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1871章 太子殿下上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1871章 太子殿下上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5:38 来源:泡书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嗯,不错,昨日的功课背出来了,不过为师还是要考考你,这句话的意思请你说给为师听一听。”

“师傅,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这样的人死后能被上谥号为文。”

“呵呵,说的不错,这句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耻下问,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别人,也许别人有你所不知道的知识和优点,要虚心向别人请教才是。”

“嗯,师傅,我记住了,不过父皇对我说,大明国事艰难,现在应恢复太祖荣光,以武立国,编练强军,文的这一套善于守成而无法进取,师傅,我父皇说的对吗?”

“这,陛下说这样的话,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不过现在大明的局势确实是风雨飘摇,北有建虏北虏虎视眈眈,上次入侵京师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我大明边防处处漏洞,敌人入境犹如无人之地,防御涣散,粮饷缺乏,三军将士难以用命。而比起北边的情况,似乎内地更加危险,流贼大军在全国肆虐,四川、西北、湖广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如果这种事态继续蔓延下去,对大明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不知道朝廷还能不能顶住这种压力啊。哦,太子殿下,为师说的实乃大不敬之言,太子殿下万勿怪罪才是。”

崇祯十二年正月,春节刚过,可是京师的人们却没有过节的氛围,没有大规模的张灯结彩,往年过节的时候全城鞭炮炸响的场面也没有出现,就像是平常的日子一般,京师的上空始终笼罩着压抑的氛围,也许是因为人们还没有从皇太极大军入侵京师的恐惧中回过神来,也许是因为流贼在大明腹地肆虐,已经对京师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许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不知道明天该何去何从,又或许是因为遍布京师大街小巷的流民乞丐惨兮兮的样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心情,在这乱世当中,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乞丐。

紫禁城东宫钟粹宫,这里属于东六宫之一,主要是给太子生活居住的地方,而钟粹宫是现在的皇太子朱慈烺的学习之地,朱慈烺今年已经十岁了,正是应该学习的时候,为了朱慈烺的学业,崇祯倒是给他配备了豪华的班底,请了姚明恭、王铎、屈可伸、方逢年、刘理顺等等一干大儒作为朱慈烺的老师,而这其中,姚明恭是最得到重视的一个,现在的姚明恭是礼部右侍郎,兼任太子府詹事,总体负责对太子的日常教导工作,可以说是绝对的帝师,未来朱慈烺如果能顺利接班的话,可以预见姚明恭一定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官途。但是目前在礼部内部,姚明恭基本上是很郁闷的,礼部尚书李康先是温体仁的嫡系,作为清流,姚明恭是一个正直明理的大臣,不想跟他们搅在一起,在官场之上你不站自己的队,那就只能是敌对势力了,所以姚明恭虽然官至礼部右侍郎,但是在礼部,李康先基本上将他彻底架空,将他的权力全部分解,也只有在朱慈烺这里,姚明恭才能感觉到自己是静下心来在为大明做一点事情,毕竟对于储君将来的成长来说,帝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钟粹宫传来了朗朗读书声,同时也传来了帝师和储君的问答声,朱慈烺虽然才十岁,可是自古帝王家的储君,哪个不是心智早熟,虽然只有十岁,但是朱慈烺也已经能像大人那样思考问题了。“师傅,我怎么会怪罪呢,你说的都是事实,有时候我去父皇的书房,父皇也会拿出一些奏折给我翻看,虽然我年纪还小,但是好坏我还是分得清的,也难怪父皇每天愁眉苦脸,现在两鬓斑白,确实,让父皇烦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我能快快长大,我愿意提调一支雄狮,为父皇扫平天下障碍。”朱慈烺认真道。“呵呵,好,好啊,太子殿下能有如此志向,当浮一大白。”姚明恭竖起大拇指肯定道。

朱慈烺想了想,又问道:“师傅,可是我还没有长大,在我长大之前,师傅您觉得现在的局面应该怎么做才能好转一些呢?”姚明恭愣住了,其实有些话他已经憋在心里很久了,很多次崇祯来观察朱慈烺的学业的时候,姚明恭都想面陈自己的意见,可是看到每次崇祯面色不虞的样子,他都将自己的话给咽进了了肚子里,现在朱慈烺像个小大人似的提问,朱慈烺不禁想,若是太子将来当了帝王之后还能如此虚心请教,该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啊。

