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六卷 天下归心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开元永昌下

“新皇登基,文武百官朝贺。”武昌楚王府,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李自成穿着明黄色的龙袍,戴着临时赶制的冕旒,缓缓朝着高台的顶端迈进。虽然服装显得有些奇怪,可是农民军出身的将领们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只要李自成走上高台,在龙椅上坐下,他们的闯王就将变成大顺朝的皇帝。牛金星和宋献策站立在高台的左右两侧,随着牛金星一声令下,站在楚王府门前广场上的上千大顺军文武百官呼啦啦跪了一片,他们的屁股高高撅起,将头埋在地上,等着李自成发号施令。李自成激动的浑身颤抖,脚步都有些虚浮,他咬了咬嘴唇,让自己努力保持清醒,可不能在登基大典上出岔子。李自成走到了高台的最顶端,那里放的是一把纯金制成的龙椅,虽然粗糙了一些,因为是牛金星命人用从楚王府抄出来的黄金临时熔化制作的,所以对于雕龙画凤的细节掌握的很差,但是李自成不在乎,这只是一个象征,只要能代表他李自成成为大顺朝的最高统治着,成为大顺朝的开国皇帝就行了。

他呼出一口气,缓缓转身,俯视着高台下乌压压跪着的文武官员,君临天下,此时此刻,李自成算是真的感受到这种感觉了,怪不得古往今来,有那么多人为了皇帝的位置杀得血流成河,甚至不惜兄弟反目、父子反目,原来竟然是这样一种奇妙的感觉,一种天下尽在一个人手中掌握的感觉,这种感觉太美妙了,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现在李自成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脸因为激动泛着不正常的红色。终于,李自成坐在了那张日思夜想的椅子上。在他坐下的一瞬间,下面便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自成声如洪钟道:“众爱卿,朕将带你们定鼎天下!”

崇祯十一年的中秋节,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李自成在武昌府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李自成大肆封赏有功之臣。牛金星被封为左丞相,宋献策被封为右丞相,这是按照明初的礼制来分封的,左丞相大于右丞相,刘宗敏、李过、田见秀等人被封为一品权将军,加侯爵勋官,刘方亮、袁宗第、刘希尧、贺一龙、罗汝才等一干人被封为二品制将军,加子爵勋官,还有一干营将等中上级军官被封为三品果毅将军,加男爵勋官,剩下众多中级将领和中下级将领分别被封为威武将军、都尉、掌旅、部总、哨官等职位,李自成自封为倡义大**,反正是基本上是将下属的军队做了一个大整顿,改进了原有的编制,建立了严密的军队体系,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不说从实质上,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大顺军完成了农民起义军到一个政权的转变。

不仅如此,在牛金星的建议下,李自成还对已经占领的湖广、四川等地进行了进一步的管理,将把守各地的将官或者文官改成了防御使、府尹、州牧、县尹这样的官职,虽然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但是至少一个朝廷的架子是搭起来了,同时李自成还让牛金星和宋献策负责组织起草一些朝廷条例,既然已经成立了大顺朝,总要有些新气象,还有模仿朝廷的六部也要设立起来。如此一番操作下来,李自成自己都感觉有些飘了,多少前辈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在他李自成手上做到了。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李自成也将自己跟张献忠做了一个对比,他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的大顺可比张献忠的大西要正规多了,张献忠不过是个草台班子,没有打下多少固定的地盘就迫不及待当皇帝,军政事务还是一团乱麻的时候就去攻打新的地盘,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也不为过。可是自己不一样,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如今的大顺跟当年的大西不是一个层次的政权,自己拥兵一百五十万,占有湖广、四川大部、陕甘宁大部的区域,若是按照一统天下的标准,自己已经有了强秦之地的同时还顺便拿下了巴蜀和楚国故地,只要再进一步,定鼎天下就是定局了。

