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2038章 危城上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2038章 危城上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5:38 来源:泡书吧

其实让百官助饷的法子崇祯不是没想过,关键是这些官员都是铁公鸡,你让他们苛捐杂税,你让他们从老百姓头上打主意,这些官员一个个算盘打的震天响,可要真是落到自己头上了,他们是百般不愿意,甚至是集体抵制这种策略,所以崇祯在朝堂上说了几次,也没多少人积极响应,大家都能找出各种理由来推脱,别说是这些大臣们,就连自己的老丈人周国丈也是百般推脱。崇祯亲自去做了老丈人的思想工作,结果怎么样,周国丈就捐了五百两银子意思一下,是,周皇后跟着自己这些年,宫里用度也非常紧张,没有多少钱财赏赐给周皇后的娘家,但是不管怎么样,也不至于就拿五百两银子出来吧,五百两银子算什么,只能给不到一个总旗的兵力发一年的饷银,如果换成装备,那就更加没法看了,就拿红夷大炮举例子,有明一代,红夷大炮基本上分成两种,一种是是直接找佛郎机人买现成的进口货,一门葡萄牙人就要价两千三百两白银,这还是友情价,要是正常卖,四千两一门没商量。

五百两银子,只能买个炮轱辘,就算是后来京师军械局根据佛郎机人的图纸进行仿制,明朝自己仿制的红夷大炮最少也要一千两银子一门,这还是量产的价格,也就意味着,自己的老丈人在自己费尽千辛万苦的劝说下,就拿出了半个火炮的银子捐献。周国丈这个头带的让全部大臣都看到了样板,大家是有样学样,既然皇帝开口了,大家要是无动于衷肯定是不好,所以该意思就意思,一个个你五百我三百,最少还有捐十两的,简直是打了崇祯的脸,在京官员总人数达到了三千人,如果算上周边地区逃难进京的一些致事官员,绝不下四千人,这还只是官员,不包含富户,崇祯本来的打算是,即便是一个人捐个一千两银子,四千人怎么着也能捐出四百万两银子来,四百万两银子,够军械局造四千门红夷大炮了,这钱怎么都应该够用了,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老丈人带的好头,最后平均算下来,每个人只捐了一二百两银子,官员的等级有高有低,俸禄有多有少,而且他们干的那些敛财的事,崇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本以为到了国家危亡的时候,这些人总得放点血,可谁想到一毛不拔,四千人加起来没拿出一百万两。

七八十万两银子放在京师十几万大军头上,每个人就能分到五两银子,也就是五个月的饷银,那五个月之后不打仗了?这还只是兵的饷银,武器装备呢?修缮城防呢?维持治安呢?哪一个不是吞金兽,七八十万两银子扔下去连个水花都没有,就莫名其妙消失了,这其中还不乏有人上下揩油,吃干抹净,七八十万两到了下面,恐怕连十万两都剩不下了。可是崇祯有什么办法,这是百官的集体行动,崇祯总不能将所有人抓起来严刑拷打吧,那样的话,他这个皇帝立刻就要下台。有时候他倒是怀念皇兄当政的时候,那个时候朝廷还是有钱的,他想不通,明明是阉党把持朝政,为什么朝廷还能有钱,自己消灭阉党应该是做了一个大好事,可是折腾到最后,为什么朝廷反而没钱了。这只能说崇祯一直局限在自己的思维中出不来,魏忠贤一党是不干人事,可是魏忠贤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大明没了,皇帝没了,他连个屁都不是,所以他有底线,就是无论怎么贪,不能让国家运转不下去。而崇祯用的这帮东林文人可就没底线了,他们的目标就是我管你洪水滔天,我先吃饱了再说。所以历史上朱由校有钱,朱由检到死没想明白钱怎么没的。

