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1923章 大军布置中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1923章 大军布置中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1:56 来源:泡书吧

“孙传庭,孙传庭到底在干什么?朝廷答应他筹措粮饷,可是他呢,竟然以什么军士训练不足,粮饷不足为借口不出兵,他这是要做什么,难道连孙传庭也不听朕的旨意了?”养心殿内,崇祯正在大发雷霆,孙传庭发往京师的鸽信已经放在了崇祯的案头,崇祯万万想不到,内阁和兵部命令孙传庭出兵打击流贼的后方,孙传庭竟然公然违抗命令,还找了一大堆的借口,这让崇祯无法接受,要知道,孙传庭可是文官,在崇祯手下,武将违抗命令的事情层出不穷,像是贺人龙、左良玉这些军头,不听朝廷招呼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孙传庭抗旨不遵,孙传庭可是文官,文官系统一直秉承的原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孙传庭竟然抗命了,这可把崇祯气得不轻,他想不通,孙传庭为什么要抗旨。

温体仁已经被崇祯给召唤来了,崇祯将鸽信扔在了温体仁的脚下,温体仁捡起来一看,立刻道:“孙传庭抗旨不遵,应当立刻派出锦衣卫将其缉拿下狱。”崇祯苦笑了一下道:“爱卿说得容易,把他缉拿下狱当然好办,可是之后呢,陕西的军队怎么办,孙传庭在,还能制约那些骄兵悍将,把他抓了,没有文官牵制,他们立刻就会变成一盘散沙,这还好一点,坏一点的情况是本来一个贺人龙,现在会出现十个八个贺人龙。”温体仁拱手道:“那陛下的意思是?要不然这样,咱们在朝中另外选拔能人去就是,汪乔年都能领兵南下,难道我们在文官之中还挑不出一个人来接替孙传庭的位置吗?”

崇祯道:“挑肯定能挑出来,但是现在朕要的不是去治理陕西的防务,而是要出兵作战,现在朝中还能有谁比孙传庭更熟悉陕西的局势,更适合领兵出征?”“这。”温体仁一时语塞,确实,如果说领兵打仗,现在确实挑不出合适的文官来,孙传庭此人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应该是跟卢象升、孙承宗一样的人物,虽然是文官,但是能文能武,这样的人在朝中很难选拔,而且还要熟悉当地的局势,上去就能打,可以说确实没有。温体仁道:“微臣建议这样吧,内阁下文催促出兵,圣上可以再发圣旨,措辞一次比一次激烈,兵部也再发一道行文,一共三道,看看三道命令连番下去,孙传庭会不会有反应,如果他还是抗旨不遵,那就让锦衣卫就地拿人。”崇祯负手道:“就这么办吧。”

温体仁退出了养心殿,回到府上,早有下人给温体仁换下了朝服,他走进了书房之中,早有几个幕僚在这里等着他。温体仁望着书桌上的一大堆信件,摇摇头道:“这些家伙以为自己是谁,写这么多书信给我要干什么,让我逼着孙传庭出兵,好让他们把这尊瘟神送走?我是堂堂大明首辅,可不是这些人的傀儡。”幕僚吴牲道:“大人,孙传庭在陕西练兵期间,滥施暴政,驭下严厉,动辄以军法从事,而且屡屡催促这些地主商人大户们捐献银两,甚至还干起了清丈田亩,士绅一体纳粮的事情,这不是乱搞吗?您看看这些书信,全都是来告状的,也就是您把这些东西压下去了,要是递给宫里,陛下还不得大发雷霆?孙传庭借着练兵的机会,号称自筹银两,搞了半天,用的就是这些手段,那还不如干脆当土匪,见一个有钱的就抢一个,不比征调银子来得快?”温体仁摆了摆手,示意吴牲不要再说了,其实温体仁的心里很矛盾,作为首辅,每年地方上进贡的银子可不少,这些年,南边的财政被刘毅这家伙把持了不少,上贡大大减少了,反而是北方连年战乱,地方上都给温体仁上贡,让他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能倾斜自己,所以现在北方富户们反而是主力。

