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六卷 天下归心一千五百零九章 河中会谈上

大清国境内,太子河北岸,一大队骑兵正在风驰电掣的沿着河边急进,他们的位置距离连接凤凰城和盛京中间点的威宁营大约还有十几里。这些骑兵浑身纯白色棉甲,黑色钵胄盔上的缨枪高高竖起,黑缨随风飘舞,他们一人双马,不断在两匹马之间来回跳跃,所以整个队伍速度奇快,中间也没有停顿。远远的可以看见在队伍的最**有一杆织金龙纛,这正是从锦州城往回赶的皇太极及其护卫部队。

“皇上!前方十五里就到威宁营了!”一员大将策马来到了身着金黄色棉甲的皇太极身边,此人正是鳌拜,鳌拜一直在队伍的最前面,带着一个牛录的巴牙喇充当先锋,此时距离威宁营不远了,鳌拜便打马回来禀报。皇太极虽然已经四旬有余,在古代也算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了,但是得益于年轻时候的高强度训练,毕竟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当然不能给大汗丢脸,所以皇太极的马上功夫一点都没有落下,从锦州出发之后皇太极跟巴牙喇的将士们一样,一路几乎没有停下歇息,只有实在撑不动的时候才会吩咐全军休整,从锦州到威宁营有足足五百里的路程,可是皇太极马不停蹄,全军强行军,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快要到威宁营了,不能不说皇太极在巨大危机之下表现出的意志力让人赞叹,也符合他一代枭雄的气质。皇太极对鳌拜点点头道:“行了,朕知道了,让全军加快速度,一鼓作气直奔威宁营,到了威宁营再休整吧。”鳌拜领命而去,皇太极长舒了一口气,一路上没有碰到任何危险,一方面说明明军还没有打到太子河北岸,另一方面也说明刘毅还算是守信用,要不然,依照皇太极对刘毅不按套路出牌性格的了解,会不会直接放出一支精锐在太子河北岸截击他的部队也说不定。

太子河北岸也算是皇太极的大本营了,毕竟距离盛京也不远,春猎的时候皇太极也经常领着兵马在这一带围猎,所以对威宁营附近的地形也算是很熟悉。皇太极毕竟是大清国的皇帝,作为大清的最高领导者,必要的小心还是要有的,所以这一路上虽然他们行进迅速,但是皇太极同时也派出多路探马在前方探路,并且有意识的选择太子河北岸的道路,杜绝在南岸行进的可能性,不给明军留下一丝一毫的伏击机会。可这一点,倒是皇太极小瞧了刘毅了,刘毅还真的没有打算伏击皇太极,皇太极被杀对于青弋军来说没有丝毫的好处,跟皇太极谈,皇太极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为了保住大清国,一定会做出巨大让步,青弋军能得到好处,而没了皇太极的大清国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人能做主,青弋军要是全面清剿大清国又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就算是清剿完了,那么之后呢?之后怎么办?青弋军在关外建立政权变成第二个大清?可如果不这么做,青弋军名义上还是属于大明朝廷的,难道要将得到的地盘拱手送给朝廷?这两个选择无论哪一个都是不明智的。

便与三国时候诸葛亮在火烧赤壁后于华容道放曹操一马的道理一样,有了曹操,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形成,不会造成曹**后孙权一家独大的局面,况且没了曹操,北方就是一片混乱,那刘备三分天下中兴汉室的理想还怎么实现?现在留给刘毅的选择是一样的,如果刘毅代表明廷,那么皇太极非死不可,可是刘毅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华夏百姓,要想实现最后的宏伟理想,就不能让任何一家势力独大,并且自己要牢牢占住一个理字,中原还有李闯,还有明廷,没了皇太极,青弋军在辽东的一切行动就失去了最后的法理支持,那么新军在政治上将会非常被动,打仗并不是意气用事,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刘毅必须要保证大义永远站在自己这一边。

