶,王奎聚、袁继咸先后殉国,湖广已经沦为了李自成的地盘,要知道,湖广作为大粮仓对朝廷的地位不言而喻,朝廷没了湖广的粮食,辽饷就成了个大问题,皇太极若是知道大明内部闹成这个样子,恐怕又要动歪心思了。这时候的大明风雨飘摇,真的禁不住两线作战了。若是不能优先解决李自成这个心腹大患,局势可就危险了。温体仁明白,他在首辅的位置上呼风唤雨那是因为大明朝廷给了他这个环境,他总不能将自己的饭碗给砸了,如果大明朝廷不存在了,什么首辅,什么皇帝,就都没有意义了。所以李自成的问题要解决,想必今天崇祯叫他去,也是问计于内阁,看看怎样处理李自成的问题吧。

“温爱卿、薛爱卿,你们看看,你们大家都看看,这可如何是好。”进了养心殿,温体仁就感受到了崇祯焦急的心情,看样子崇祯皇帝已经几天没有睡好觉了,急的嘴上都起了燎泡,眼眶深陷不说,周遭还带着浓浓的黑眼圈,想必是为了湖广的局势操劳的。其实崇祯手中的那些奏折他都不用看,作为内阁首辅,奏折肯定要经过内阁,这些反映湖广地区局势的奏折他温体仁还能不知道吗?反正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总结一下,就是李自成已经坐拥大明近半江山,麾下军队扩充到了一百多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之中,就按照目前的局势,如果李自成挥师北上,恐怕就靠京畿周围的军队,很难挡住他们,若是河南被拿下,大明的形势就真的很难逆转了。

听见崇祯问话,温体仁立刻回答道:“陛下莫急,目前局势也不是一点转机都没有,据南直隶的情报显示,青弋军正在调动,貌似刘毅好像要有针对李自成的军事行动。”“这。”崇祯顿了顿,其实从地方上的奏折中,崇祯已经大致了解了一些情况,六万青弋军的调动不可能瞒住所有的地方官,最起码江西、南直隶的很多地方官都已经看见了青弋军的大部队,他们当中只要有人将情况如实反应到京师,崇祯就能知道刘毅已经开始行动了。不过刘毅也没打算瞒着,青弋军第一次在国内搞出这么大动静,若是京师不知道,那才是怪事,而且九江大战那可是上百万人规模的战役,全大明都会知道。刘毅的心态就是,知道又能怎么样,这一仗他刘毅不是为了崇祯在打,而是为了全大明的百姓在打,青弋军的实力从这一刻起再也不能隐藏,既然如此,索性放开了手脚大打特打,朝廷想拦也拦不住。

“刘毅这个家伙,又不听朝廷的命令擅自行动,他简直就是在谋反。”崇祯咬牙切齿道。对于刘毅不听号令调动数万大军,崇祯心中不仅是憎恨,更是恐惧,青弋军到底有多少兵力,按理说,刘毅既然能派出数万人去前线打仗,老家就不可能不留驻守兵力,这么一算,难道刘毅手上已经有十万大军了?崇祯是亲眼见识过青弋军的战斗力的,在他心中,十万青弋军的破坏力可要比百万流贼还要强大,百万流贼毕竟是乌合之众,凭借的就是人多,青弋军可以不一样,那是正正规规的军队,而且组织性纪律性战斗力都是大明一流,官兵根本挡不住他们,如果刘毅有别样的想法,恐怕他将会是比皇太极和流贼更加难缠的对手。温体仁当然知道崇祯在担心什么,但是现在是抓住主要矛盾的时候,刘毅纵使再不听朝廷的招呼,总归他是跟李自成敌对的,青弋军这一回反应这么大,想必也是因为湖广全境被李自成拿下,李自成的地盘已经跟安庆卫接壤,李自成一个不小心就会打进安庆卫,刘毅坐不住也是正常的。

温体仁拱手道:“陛下,不用太过担心了,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个好事情,李自成现在拿下湖广,自信心膨胀,说不定觊觎南直隶的繁华。刘毅是什么人,陛下您应该了解,这家伙不见兔子不撒鹰,要不是李自成对他有威胁了,他也犯不着调兵遣将,我们在京师,了解情况肯定不如前线准确,微臣揣测,刘毅肯定是拿到了李自成要进攻南直隶的某些证据,这才急着调兵应对,既然这样,我们又何必担心,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刘毅,对我们来说都是隐患,现在他们狗咬狗,我们干脆就坐山观虎斗,岂不美哉。刘毅表面上也没跟咱们翻脸,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军队,我们也不用派兵,也不用给钱粮,就让刘毅跟李自成拼一拼,最好是两败俱伤,对我们最有利。”温体仁一番话,让崇祯的心里宽慰了许多,说的也是,刘毅跟李自成拼,朝廷岂不是喜闻乐见,最好他们在湖广能大打特打,把双方的有生力量都消耗掉,朝廷不就可以坐收渔利了?

薛国观上前一步道:“微臣以为,首辅大人说的有道理,就让他们打,若是流贼胜了,估计也是惨胜,青弋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李自成总不能比建虏还能打,无非是人多罢了,我们要做的是集结一支颇有战斗力的兵马,若是李自成吃掉了青弋军,那他也是强弩之末,我们应该一鼓作气,给他致命一击。反过来说,若是青弋军赢了,对我们也有利,青弋军目前还是朝廷麾下,他们赢了就是朝廷赢了,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宣传一下,给民众信心,树立朝廷的形象。不管怎么说,我们进可攻退可守,总体局势对朝廷是好的。”崇祯点了点头,这些天来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是啊,自己不出一兵一卒,让刘毅跟李自成去决战吧,反正这两个人对自己来说都是心腹大患,让他们血拼自己又担心什么呢?崇祯对薛国观道:“爱卿有一点说的很对,不管外部局势怎么变化,我们还是需要组织一支军队以备不测,边军和辽东军是万万不能动的,我看就在北直隶和蓟镇、山东一带征召兵马,同时从京营调出一些军官老兵去充实这支部队,新老混编,增强战力。另外,洪承畴上月来信,说是推荐了几个将领,微臣看其中有个叫曹文诏的不错,此人当年跟随关宁军一起参加过京师大战,颇有勇力,此人当年是游击将军,后面积功升为参将,洪承畴这次保举他为副总兵,微臣以为,这时候朝廷更要启用人才,此人可以成为我们新建部队的主将。另外洪承畴还说此人的侄子也是一员虎将,叔侄二人都是将才,微臣以为,是否可以一并启用。”

崇祯点了点头,此人倒是没听过名号,不过洪承畴极力推举,肯定是有些真本事的,既然如此,朝廷更要示之以恩,现在崇祯最缺的是什么,最缺的就是忠于自己而且还能征善战的人,如果这个曹文诏真的不错,何不收归己用?崇祯对薛国观道:“这件事情就交给薛爱卿去办,可以将这个曹文诏叔侄先召到京师来,朕要见一见他们。”薛国观当然理解崇祯要干什么,这个时候不收买人心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薛国观拱手道:“微臣遵旨。”温体仁补充道:“军队的规模不宜过大,国库现在钱粮有限,微臣看,还是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规模,既然洪承畴保举他当副总兵,那就给他一个总兵官的规模,两万人吧,配齐装备,让曹文诏好好练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