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六卷 天下归心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封口费下

薛国观和王承恩对视一眼,都是有些兴奋地站起身来,薛国观道:“快,叫鼓乐做好准备,圣上叫我们用心应对,咱们可要把气势做足了。”薛国观说完,王承恩便点了点头,“阁老说的是。”今天他们二位在来之前,崇祯是给了他们旨意的,不管刘毅是如何跟朝廷离心离德,如何不服从他这个皇帝的命令,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崇祯虽然已经密令东厂和锦衣卫调查刘毅这次到底得了多少好处,但是人总是没有必要跟钱过不去,后面的事自有下面人去查,眼前的事就是刘毅送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好处来了京师,这可是大手笔,有了这些钱粮,今年户部的日子就好过了,朝廷的日子也好过了,甚至这些年欠了官员们的薪俸,崇祯也可以想办法补一补了。

今天到达的是漕运舰队的第一批船,因为且不说五百万两银子的重量,就是五百万石粮食,就折合后世的三十万吨粮食,当年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舰队中所使用的宝船运载能力也就是八百到一千吨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是利用宝船进行运输,也需要三百艘宝船才能一次性将这么多粮食运送完毕,而漕运舰队属于内河舰队,自然不可能有载重量这么大的宝船,所以出动的都是适应运河环境的江船,运载力也就在四五百吨之间,若是一次性运完,至少要有六百条船,漕运舰队上哪去弄这么多船,所以一次一百多艘,分五次将这些粮食全部运完,今天是第一批钱粮,由戊戌亲自押运,因为刘毅交给戊戌一个特殊任务,剩下的钱粮按照这次的规制次第运输即可。运河的河面之上,一支一眼望不到头的船队浮现在薛国观和王承恩的眼前,他们风帆招展,排成了一字长蛇阵,红边白底的旗帜上写着斗大的中军都督府的字样。

王承恩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要知道,王承恩常年在宫内伺候崇祯,基本上没有什么出来的机会,就算是出来,最多也就是在京师转一转,当然是没有见过这么强大的舰队的。也难怪,刘毅领着漕运总督府的职务,利用新军的人力物力,将漕运水师也打造成了一支无敌舰队,可以这么说,漕运水师在内河之中算是大明第一水师,即便是到了外海,除了有郑芝龙参与的福建水师之外,漕运水师就算是对上两广水师和山东登莱一带的水师都是只强不弱,这么大阵仗当然会让王承恩感到吃惊。他侧脸看了看薛国观,发现薛国观好像不是很惊讶,薛国观正好也迎上了王承恩的目光,便道:“呵呵,王公公是否觉得有些吃惊。”王承恩道:“阁老料事如神,咱家在宫内一直听说刘毅这些年在南方怎么怎么厉害,可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没想到他麾下一支运输船队都能有如此的气势。”薛国观道:“公公可能是忘了,刘毅除了是辽国公和中军都督府的大都督之外,还有漕运总督府的差事,也就是京杭大运河实际上归刘毅管,虽然这个差事在表面上看是个闲差,原先漕运总督府风光,可是到了后来确实也衰落了,可刘毅此人的秉性公公不是不知道,善于利用手上的一切资源,这漕运总督府给了他可就等于给了名分,他可是不断写公文给兵部要求恢复漕运舰队和军队,也就是以前的运军编制,找兵部和户部要钱要粮。”

王承恩问道:“可是兵部和户部自己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粮给他们呢?”薛国观道:“自然是没有,但是刘毅此人志不在此,他也没指望找朝廷能搞到粮食军饷,说白了只是向朝廷报备了他要恢复运军的事情,朝廷没给钱没给粮,人家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还不好说什么,所以老夫多少也知道一些情况,这些年运军不断扩大,能有这种规模的舰队不奇怪。”王承恩道:“咱家对运军的规制不熟悉,阁老可否简单说明一些。”薛国观道:“很简单,运军的规模是二十个卫,若是折算下来,刘毅打着这个旗号,可以扩军十二万。”“嘶!”王承恩倒吸一口凉气,“刘毅的军队对陛下来说已经是尾大不掉了,他要是再扩军十二万,朝廷恐怕,再说了,真要是扩军十二万,刘毅岂不是富可敌国,怪不得陛下要彻查刘毅的财力。”薛国观没有答话,因为他知道,王承恩的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法回答,刘毅要扩军,你朝廷能阻止?你要是有能力阻止,就没今天这些事情了,刘毅已经是成了气候,其破坏力比左良玉之流可大多了,朝廷根本不敢在明面上翻脸,朝廷要彻查财力,查得到吗?刘毅现在在南直隶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一手遮天,要说以前可能还有一些牵制势力,现在周延儒集团**,复社在江南肯定是一锅端,还有谁能掣肘刘毅?