威宁营,这个地方说是叫威宁营,但其实是一个军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营,威宁营的历史那就要追溯到大明开国时候的辽东都司时期了,这里本来是大明军队的军营,但是长期囤驻在这里的部队和军户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不断扩建军营,最终形成了一个军堡,不过名字没有改,依然还叫威宁营,直到这里被大清国吞并,皇太极也懒得改名字,还是叫威宁营,城池倒是扩大了一些,作为太子河边的一个前哨堡垒。本来威宁营处于大清国腹地,防守兵力不多,也都是些老弱病残,可是刘毅大军压境,这里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便显露出来了,目前威宁营已经变成了抗击刘毅大军渡河的第一线,军堡之内驻扎满了汇集而来的清军,虽然各部人马都有,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但是因为有数千人,反而是人声鼎沸,战马嘶鸣。威宁营中现在囤驻的兵马都是各旗留在国内的留守兵力,还有多尔衮拨出的一部分败兵,太子河南岸,除了一些偏远地区之外,但凡是顺着九连城到盛京这条线上的主要据点和城池已经被青弋军全部拔除。威宁营城头的守军如果架起千里镜,是可以看见河对岸的明军军营的。

“奴才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城内军衙,皇太极脸色阴沉的坐在上首,威宁营城池规模不大,军衙自然也不大,拥挤的环境下,下首的人群鸦雀无声,更是有一种在狭小空间中的压抑氛围。皇太极的下首站着的正是瑟瑟发抖的多尔衮、阿济格等人,在得知皇上就要来威宁营的消息之后,他们不敢怠慢,快马加鞭从盛京城内赶了过来,正好和皇太极同一时间到达威宁营,皇太极面沉似水,也不说话,只是让鳌拜通知所有人去军衙议事。此刻,皇太极环视了众人一圈,心中不由得感到愤怒,这些人在征伐林丹汗,杀进大明关内的时候还如狼似虎,怎么遇到明军就变成了绵羊?多尔衮和阿济格带领的高丽远征军也算是大清国的精华,不说他们有主动进攻的能力吧,难道连一个平壤都守不住?

皇太极有些厌恶地望了望队伍最末尾的李俌,他已经知道这就是他们所立的高丽国王了,皇太极也知道李俌不过就是个傀儡,若是站在李倧的角度,说他是伪国王也不为过,可是此人一看就是个酒囊饭袋,见到自己连头都不敢抬一下,这样的人不是废物是什么?皇太极甚至觉得有些好笑,自己自以为在高丽的都是精兵强将,可是看看怂包的李俌,再看看多尔衮他们灰头土脸的样子,皇太极觉得自己是不是用人方面有错误,怎么在高丽的人马看起来就跟草台班子一样,刘毅再强,自己也是数万精兵,还是守城,连一战之力都没有吗?

“朕这次回来,你们应该也觉得有些诧异吧。”冷场了一炷香的时间,皇太极还是忍不住开口了。众人听见皇太极开口,心中也是一松,他们最怕的就是皇太极吊着情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你们一定奇怪,朕怎么能从锦州前线脱身,并且只让鳌拜带了一个甲喇护卫左右。”皇太极又像是对下面的人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道。不错,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是觉得奇怪,皇太极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赶回来,并且看鳌拜的样子也不像是经历了恶战突围出来的,可为什么皇太极身边就这点兵力,一系列的疑问在众人脑海中浮现,不过他们马上就要得到答案了。皇太极低声道:“朕是让刘毅这个混蛋叫过来的,耻辱啊,耻辱!奇耻大辱,朕乃是大清国的皇上,竟然还要为了你们的战事不力来擦屁股,还要看刘毅这个混蛋的脸色。”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皇太极话音刚落,多尔衮等人便是呼啦啦地跪倒了一片,多尔衮和阿济格心里明白,他们是有责任,可是兵行险着、多路出击的总体方案是皇太极自己定下的,若是皇太极不这么干,不进行军事冒险,就坐镇盛京等待豪格班师的话,现在他们的局面也不会如此被动,可是他们不能推卸责任,皇太极是皇上,就算是错,也是他们这些做奴才的错了。皇太极又道:“现在刘毅逼着朕跟他谈判,全大清的压力都落到了朕一个人的身上,你们说,朕该怎么办?”济尔哈朗小声道:“要不然拼尽全力跟明军一战。”“混账!”皇太极勃然大怒道。“形势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你还要全力一战?怎么战?如何战?你有多少兵?有多少炮?勇士们的士气呢?你有把握击破明军?又要付出多少大清国勇士的生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