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1891章 热气球中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1891章 热气球中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1:56 来源:泡书吧

随即,刘毅叫来了几个制造总局的技术人员,这几个技术人员都是谢伟推荐的好手,主要是因为薄钰的图纸比较小,为了让参会的众人更好的理解,他让谢伟叫几个好手过来把薄钰的图纸放大,画在黑板上给众人看,这样大家能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刘毅将手中的图纸交给他们,他们立刻在黑板上进行描绘,不一会,几个人齐心合力,九江薄钰的图纸给复制在了黑板上。薄钰在旁边目瞪口呆,在他看来,这个制造总局处处透露着怪异,就像是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机构一般,在来之前,薄钰一直觉得制造总局应该没什么稀奇的,毕竟大明境内什么南京军械局,京师军械局等等武器和装备的研发制造机构已经有很多,这个制造总局不过就是名字新颖一些,万变不离其宗,应该跟这些军械局差不多,可是到了会场上,他才发现恐怕不是自己想的这么回事,这里的人都不像是人,当然薄钰不是在骂人,而是他觉得这里的人就像是精密机械上的一颗螺丝钉,或者说正是这些人组成了制造总局这个庞大的机械,让人有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

众人一看黑板,宋应星便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拱手对薄钰道:“薄先生,鄙人宋应星,敢问这是大号的孔明灯吗?”方才刘毅给大家介绍了薄钰,但是却没有为薄钰介绍下面坐着的这些人,宋应星第一个站起来自报家门,并且一眼就看出了薄钰设计的东西的原理,让薄钰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于宋应星来说,他并不认识薄钰,一是因为薄钰太年轻,宋应星比他和方以智年长很多,所以两人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二是因为薄钰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埋头钻研科学研究,不怎么在外面走访,也就是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方以智,要不然很多人根本就不可能听说这号人物。宋应星一语道破天机,他又是薄钰崇拜的偶像,薄钰不敢怠慢,对于刘毅这种官员他可能还不怎么理睬,可是对于宋应星他不能无动于衷,薄钰立刻还礼道:“原来是宋先生当面,在下荣幸之至,一直能以见到宋先生一吐胸中所学,请宋先生指教在下为一生目标。”宋应星立即摆手道:“唉,此言差矣,我虽然比薄先生年长不少,可是学术无大小,谈不上什么指教,最多就是跟武林中人一样,切磋罢了。”

薄钰又道:“宋先生一眼就看出了在下图纸的机宜,在下实在佩服。”宋应星立刻又被这张图纸吸引,说道:“这么说我猜对了?可是大号的孔明灯好像没有什么稀奇的啊,孔明灯这种东西,在大明寻常百姓家都很常见,无非是体积大小罢了,如果让制造总局做,想做多大规格的应该都可以。”薄钰正准备再进一步说明,宋应星身边的毕懋康却一下子站起来道:“难道说,不,宋先生,这不是单纯的孔明灯。”毕懋康跟宋应星虽然都是科学家发明家,但是两人研究的方向毕竟不一样,两人虽然都是物理学大家可是如果非要分类的话,按照后世的标准,宋应星可能是偏物理理论方面,而毕懋康是应用物理方面,或者干脆说一个是搞武器的,一个是搞设备的,宋应星没往武器的方面想,自然就没能意识到这件东西的妙用,但是毕懋康这一个武器专家,可是一下子就看出了价值。

孙元化也是同时起身道:“大杀器,这绝对是大杀器。”从登莱巡抚的位置上下来之后,孙元化便被刘毅秘密营救到了太平府,这些年在太平府生活,孙元化早就已经习惯了,跟他在官位上的时候不一样,现在是无官一身轻,就专心做自己的学问,他本来就是明末的火炮专家,跟毕懋康正好互补,两人加上鲁超谢伟一帮人,直接就构成了新式武器研发部,从他们手上发明的武器不断装备青弋军,使得青弋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所以孙元化常年在装备口摸爬滚打,对这种东西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度,他看到这张图纸又经过宋应星提醒的孔明灯的原理,立即就意识到了巨大的战略价值。其实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明明原理很简单,但是众人都进入了一个思维盲区,所以没法设计出一件新式武器。比如薄钰的发明,在孙元化看来,孔明灯的原理就很简单,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孔明灯还能有如此大的战略价值。