有些事情薛国观看的比王承恩长远,王承恩虽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名义上的内廷话事人,可是实际上,在目前的朝局下,内廷的能力远远没有魏忠贤在位时强大了。薛国观心里想着事情,漕运舰队的船只可就渐渐靠岸了,只听见砰的一声,为首的舰船上放下了舷梯,稳稳靠在了码头上。几名卫士下船来分列两侧,一名穿着军服个子不高的武将从舷梯上走了下来,不是戊戌还能是谁。现在的戊戌在青弋军中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刘毅给他请了指挥使的实职,挂了一个副总兵的虚衔。

现在刘毅麾下除了原先的晋军、陈宝、王浩、陶宗等一批徽商子弟演武场的老人都是挂了副总兵的虚衔之外,后期青弋军组建之后加入军队的甲午、戊戌等骨干基本上也达到了这个高度,按照当日在中军都督府的规划,以后新军势必要有三十到五十个师的兵力,这些人都是要成为军长的人,也就是一个人要带领三万人的队伍,基本上也就是明代的总兵了。刘毅至少要培养十个总兵才能胜任管代这么多军队的任务,所以他们的职务提升就是势在必行。刘毅提升他们都是在兵部备案了的,上报朝廷之后,只要内阁票拟和司礼监批红之后就能生效,这件事朝廷一般不挡手,因为刘毅也不找朝廷要钱要粮,就要几个官职,如果不给,倒显得朝廷不大气了,反正连左良玉、贺人龙之流都能授予朝廷的官职,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一个名头,给就给了。

戊戌在船上就用千里镜看见了码头上的情况,两个大官被众人簇拥,码头上既有维持秩序负责保卫的士兵,也有敲锣打鼓的乐队,显然是为了欢迎他们。戊戌心道:“哼,朝廷这一手驴粪蛋子外面光玩的还真是溜。既然朝廷这么给面子,自己也要把戏给做足了,特别是大都督交代的任务,那是马虎不得。”刚一下船,戊戌便大踏步走向了王承恩和薛国观,薛国观抬手吩咐道:“奏乐!”丝竹之声响起,码头上顿时被喜气洋洋的音乐所笼罩,那些被赶到一边聚拢起来的船东和船员们,纷纷在船上伸头张望,他们当然也看见了庞大的漕运舰队,正纳闷这些人是何方神圣的时候,震耳欲聋的鼓乐声就传来了,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纷纷猜测,有些人说是水师,有些人说是地方大员,还有些人说是外藩,总之众说纷纭。

戊戌走到王承恩和薛国观面前,早有引路的小黄门对戊戌说了二人的身份,他立刻抱拳躬身道:“属下是宁国府参将指挥使戊戌,参见阁老,参见公公。”薛国观心中闪过一丝不快,这新军的人架子不小,其他人见到王承恩和薛国观二位**肯定是要跪下参见的,可是此人只是躬身而不跪,显然不是不知道潜规则,只是刘毅傲气,手下人自然也傲气罢了。“原来是戊戌将军,久闻大名久闻大名啊。”薛国观客套了两句,久闻大名倒是真的,戊戌是青弋军的干将,请功的奏折上经常会出现他的名字,薛国观作为次辅,对此人的名字有印象也不奇怪,而且他阅人无数,此人虽然身材较为矮小,可是动作干练,体格健壮,想必军服之下一定是一身的腱子肉,不愧是常年行伍的悍将。

戊戌从怀中掏出账目道:“二位,这是我家大都督给朝廷运输物资的账目,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批船队,因为物资数目巨大,所以后面还会有四批船只,我们分两支队伍轮番运送,今日我们的船队返程回去,此后每隔十五日便会有船队到京师来,两个月之内将所有的物资运输完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