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1987章 山河方略中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1987章 山河方略中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1:56 来源:泡书吧

成康对着地图道:“大都督,从地图上来看,左军都督府管理山东、辽东和浙江,我来分析一下利弊,首先,毋庸置疑,左军都督府这个位置是个烫手山芋,而且非常烫手,辽东已经被皇太极拿了,我们要想管理辽东,那就必须要跟皇太极实打实的干一仗,您申请这个职位,只要朝廷那些人脑子不出问题,那是巴不得甩给咱们,咱们本来就要跟皇太极决战,拿了这个位置之后就告诉皇太极,吓唬吓唬他,让他有个心理准备,我想,我们打败了他那么多次,皇太极没有心理阴影就怪了,况且我们在高丽本身就有驻军,皇太极吃了辽东比吞下苍蝇还恶心,也许我们什么时候就会给他一记闷棍。”

不等众人说话,成康又道:“再看山东,山东和北直隶还有河南都接壤,河南已经被李自成拿了,李自成下一步的方案无非两个,要不就是直接派出一部分兵力防御山东或者攻打山东,制造紧张气氛,拖住山东的全部官兵,然后集中主力部队北上,攻击京师。要不然就稳妥一些,先把山东打下来,再两路同时攻击北直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认为他用第一个方案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拿下京师,山东自然归顺,若是在山东被拖住,或者跟我们交锋,那么皇太极极有可能从山海关趁虚而入,反正打下山海关之后,蓟镇就是一马平川,京师门户大开,难保皇太极对京师不动心,况且清军几次入关,都是以京师为目标,当年要不是咱们及时出现,京师恐怕已经完了。皇太极若是拿下了京师,李自成就被动了,这两人虽然表面上看是合作关系,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是貌合神离,只是现在因为共同的利益或者说敌人暂时联盟在一起,我可以这么说,若是没有咱们的威胁,恐怕李自成和皇太极两人自己已经先打起来了。所以抢占京师,获得道统法理是两人争夺的目标,谁先拿下京师,谁的赢面就大,两人估计都想先进京,所以李自成直接攻打北直隶可能性最大。”

成康顿了顿道:“那么回到我刚才说的,只要咱们领了左军都督府的职务,山东就是我们的管辖范围,我们可以派兵进驻,即便是不派兵进驻,李自成也跟皇太极一样提心吊胆,生怕我们哪一天冷不丁就派大军进去了,他能派出偏师拖住甚至消灭官兵,可李自成可没有信心消灭咱们。”刘毅道:“但是目前山东还是朝廷的管辖范围,以崇祯的脾气,他怎么可能将山东让出来给咱们?”成康道:“这就要看形势的发展了,有时候不是咱们逼着朝廷,而是李自成和皇太极逼着他们,给与不给对我们来说无所谓,可是对朝廷大不相同,崇祯死要面子,既然已经认定咱们是坏人,现在调兵叫咱们上去跟他们血拼,咱们也不会愿意的,即便奉诏也是阳奉阴违,这一点他最清楚,可若是我们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就不一样了,相信他们会好好考虑的,拿下山东,就可以和辽东连成一体,将来我们的决战就可以放在山东、河南还有南直隶北部交界地带。也就是将战线前移至开封、宿州、徐州、海州一线,前进可入兖州,后退可守淮河,让战线不过淮河,保证我后方基地的安稳。在淮海平原的广大战线上成建制消灭李自成的军队,然后继续北上攻击。”

噗,刘毅刚进嘴的一口茶一下子喷了一桌子,成康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刘毅。作为陆军学院的优等生,成康一将这个名词说出来,刘毅就要喷饭了,淮海战役?历史上我军大规模成建制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淮海战役不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吗?还顺便诞生了两句经典名言,大队长说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主席说,六十万对八十万,就是一锅夹生饭,也要把它吃下去。也就是说,根据成康的设想,青弋军将在淮海一线歼灭李自成的中原兵团,然后继续向北方挺进,那么联想一下方才成康的建议,若是在辽东开辟第二战场,将武士联队和海外能调动的部队全部派往高丽,联系库页岛驻军统一行动,岂不是又一个辽沈战役?刘毅的眼中闪烁着精光,这自然被成康敏锐的捕捉到了,成康跟刘毅配合了这么多年,两人早就已经是心灵相通,一个眼神就知道怎么回事,成康心里知道,想必大都督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刘毅道:“军师,剩下的浙江就不用说了,浙江本身已经被南直隶和大顺政权隔离开来,除非是海路,要不然浙江的文书都送不到朝廷去,朝廷的命令也无法到达浙江,而且浙江本身就跟南直隶接壤,若是我们真的请领左军都督府,浙江就是咱们的后花园了,况且南宋故地,经济富庶,拿了也挺好,只不过朝廷不一定会答应。”

