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2092章 大道沧桑上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2092章 大道沧桑上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1:56 来源:泡书吧

也许是众人说的太投入,就连周皇后和张皇后什么时候站在门边都不知道,周皇后虽然昨天惊闻噩耗后情绪崩溃,但是毕竟她是国母,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还是有的,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稍微好转了一些,虽然还是茶饭不思,但是不会再重复昨天那种状态了。听别人说刘毅亲自来拜访太子,周皇后挣扎着起来,一定要来拜谢刘毅,不为别的,刘毅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情报军在京师舍命相救,她和太子恐怕早就落入李自成手中了,流贼是什么德性他们太清楚了,落在他们手里会是什么下场,周皇后想想就不寒而栗。就算是一个普通农妇,看见救命恩人也是要来拜见的,何况刘毅费了这么大功夫营救皇室成员,周皇后作为这群人中地位最高者,当然要来拜谢。所以便径直来到了书房,只是刘毅正在和姚明恭阐述见解,她便和张皇后在门边站着,顺便也听一听刘毅的高论。

刘毅话说完,一转身,就发现了站在门边的二位皇后,刘毅立刻施礼道:“皇后娘娘驾到,未能远迎,失礼了。”姚明恭这才反应过来,噌的一下起身道:“啊,二位娘娘,微臣方才。”周皇后摆了摆手道:“先生正在与大都督论道,我等只是妇人,倒是打扰了两位谈话。”朱慈烺也起身道:“母后请上座。”刘毅也起身重新搬来了两把椅子,他和姚明恭站到下首去,让张皇后和周皇后坐在太子身边。刘毅心中升起一股恶趣味,想当年慈禧慈安垂帘听政估计就是这个样子吧,如果是朱慈烺坐在台前,张皇后和周皇后坐后面,不也算是垂帘听政吗?刘毅笑着摇了摇头,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太子走下来要将首座让给母后,周皇后却摆手道:“你是太子,是储君,理当上座,我们只是来拜谢大都督的救命之恩,随后便走。”姚明恭却道:“皇后娘娘,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皇后道:“姚师傅请讲。”姚明恭躬身道:“既然皇后娘娘已经听见了微臣和大都督的对话,微臣想问问皇后娘娘,作何感想?”姚明恭倒不是要将皇后抬出来压刘毅,他也知道,刘毅现在权势滔天,可以说他比三国的董卓还要强大,三个董卓可能都不是刘毅的对手,刘毅现在已然是京师被攻陷之后的大明第一号人物,他不支持,太子就不可能登基。只是姚明恭知道周皇后的水平,他作为太子的老师,平日里跟周皇后接触很多,他明白周皇后不仅知书达理,而且非常有主见,可以说是一代贤后,只是崇祯皇帝不听她的劝谏,但凡能多听一些,大明也不会灭亡的这么快,俗话说家有贤妻,夫无横祸。事实上很多时候周皇后提出来的见解连姚明恭都觉得很有道理,就说刘毅这件事情,周皇后也劝说过皇帝,让皇帝重用刘毅,不要逼得太狠,可是崇祯偏偏不听,若是刘毅大军能拱卫京师,李自成又怎么能成功?

听见姚明恭说话,周皇后张了张嘴,看了一眼刘毅,不知道自己这时候说话合适不合适。刘毅很大方道:“皇后娘娘但讲无妨。”周皇后道:“那哀家就说两句。哀家方才听大都督说了做大馒头的提议,还有关于资源再分配的说法,哀家想问,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不仅仅是从秦始皇开始才有这种制度,而是在更早的夏商周就有了这种制度,大都督又如何能更改?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改?”刘毅道:“细节的部分就不说了,在下明白娘娘的意思,说白了,从古至今都是家天下,老子死了儿子继位,你不按照这个套路走,那就是天下大乱的诱因,造反起兵的比比皆是,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为了这张九五之尊的椅子,但是实际上,大家都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在这之前呢?在这之前我倒觉得反而是更好的制度,只不过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制度不具备实施条件,所以才被家天下替换,但是现在,资源再分配绝对不是不可实现的事情。”