宋应星一把拉住孙元化的胳膊道:“老孙,什么大杀器,你说清楚了。”孙元化立刻道:“我想薄先生的目的应该是将孔明灯改造成一种可以作战的武器,你看,孔明灯可以飞上天,如果我们在更大的孔明灯上加装武器会怎么样?比如我挂几个震天雷在上面,顺风飘到敌人的营地中,是不是就能炸他个措手不及?”宋应星一拍脑门道:“对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做个大号的孔明灯,挂上震天雷,飘过去就能爆炸,多好。哎,不对。”宋应星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答案,他摇头道:“老孙,你说的不对,你在孔明灯上挂震天雷或者炸药包什么的,有两个致命缺陷,其一,孔明灯是顺风飘的,方向很难控制,而且很轻,你这一吹,吹不好飘到自己的营地里了。其二,你引线怎么控制,长了短了都不行,没人能准确测定从你方军营飘到对方军营的时间,炸早了没效果,炸晚了人都跑了。”

薄钰看这些平日里只能耳闻无法目睹的大家们在一起争论,而争论的论点竟然是自己的发明的军事价值,不禁让薄钰有些脸红,看来这些大师们并不知道自己其实跟辽国公并不熟悉,今天也是第一次见,他们可能以为自己是被辽国公挖过来的什么人才,来帮助新军改善武器装备的,实际上今天自己就是来找方以智的,或者说被方以智忽悠了,硬生生把自己拉到了会议室。刘毅回头对薄钰道:“呵呵,薄先生,你看他们争论的样子,不如你就介绍一下你的发明吧。”

当着这么多大师的面,薄钰当然不好回绝,正好也请大师们来点评一下。薄钰清了清嗓子道:“诸位,我的这个发明其实方才宋先生说得对,就是大号的孔明灯,只是跟大号孔明灯不一样的是,我的能载人。”“什么?载人?”下方响起了一片惊呼,宋应星更是瞪大了眼睛,怪不得辽国公今天要叫薄钰来会议室,如果真的按照薄钰所说,此物可以载人的话,那么方才自己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人来控制方向,由人来操纵武器,这就是一个飘在空中的炮台,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可是载人谈何容易,孔明灯的物理原理宋应星明白,若是要载人,这孔明灯得做到多大?那太夸张了。

薄钰随手拿起了桌子边的指挥棒,对着黑板指点道:“我的发明所用的原材料很简单,帆布、绳子、木头框架、编筐,最后还有点火的一套器具就可以了。首先做一个球形的木头框架,当然这要经过一定的测算,来计算所搭载人和物的重量,然后决定将这个球形做的多大,我做过试验,这是有比例的,我们将制作这个球形的帆布以步数来测算,高度大概需要二十步,围成一个球形之后,直径至少是十五步,这样才能搭载大概两个普通人的重量,如果需要搭载更重的物体,那么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当木头搭建的框架完成之后,可以将帆布当做蒙皮围上去进行缝合,这样一个孔明灯的外罩就可以了。然后再用绳索进行紧固,同时绳索也连接下面的编筐,就是这个部分。”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圈,将载人的框子给圈了起来,“既然要升空,我们肯定要选择轻型材料,越轻越好,这种用藤蔓编制的编筐就可以,跟当年的藤甲兵一样,很结实,而且重量也很轻,非常实用,这个框子里放人放物都可以。”

宋应星立即反应过来道:“那你气密性的问题怎么解决,孔明灯好办,外面用的是纸,你这个帆布说到底也是布,是布就肯定有孔洞,那热气上升的时候,你怎么保证气密性。”薄钰笑笑道:“宋先生,这个简单,刷漆就行了,在帆布的外面刷两层漆,又能兼顾气密性,又能进行防水,岂不是一举两得?”“天才,真是个天才的想法。”孙元化不禁竖起大拇指道。旋即像是取笑宋应星一样,“怎么样老宋头,江山代有才人出,你老喽。”宋应星只当没听见,又追问道:“那你点火的装置怎么办,孔明灯的下方是一个小蜡烛,可是你这个大家伙总不能是大蜡烛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