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1981章 最后状元上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1981章 最后状元上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5:38 来源:泡书吧

洪承畴一愣,随即将头扭到一边,一方面他是不想见到皇太极,因为用屁股想都能想到皇太极是来干嘛的,范文程来过了,庄妃也来过了,现在皇太极亲自来肯定是做最后的攻心战术。另一方面,洪承畴也觉得非常丢脸,无地自容,自己本来说好的要殉国,要绝食,可是搞了半天,自己还是不知不觉落入了他们的心理攻势之中,先是不寻死了,然后又开始进食了,虽然他的心中是抗拒的,可是身体却很诚实,该吃还是吃了,这意味着什么洪承畴不敢想,这层窗户纸,洪承畴不愿意自己捅破它。这些天,洪承畴在房间内反复咀嚼着布木布泰的话,他知道布木布泰说的很有道理,他不看好李自成,刘毅的实力虽然强大,但是未来他要对付李自成和大清国两个对手才行,而且李自成和刘毅的势力范围接壤,两者又交手多次,未来刘毅和李自成肯定要血拼,而皇太极在关外,一定会想尽办法坐山观虎斗,有道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皇太极不傻,只要拿下山海关,中原大地的门户就会大开,到时候是进是退就是皇太极一句话的事情。

皇太极搓了搓手,来到了洪承畴的身边,见洪承畴没答话,皇太极道:“天气冷了,先生还穿着单衣,说起来这是朕的过失,当日请先生来做客,竟然没有考虑到天气,朕有愧于先生啊。”洪承畴依然不答话,皇太极却脱下披在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呼啦一下披在了洪承畴的身上,“请先生保重身体,千万不要着凉才是。先生有用之身,未来还要跟朕一起共谋大事,不能有损伤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且不论皇太极这一番作为究竟是真情假意,最起码人家这么做了,反观朝廷,崇祯可做不出来同样的事情,毕竟他是以刻薄寡恩而闻名的,皇太极作为一个异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竟然能如此大度,对待自己一个俘虏还能这样,足以体现他的胸襟广阔,这才是王者之风。洪承畴这下真的是不能再端着架子了,人家已经礼贤下士到这个地步,即便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也不能无动于衷。洪承畴抱拳道:“皇上厚爱,在下担当不起。”皇太极一愣,洪承畴终于开口说话了,而且还称呼自己为皇上,看来有戏。

皇太极立刻对院子里的血滴子吩咐道:“洪先生的生命安全系于你们身上,但是生活起居你们看见了也不能不管,这么冷的天,朕没有想到的事情,你们天天看在眼里难道也没人汇报吗?没看见洪先生还穿着单衣吗?”血滴子们扑通一声跪下,一个个磕头道:“奴才等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皇太极道:“领头的自己去领三十军棍,长长记性。”那血滴子队长便起身走出了门外,且不论皇太极是不是在做戏,但是凡事论迹不论心,人家是真真切切这么做了,要说洪承畴内心一点波动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洪承畴有些语塞道:“这,我。”皇太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做错了事情就要处罚,先生,我们大清也许没有别的优势,可是有一点朕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做到了,那就是赏罚分明,不克扣军饷。不论是汉军、高丽军、蒙古军还是满洲八旗,朕都是一视同仁,该拿多少就拿多少,分文不少。一支军队,只有赏罚分明才能有战斗力,将士们才能有积极性,洪先生是领兵之人,应该知道朕的意思。”

洪承畴仰天长叹,关外异族尚且能明白的道理,大明朝廷就是不明白,或者说是明白,但是就不这么干。一支相同的军队,在明军之中就像是绵羊一般,可到了清军的阵营中瞬间就变成了豺狼,这是为什么?究其根本原因,不就是因为将士们拿到了足额的军饷,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当兵吃粮,明军的这些军户们过的本身就是苦日子,他们才不在乎领导者是谁,只要能给他们足额的军饷,谁就是他们的领导者,显然皇太极做到了,但是大明的钱财呢?每次从国库拨付一千万两银子,在京师转一圈就成了八百万两,运送路上所谓火耗又弄去一部分,到了边关将领们的手上又被这些人盘剥一层,最后一千万两银子的军饷能有三百万两到士兵们手上已经是非常完美了,可这怎么能满足将士们的需求,明军能有战斗力才是见鬼了。为什么连异族都能做到的事情,大明却做不到,难道说真的是气数已尽?

