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2098章 南京六部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2098章 南京六部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5:38 来源:泡书吧

崇祯十三年四月,江南已经是春意盎然,可是没有人感到一丝春天的气息,相反,南京街头上,所有人都是面色凝重,很多官员的府邸内时不时能听见惨绝人寰的哭声,如丧考妣。因为崇祯殉节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江南的大街小巷,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在明末,有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完全是两个割裂的世界,如果去翻翻徐霞客所写的有关明代地理的书籍或者是历史上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都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他们在崇祯年间写的这些书,序言里面都描写的很清楚,大明是太平盛世,百姓生活富足。在人们的印象中,明末明明是乱世,易子而食的惨剧都时有发生,怎么就太平盛世了。实际上,正是因为江南和江北的割裂,才造成了这种错觉,历史上,一直到崇祯上吊自杀,其实大顺军都基本没有打过江南,也就是说北方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南方却是一片岁月静好的景象。再加上刘毅的到来,南直隶处于安全地带,所以南边的民众总觉得战争距离他们好像很遥远,骤然间听见崇祯被李自成逼死的消息,也难怪他们会出现不真实感。

跟民众的这种不真实感相对的,就是各级官员哭天抢地在衙门和家中号丧的景象了,南京虽然有一个完整的小朝廷,但是相对于京师的建制来说不算完整,没有首辅次辅还有内阁,仅有六部尚书,众人在京师遭到围攻的时候是接到来自朝廷的勤王令的,可是谁能想到京师陷落的这么快,侯峰的人马刚刚召集完毕,就传来了京师被攻陷,崇祯死难的消息,大顺军的行动之快,让所有人都接受不了。一时间,整个南京城的大小官员,全部身着白衣,为皇帝披麻戴孝,更是有许多官员要在家为皇帝殉节,硬是被六部尚书们给死命拦了下来。倒不是说他们有心阻止这些官员殉节,在明代,皇帝死难,官员殉节乃是佳话,所以不存在什么道德上的问题,只是几位尚书觉得,虽然他们可以为皇帝殉节,但是太子目前暂无消息,若是太子能突围出来,在南京重振朝纲,他们也未必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众人决定先等一等,观望一阵再说。

果然,今日竟然有来自太平府的消息传递过来,这着实让几位尚书大人大吃一惊。六部衙门内,南直隶总兵侯峰、副总兵龙宗武、副总兵黄玉、兵部尚书申用懋、都御史马士英、礼部尚书王铎、户部尚书高弘图、吏部尚书张慎言、工部尚书姜日广等人都在衙门里议事,大家连续开了几天的会,都没得出个有用的结论,主要是群龙无首,众人不知道下一步行动的方向究竟如何。既然有这么多官员参与议事,众人当然分成了好几种意见。申用懋和侯峰代表的军队跟刘毅的关系比较密切,侯峰的意思是,既然京师已经沦陷,下一步南京肯定要成立新的政权,南京地区有新军做背书,未来如果大顺军南下,那么肯定要跟青弋军发生正面作战,如果是这样的话,南京地区的明军肯定要向中军都督府靠拢,在刘毅的庇护下作战,说白了,现在能保护南京的除了新军恐怕没有别人了。

除了主张向中军都督府靠拢的人之外,就是以马士英为首的保皇派,他的意思是,如果太子能突围,肯定会前往南京,那么到时候大家以太子为首,重建大明朝廷,不管是谁,都要听命于朝廷,就算是大都督刘毅,也不过是朝廷的一名将领而已。如果太子没有成功突围,或者最坏结果,跟崇祯皇帝一起死难了,那么国不可一日无主,至少也要拥立一个皇室成员当皇帝,依然是要重建大明朝廷。简单来说,马士英就是要重建朝廷,他跟侯峰等人的本质区别就是,侯峰是要向青弋军靠拢,那么以后国家大事就是刘毅说了算了。马士英的意思就是不让刘毅当董卓或者曹操,朝廷依然是朝廷,普天之下都要听朝廷的号令。他这种观点也不是没有人支持,礼部、户部基本上都站在他这一边,就连吏部的张慎言也表示了对他的支持,毕竟谁都不想成为一个傀儡,大家心里还是有点小心思的,若是他们拥戴其他皇室成员,岂不是有从龙之功?南京可没有内阁,一旦拥立新皇,岂不是能入阁,成为首辅或者次辅?