“师傅,师傅,你怎么了?”见姚明恭发愣,朱慈烺连忙出言提醒道。姚明恭这才反应过来,不禁抱歉道:“太子殿下恕罪,是臣失态了。”朱慈烺虽然是个小大人,但是毕竟还是个孩子,少年心性,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心,他问道:“师傅方才在想什么,想的这么入神,我看师傅应该是藏了一肚子的心里话吧。”朱慈烺说的直白,让姚明恭有些脸红,对朱慈烺道:“哦,没什么,没什么。”朱慈烺可不信,追问道:“师傅,有什么话,你说给我听听,其实我也看出来了,每次你见到父皇的时候,好像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可见你心里是有方案的,我知道您是大才,父皇只让您做我的老师,有些屈才了,我是师傅的学生,您跟我说说心里话,您放心,我不会跟父皇乱说的,如果师傅说的有道理,我可以想想,哪天跟父皇说一说,用我自己的话来跟父皇说,不牵连到师傅,怎么样?”

太子如此诚恳,让姚明恭有些羞愧,他不禁叹息道:“太子殿下虽然才十岁,可是已经有大丈夫之担当,知道找机会劝说父皇,我却数次见陛下而不语,实在是有违人臣之道。”姚明恭对太子拱拱手道:“经太子殿下这么一点拨,我也想通了,这话不用太子殿下去说,下次见到陛下,师傅我就是豁出去了,也要一书胸臆。”旋即,姚明恭示意太子坐下,他也整理了一下袍服,坐在太子的对面道:“太子觉得,如今天下大势,面对建虏北虏和流贼,我们应该如何做?”朱慈烺立刻回答道:“我觉得,除了编练强军,消灭他们之外别无他法。”“太子殿下说得对,可是编练强军只是表象,请问,编练强军需要武器装备,马匹粮草,还有饷银,这些东西都从哪里来?国库空虚,难道还能从天上掉下来不成?”姚明恭说道。

“这。”这下倒是把朱慈烺给问住了,他只知道强军在手就能消灭敌人,可是强军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如何能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姚明恭道:“这些东西正是大明最缺少的,怎么来呢,别无他法,清查田亩,按财产比例收税,现在大明的富户众多,达官贵人每年纳税就那么一丁点,一碗饭有八成都在这些人的手里,朝廷却总盯着剩下在老百姓手中的两成饭,从这里面挖银子,如何能挖的出来?唯有富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如明初一般,削减俸禄,严惩贪官,清查土地,将能搞到的钱全部收归国库,我们才能支撑起军费和所有的开销,这样才能训练一支强军。”朱慈烺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毕竟姚明恭说的简单,但这其中暗含的风险又岂能是一个小孩子能知道的?不过朱慈烺还是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但是师傅,你说的这些是好方法,可现在我们最缺的是时间,父皇恨不得今天就能解决流贼和建虏,等您搞到这么多钱,再训练一支部队,恐怕黄花菜都凉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姚明恭咬了咬嘴唇,对朱慈烺道:“太子殿下,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情,也是我必须跟陛下劝谏的事情,哪怕是陛下砍了我,我也要说。”朱慈烺一惊,站起来道:“师傅,有这么严重吗?到底是什么事情?”姚明恭盯着朱慈烺道:“猜忌忠臣,放着强军不用,难道还要重蹈岳飞的覆辙,自断臂膀吗?”朱慈烺也看过大量的奏折,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师傅难道指的是,南直隶辽国公的新军。”姚明恭点头道:“不错,辽国公兵精粮足,京师大战、辽东大战、安庆卫大战、包括就发生在不久前的九江大战,哪一个不是盖世奇功,哪一个不是力挽狂澜救国家于危难之中,重创皇太极、消灭张献忠、击败李自成,这不是大忠臣是什么?这样的人竟然受到百般猜忌,难道不是自毁长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