周皇后道:“大都督说的可是尧舜禹的禅让制度?”刘毅点头道:“正是,只不过禅让制度也不对,我们在此基础上还要做更大的修改。”姚明恭道:“要说禅让制度,确实是古先贤的做法,选择有能力之人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可是既然被后面的制度替代,说明这种制度并不适用于社会,就比如王莽新朝,难道他逼着皇帝禅让也算数吗?”刘毅道:“所以本督才说以前的禅让制度不能照搬,而是要用更加先进的制度替代它,并且形成律法,将这种行为给确定下来,以后一直执行下去,这也就是本督说的选举制度。禅让乃是上对下居多,选举却是下对上居多,村民选村长,村长选镇长,镇长选县令,县令选知府,层层递进,或是天下每个城镇皆选出一德高望重之人作为投票人,所有人集中到京师投票,也就是组建投票议会,选举下一任领导者,这个下一任领导者的候选人不能只是一个人,要有多人备选,跟尧舜禹一样,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再考察数年,让他们在某地做出实事,用成绩说话,每个人的任期给一个固定之数,比如十年,十年之后无论如何都要换人,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循环,如果选上去的领导者要复辟家天下,那么天下人可以共伐之,如此,虽然初期可能会对大家的传统观念形成冲击,但是日后定能见到成效。”

刘毅接着道:“姚师傅博学古今,可曾听闻西洋人的君主立宪制?”姚明恭道:“君主立宪?”刘毅脸一红,随即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历史怎么学的,他娘的君主立宪是在一六八八光荣革命之后,距离现在还有四十多年呢,大明的人当然没听说过,别说大明的人,你就现在抓一个英格兰人来,他也没听过啊。不过刘毅很快调整情绪,说道:“这是西洋人未来可能实施的制度,本督也是因为多跟佛郎机、英格兰人打交道才听说这种制度。简单说,就是皇帝仅仅是国家的象征,不再握有政治军事等统治权力,仅仅作为虚位元首。设立国会,以首相为国会首领,相当于大明的首辅,同时律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为国会,设置相应席位,人员由民众投票产生,这就回到了我方才说的层层递进的选举制度。”姚明恭反应很快,他不是腐儒,西学也多有学习,他立刻道:“这不就是跟大明的内阁有些相像吗?”刘毅道:“不错,但是大明的相权无法制衡君权,西洋人就是要用相权来限制君权,首相也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选民,民众不投他的票,他也上不了位。你看崇祯皇帝在位,换了多少首辅次辅?首辅的更换不应该是皇帝说了算,而是民众说了算。当然,这是西洋人的制度,本督要做的就是比西洋人更进一步,没有皇帝,每隔十年选举大统领一人,并且选举数位副手,组成最高委员会,国家的政令不再是一个人说了算,不再是一言堂,这样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这也就是所谓的资源再分配,没有皇室,只要确保上升通道,即便你出身寒门,只要自身努力,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也能成为大统领,如此一来,华夏大同,天下共和。”

安静,长达一盏茶工夫的安静,所有人都被刘毅提出的超前设想所震惊,每个人都在细细品味刘毅话中的意思,他们看得出来,刘毅虽然说的话是大逆不道,但是刘毅并不是那种造反当皇帝的那种人,相反,这番大逆不道的话代表的就是刘毅的心里话,恐怕这也是新军所谓的大目标,那就是彻底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进行改造。长时间的安静后,周皇后打破了平静,“那么敢问大都督,一旦新军大事做成,前皇室怎么处理?太子怎么办?”刘毅道:“如果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可以选择,其一,就是我说的西方制度,我们循序渐进,先君主立宪,再到共和。那么太子可以继位,只不过有名无实,仅仅作为国家象征。我刘毅也不是董卓,假如我篡位自立,新军上下也不会答应。其二就是直接进入共和,那太子恐怕就无法继位了,如果这样的话,本督一定会保证皇室成员的安全,你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过正常的富裕人家的生活。”

姚明恭道:“刘毅,你敢废太子?”周皇后却突然出声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在皇家又有什么好呢?最后又会落得什么下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