所以马士英这些人是保皇派,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人,比如以资历较浅的姜日广为首的一些中下级官员,他们属于墙头草两边倒的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有的人甚至动了跟魏藻德一样的心思,既然新朝已经建立,那还守着这个旧朝廷干什么,不如投降了大顺政权算了。可是他们也只敢想想,不能付诸于行动,且不说南京城内还有大量朝廷的驻军,光是南边太平府的新军,就不允许他们这样干。所以这些人就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反正混日子呗,跟谁混不是混,姜日广整天也是浑浑噩噩,心不在焉。这些官员们分成三派,每一个派别都有一帮人支持,自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每天在衙门里吵吵,没人能拿出一个统一意见来。直到今天,太平府新军的快马前来送信,众人才算有了主心骨。

刘毅派出的卫士马不停蹄赶到南京城,守门士兵不敢怠慢,谁都知道大都督的威风,拦着他的八百里加急信件,那不是找死吗?他们立刻派人引路,将卫士带到了申用懋等人面前,侯峰立刻迎接出来道:“壮士一路辛苦,可是大都督有新的讯息?”卫士道:“中军都督府八百里加急文书,太子殿下已经被新军营救至太平府,明日即前往南京。”

“啊!”众人发出了一片惊呼声,马士英更是激动的不能自己,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王铎、张慎言等人皆是额手相庆,申用懋他们也是心中一块大石落下了,不管怎么样,太子还活着,这算是一个好消息。只是侯峰觉得奇怪,大都督是怎么算到这一步的,而且太子被救出来了,难道就不能将皇帝也救出来?勤王令颁布之后没多久,京师就陷落了,自己的军队还没出发呢,那么大都督是怎么知道京师要陷落的?显然,营救太子的人马不可能是临时派过去的,恐怕是早就布置好的,如此想下去,简直细思极恐,侯峰不敢再往下想了,有时候人就是难得糊涂,侯峰接过信件,立刻展开,众人都围上来观看。刘毅在信中写的很简单,大意就是太子马上去南京,自己带兵护卫,一同过去,剩下的事情等太子到了南京再说。

马士英看完立刻建议道:“诸公,储君即将来临,按大明律法,既然京师已失,太子当在南京即位,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请各位立刻回去召集人手,准备迎接太子。”众人立刻回去准备,听闻太子还活着的消息,本来还鬼哭狼嚎的各官员府邸立刻安静了下来,有的人喜极而泣,有的人奔走相告,总之官员们好像是过年了一般,大概是都觉得太子来南京重建朝廷,自己这些在南京闲了许久的人总算是有用武之地了吧。大家立刻准备起来,第二天一早,在南京城主要官员的带领下,一大票官员还有士绅富户浩浩荡荡出城,迎接即将到来的太子队伍。而南京的民众也被官府组织起来,分列在街道两旁,准备给朱慈烺来个夹道欢迎。

“大都督,前面就是南京城了吗?”南京城外的官道上,数千人马正在行进,正是刘毅和太子一行人,太子久居京师,这些天在太平府却是开了眼界,他从未见过如此欣欣向荣之景象,太平府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充满了新奇,就跟魏忠贤当年初到太平府一样,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南京他当然也没来过,今日第一次到陪都,少年心性,充满好奇心是正常的。刘毅策马在太子身边,抱拳道:“正是,听闻殿下今日前来,本督想,大臣们应该已经在城外等候了,喏,殿下请看。”说完将手中的千里镜递了过去,朱慈烺展开千里镜,一眼看去,果然见到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就在城门外,想必这些就是南京的官员了。南京的官员去京师述职的时候是见过太子的,比如几个尚书,跟太子都有几面之缘,但是那时太子年纪小,对这些人倒是没什么印象了,太子在心中默念着南京六部和一些重点官员的官职姓名,心想着等下打招呼的时候不要弄错了,免得叫人尴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