陕西这边也是如此,所以西北各地也是温体仁重要的收入来源,现在孙传庭这么弄,不是断他的财路吗?但是这些告状的东西又不能呈给崇祯,否则以崇祯疑心病的性格,又要怀疑这里面自己有什么猫腻了。温体仁道:“这些不用你们操心了,方才陛下让我进宫,就是说这件事情,马上兵部、内阁都会发文书给孙传庭,催促出兵,另外陛下也会有手谕下达,孙传庭要是不动,西安府的锦衣卫可以就地实施抓捕。”吴牲和幕僚们额手相庆,“那就好,那就好,如此一来,孙传庭想不动都不行了。”

“怎么样,孙大人,孙督师,领旨吧。不要让兄弟们难做。”西安府府衙,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督师衙门,今日,崇祯的手谕发给了当地的锦衣卫衙门,通过锦衣卫上门给孙传庭传旨,在此之前,孙传庭已经收到了来自兵部和内阁的文书,万变不离其宗,反正就是催促出兵的话。那日收到文书后,孙传庭和麾下战将们都讨论了一番,这些人都不同意立刻出兵,理由很简单,他们只能出动两万人,一上去就是大战,打赢了还行,万一李自成调集大军来围攻,陕西目前的稳定局面会立刻消失,甚至西安府都不保,要知道李自成可是把孙传庭的部队看做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孙传庭防守,李自成尚且要掂量一下,要是主动出击,怕不是送人头,李自成会开心死。

锦衣卫传旨,孙传庭只能跪下接旨,其实西安府本地的锦衣卫跟孙传庭关系不错,孙传庭在陕西的一系列作为他们都看在眼里,这些锦衣卫虽然是皇帝亲军,但是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是有的,最起码孙传庭是忠臣他们知道,可是皇帝不在西安府,不了解前线的局势,下达命令的时候肯定不会那么准确,作为锦衣卫,没有质疑的权力,只能敦促孙传庭执行。这里的锦衣卫头领是个千户,也是军士出身,对于孙传庭治军那是相当佩服,但是身上担负皇命,只能来责问孙传庭。孙传庭长叹一声,“张千户,你知道吗?我新秦军满打满算只有两万五千人,这两万五千人加上高杰和贺人龙等人的地方部队,如果能得到尤世威的支援,总共也就是五六万人马,这五六万人马是大明在西北最后的机动兵团,你是锦衣卫长官,不会不知道李自成的大顺军的情况吧,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那些饥民,一个馒头就愿意卖命,我们官兵哪里有这样的条件,算来算去,我孙传庭手上的这支兵团是整个大西北最后的野战力量,他李自成输得起,失败个十回八回还能有几十万后备军,可是我孙传庭一次都输不起。”

张千户抿了抿嘴唇,他知道孙传庭说的是实话,他自己就在陕西当地,怎么会不知道陕西的官兵是什么情况,至于李自成,他更是了解,也有不少锦衣卫的兄弟为了刺探情报混入李自成的营地之中打探,所以孙传庭说的是实话,陕西的官兵一次都输不起,输了,整个西北就全完了,可这些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能考虑的事情,张千户只能抱拳道:“督师,皇命难违。”孙传庭闭上眼睛,双手接过圣旨道:“臣接旨。”

朱仙镇大营,两天前,汪乔年带着主力部队进入了朱仙镇,此次作战,汪乔年麾下共有七万精锐,除了自己带过来的五万多人之外,还加上虎大威的全部人马,一共七万人的队伍驻扎在朱仙镇,而陈永福的军队,汪乔年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不动用,因为要考虑到最坏的情况,假如两个方向都顶不住,陈永福的军队最起码能作为一支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即便是不支援,开封府也要留下一支精锐守备部队,城外的军队就算全部打光了,陈永福也要保卫开封,等待后援。那么朱仙镇之战,就只能由汪乔年独立完成了。七万大军扎下的营寨也是延绵无尽,汪乔年为了抢在大顺军赶来之前挖掘工事,将所有的部队全部派出去,分成数队在营地连夜施工,倒不是汪乔年准备死守大营,这是不可能的,要想全歼宋献策的南路军,必须野战,汪乔年只是做个准备,万一战事不利,他们还能退守大营,借助大营的工事抵挡流贼。左梦庚带着督标营就陪在汪乔年的身边巡视各营,汪乔年回头对左梦庚道:“小左将军,你看我军军威如何?”左梦庚虽然年轻,但是这么多年跟在左良玉的身边,早就是个人精,他立刻拱手道:“朝廷大军军纪严明,队伍严整,尚书大人调教有方,当然是堂堂正正的威武之师。末将对尚书大人佩服之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