崇祯一听魏藻德愿意站出来当打手,心中宽慰,看来自己没看错人,魏藻德在朝中没有根基,最大的根基就是他这个皇帝,有他给魏藻德撑腰,魏藻德再将同期的进士们利用起来,形成一个团体,自己将骆养性和曹化淳给他调派,形成一个拳头,让这个拳头去敲打百官。崇祯又问道:“内你去办,那么外呢?”魏藻德咬咬牙道:“陛下,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外部援军谁最强,应该不用臣说了吧。”崇祯脸色阴冷下来,“哼,你是说刘毅?”“不错,陛下,此人虽然有反骨,可是并没有扯旗造反,至少大家明面上过得去,朝廷严令他北上支援,不管他怎么样,肯定会出兵,只不过有可能在半路上磨蹭,拖延时间,但是我们可以把消息放出去,比如辽国公出兵二十万即将攻打李自成后方什么的,臣以为,李自成不得不防,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另外,陛下调动边军勤王,既然到了这个时候了,京师都不保,还谈什么九边,把能调动的军队全部调过来,然后跟李自成决战。只要能在京师城下击败李自成,我们就还有翻身的机会。”崇祯又道:“皇太极那边怎么办?”

魏藻德压低声音道:“陛下,自古以来,这种异族最想要的其实就是土地人口钱财,皇太极跟李自成不一样,李自成来了,那是改朝换代,皇太极来了最多是割地赔款。”崇祯一愣,“你的意思是,求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两线作战,给皇太极开出优厚条件,大不了现在他占领的地盘都给他,另外我们再答应补偿他钱财土地人口什么的,只要他退兵就行,或者干脆我们加码,答应给银子,像宋朝那样每年上贡岁币,让皇太极出兵袭击李自成。”魏藻德说道。“这,朕一向最反感跟建虏勾结之人,当年袁崇焕被下诏处死就已经表明了朕的态度,如今你提出这样的计策,将朕至于何地?”崇祯怒道。

魏藻德下跪道:“臣绝无此心,陷陛下于两难境地,只是事已至此,不得不为之,臣愿意一力承担,跟皇太极谈条件,如果事情暴露,陛下就将责任全部推在臣的头上,让臣来担责,在午门活剐了臣,以平民愤。”魏藻德对着崇祯砰砰砰磕头,知人知面不知心,光是看魏藻德这番表现,崇祯是非常感动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关键时候所有人都往后退,只有这个新科状元站了出来。崇祯一把拉起他道:“好,朕相信你,这些事情就交给你全权办理,若是暴露,你不要怪朕。”崇祯最是爱惜自己的名声和羽毛,现在有人愿意站出来担责,那是再好不过了。魏藻德再次一揖到地,“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崇祯托起他道:“爱卿,既然今日已经入阁,过几日,朕就会宣布命令,就像你说的,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朕提拔你为当朝首辅。”

幸福来的太突然,今天魏藻德真是不知道撞了什么大运了,关键是这种提拔比坐火箭还要快,就一个早上的时间,自己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变成了当朝首辅?如果算上他考试的时间,也就是短短一年的时间,他从河北一个默默无闻的读书人,一下子就跨进了金銮殿,成为了当朝首辅?这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状况啊,魏藻德涕泪横流,实在是太感动了,如果是放在和平时期,魏藻德是真的要对崇祯肝脑涂地了,但是现在的局面,让魏藻德不得不为自己的后路考虑,今天的一切都是为日后铺路,魏藻德觉得,自己不管是在大明干,还是在哪里干,那都是人杰中的人杰。

在崇祯满意的表情之中,王承恩亲自将魏藻德送了出去,魏藻德跟崇祯谈话的时候,其实他就一直站在边上,作为侍奉崇祯这么多年的大太监,现在的掌印太监,王承恩深知闭嘴的道理,在崇祯身边只带耳朵就可以了。魏藻德这一番操作不管是谁,看起来都是大大的忠臣,只是王承恩总觉得这人身上有股说不出来的怪异,具体怪在哪里,王承恩不知道如何表达,只是觉得这个人虽然话语和行动上都很让人感动,但好像并不是出自真心,可是因为自己说不出来,也不好打扰了崇祯的兴致,毕竟在崇祯看起来,魏藻德算是他的知己了。“多谢王公公了,今日下官刚接受了首辅的职位,身上也无多余钱财,若是以后有机会,一定涌泉相报。”走到门口的时候,魏藻德转身道。

王承恩心中咯噔了一下,他好像知道哪里不对劲了,这家伙看起来一腔热血,实际上心眼极多,在他面前还是自称下官,后面还要报答自己,这可不是热血书生的做派啊。王承恩看着魏藻德离去的背影,心中默念祖宗保佑大明渡过难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