成康笑道:“呵呵,真到了那个时候,朝廷不答应也得答应了,根本没得选,浙江放在那里也是废了,给了我们还能发挥一点用处,我们也不是不跟朝廷做交换,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咱们就明言,新军一定会主动出击跟大顺和大清作战,朝廷自己权衡利弊去吧。”众人情不自禁鼓起掌来,成康这么干等于反将了朝廷一军,把问题甩给朝廷了,这就相当于饮鸩止渴,你不给,灭亡的更快,你给了,好地方又给新军拿下了,你心里也不痛快,左右都不好办。但是说白了还是一句话,战争讲究的就是实力,不管你朝廷怎么着,新军甚至可以选择等你完蛋了之后再出击,这样更加没有法理的牵制,打起仗来更是能放开手脚。从湖广星夜兼程赶回来开会的吴东明道:“大都督,虽然军师的方略不错,不过我们目前还有个短板。”

刘毅道:“本督知道,你说的应该是骑兵吧。”吴东明抱拳道:“大都督英明,确实,从多次战役的结果来看,骑兵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力量,早年我们就在内陆设立马场,在耽罗岛和九州也放养战马,可是战马的培育大都督知道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且我们的马场都是小规模的马场,随着军队的扩大,战马驮马都是巨大的需求,很明显,现在已经供不应求了,这严重制约了骑兵的发展。这还是其一,其二是骑兵兵员,大都督在湖广征召良家子,可是这些良家子当步兵可以,骑兵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马术就是很大的一关,我看这些良家子也没经过马术的训练,也没那么多战马可以训练,而且荆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水军出产地,三国时期荆州水军也很厉害,这跟骑兵不沾边啊。”作为新军曾经的第一个骑兵主将,吴东明对于骑兵有着很深的理解,即便是新军现在已经在朝着近代化军队过渡,但是众所周知,直到一战二战,骑兵还都是战场上极为亮眼的力量,更不要说现在这个年代,谁有更多的铁甲火枪骑兵,谁就有更大胜算,况且新军骑兵战斗力惊人,每次都能起到扭转战局、力挽狂澜的作用。

史可法叹息道:“是啊,吴将军言之有理,南舟北马,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我们招收骑兵十分困难,现在的骑兵几乎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最让人头疼的是,骑兵补充困难,训练一个骑兵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牺牲一个少一个,补充起来就麻烦了。若是想要有足够的骑兵,就要解决战马和兵员的问题,战马我们还能努努力,不行继续多开马场,还能挤出一些战马来,可是骑兵士兵要形成战斗力就麻烦了,如果用快捷一些的方法,我倒是建议从西北的流民中选人,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加大跟西北的接触,通过黄河转运更多的流民,适当时候我们还要派人就地征召,但是西北一向是李自成的传统地盘,我们虽然通过黄河在不断转运,但是杯水车薪,如何扩大兵员是一个难题,最头疼的是,西北还跟皇太极的地盘接壤,难度更加加大了。”

刘毅摸了摸下巴道:“这个问题不深入讨论了,我们现在空口白话也说不出什么来,会后我去找熊东主还有阮星他们,让商会想办法,全国各地搜罗骑兵人才,别的不说,我们的骑兵军必须建立起来,五个骑兵师是标准配置,同时我们还要有点余量,至少要有两个预备骑兵师或者训练师,这些人虽然平日里不直接上前线,但是一旦前面有损失,我们就要从这些人里面抽调一部分补充上去,维持前线兵力,保证作战部队的完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