“洪先生,朕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关外的一亩三分地,朕的眼光是放眼于天下,当年忽必烈这么干了,但是朕却不愿意当第二个忽必烈,朕要实施更宽松的民族政策,你看到我新京的景象了,满汉一家,满蒙一家,天下一家,各族人民都能安居乐雅,各族人民都能互相融合,这才是朕入主中原的意义,虽然真不敢保证百姓们能过上多富足的日子,但是肯定好过他们当流民,这是朕的目标,所以朕是真心恳请先生,出山助朕,先生放心,你在清国效力的事情一定会做到绝对保密,血滴子会严查,绝对不会让先生暴露,等到入主中原之后,朕愿意拜先生为相,跟范先生一样,做朕的左膀右臂。”皇太极一口气说完自己的想法,洪承畴也愣住了,没想到皇太极为了招降自己也是下血本了,连拜相的条件都开出来了,这意味着什么,放在大明那就是首辅次辅啊,是洪承畴想都不敢想的位置,而且清国如果真的像皇太极所说的入主中原了,那势力范围肯定比大明大得多,而且治下的臣民各族都有,人数上也多的多,那么洪承畴的历史地位甚至要超过在大明当首辅。洪承畴此刻脑海中天人交战,他知道,如果自己答应了,就必须一条道走到黑,皇太极成功了,他青史留名,皇太极失败了,他遗臭万年。

皇太极一揖到底,“朕请先生出山。”洪承畴闭上眼睛,长叹一声道:“罢了,罢了,若能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少些杀戮,多些和平,我洪承畴又何必在乎自己的名声。皇上,在下愿意出山,但在下不要求任何官位,只当个幕僚便好。”皇太极喜出望外,差点要叫出来,洪承畴却道:“不过提前要约法三章。”皇太极正色道:“先生请讲。”洪承畴道:“其一,在下加入清国之后,不要求什么功名利禄,只是希望皇上能想办法保证我在大明的家人安全。”皇太极道:“好,这个交给朕,朕会调动血滴子进入大明,如果能将你的家人接出来更好,如果不行,也将他们保护起来,等到朕进了中原,再和你汇合。”洪承畴又道:“其二,从今日开始,清军应减少杀戮,严肃军纪,不仅仅是满洲八旗,所有的八旗军都应该保证民众的生命安全,如果依然跟以前一样随意杀戮,跟流贼又有何异?”皇太极点点头道:“你放心,朕回去就下令让下面人严肃军纪,违令者斩,我们清军本来就是要入主中原的,说句直白的话,中原的子民将来也会是朕的子民,朕万万没有杀自己人的道理。”

洪承畴最后道:“其三,有朝一日清军若是入主中原,希望能。”洪承畴话没说完,皇太极就已经猜到了他的意思,皇太极立刻开口道:“请先生放心,如果入主中原,对于朱家人,朕一定会宽宏大量,便若刘禅那样,封个安乐公,肯定不会杀了他。”洪承畴内心最后一个疑虑也去除了,他可不想成为害死明朝皇帝的人,既然皇太极答应了他的条件,那么洪承畴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他跪下磕头道:“既然皇上答应了我的全部条件,臣从今天起,愿意效忠皇上。”皇太极大喜过望,一把扶起洪承畴道:“朕得先生,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有先生在,何愁大事不成?”

就在皇太极收服洪承畴的时候,京师内正在进行会试,局势愈发紧张,本来崇祯还准备等到明年开春再进行会试,可是想想还是快些进行的好,便让王承恩和内阁一起拟旨,将会试时间提前到了年底,只不过这样带来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本来,会试应该是网罗天下英才,各地的士子如果要从家乡赶到京师需要很长时间,再加上中原大战,很多地方被流贼占领,很多士子根本过不来,崇祯这么急匆匆举行会试,等于是将选拔人才的范围限定在了北直隶,就连山东和山西的士子都很难过来,这样一来,选拔人才的范围大大缩小,变成了矮子里面选将军。考生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