“哼!跟我们预计的一样,李自成终究还是忍不住登基了。好,人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本督看李自成现在正是爽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给他泼泼冷水,降降温了。”中军都督府内,刘毅将从湖广拿回来的最新情报扔在桌上,对成康等人说道。湖广跟南直隶接壤,虽然情报军进入的时间比较晚,但是主要大城市的情报点还是可以正常运作的,几乎是李自成一登基,刘毅就收到了新鲜的情报。果然事情还是按照他们的预测在发展,李自成选择在湖广登基为帝,其实刘毅知道,历史上李自成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两次半称帝,后面两次很多人都知道,李自成在公元一**四年初于西安称帝,但是这一次进行的比较低调,影响力不算是太大,主要是大顺军内部全部改口称他为圣上,而后面一次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三个月后,李自成百万大军杀进京师,崇祯皇帝煤山上吊,李自成进入紫禁城,随即清军打来,李自成匆忙进行了加冕仪式,然后败亡。

但是在这些事情之前,李自成还有半次称帝,之所以说是半次,那是他并没有登基加冕,除了这一步没有迈出去之外,剩下该做的事情全都做了,那就是公元一**三年他在湖广襄阳的那一次。当时左良玉溃败,李自成大军顺理成章拿下了襄阳,实际上控制了大半个湖广,李自成便将襄阳改名为襄京,而正是这一次,李自成真正萌发了称帝的想法。因为刘毅的到来,如今的李自成不仅提前占领了历史上本应该在一**三年才占领的地盘,而且比历史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再多占一个布政使司,大顺和大明的实力天平将被彻底打破,如果说现在朝廷还有那么一丁点微弱优势的话,如果李自成能拿下南直隶一部,李自成就将成为天下第一大势力,不过刘毅不可能给他这个机会。

听了刘毅的话,成康起身道:“大都督放心,正所谓骄兵必败,李自成现在正是得意忘形的时候,按照一般人的思维,现在大顺军气势正盛,普通人都应该避其锋芒才对,可是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主动进攻,定能让李自成恼羞成怒,引大军来战。我军十个师已经全部整装完毕,即日启程奔赴九江,如果速度快的话,十日之内便能抵达九江城,完成布防最多十五日。”刘毅点了点头,“这一仗我们不依靠九江的城墙,只是将九江作为我们的一个补给点,背靠城池而战,这种仗咱们不是没打过,早在京师大战的时候,咱们就干过同样的事情。但当时我们只有数千兵马,却能面对数万建虏面不改色,现在我们有十个整编师,纵使李自成把他的百万大军全部拉过来,我们也能像大海中的礁石一般,耸立在那里。”一边的史可法起身道:“大都督说的是,目前我青弋军最大的优势就是火器,九江城防固然不错,可是这也是一道围城,反而限制了我们的火器发挥,我们的军队只有在野战之中,在开阔地形上,才能将更多的士兵阵型展开,才能让更多的火器同时发挥威力,这才是我们制胜的法宝。”

刘毅指了指史可法,对成康笑道:“军师,你看看,别看史大人文官出身,不懂军务,可是耳濡目染之下,现在也是半个战术大师了,对咱们的战法剖析的很准确。”成康也是捋须笑道:“呵呵,大都督,别小看史大人的作用,这一仗要是打赢了,史大人居功至伟,要知道,杨老大人去世之后,可是将自己关于后勤保障方面的真传都教给了史大人,火器军队最重要的就是后勤,否则即便将士们再厉害,到了战场上,火铳没子弹、大炮没炮弹,那还怎么打,十个整编师,六万大军,每日所消耗的军资粮草就不在少数,若是打起来,弹药也是天文数字,史大人能组织这么多民团,协调徽商总会和我们本地船只的运力保证前线所需,这已经是幕后最大的功臣了。”

刘毅抬头看了看史可法,确实,前两年杨镐因为太过衰老,自然老死在自己府上,刘毅给他举办了简单的葬礼,在杨镐去世之前,他确实是将自己关于后勤保障方面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史可法,有了杨镐的悉心教授,史可法关于后勤保障方面的能力突飞猛进,说起来,史可法也算是杨镐的关门弟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