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 第106章 研究路上波折不断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第106章 研究路上波折不断

作者:壳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3:26 来源:泡书吧

一个株,一个系,虽只是改变了一个字,意义却是天差地别。

虞美人也不卖关子,跟大家简单说了一下什么是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袁隆平在《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现》中提出的。

也是在这里,他正式提到了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及利用配套方法,来进行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和思路。

还运用大量详细的科研数据,阐述了杂交优势大幅度增产的前景。

而所谓的“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

虞美人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各朝代众人的眼里就开始转蚊香了。

对不起,这三系什么的,他们实在是听不懂。

明朝。

记录的人更是痛苦面具,整个人都迷迷瞪瞪的。

但不管了,先记上再说。

朱棣也头疼,这件事情果然还是他大明人才做比较合适。

他这个好不容易登上皇位的,还是安安心心当自己的皇帝吧。

听不懂,实在听不懂。

……

虞美人也知道,让第一次接触这些的,完全听明白太过困难,但没关系,能听懂一点点,对于她来说,就已经是大胜利。

[听不明白没关系,等我先来一通名词解释,大家应该能明白一些。

不育系: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之前也说过不止一遍,就是在水稻自身的花器中,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其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因而不能自交,只能借助于外来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恢复系:是指某一品系的水稻与不育系水稻杂交后,能使二(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

恢复系就是在不育系的基础上,让优质的,杂交后的高产水稻,能够自主生崽崽。

保持系:指的是不育系本身的花粉是不育的,不能通过自花传粉繁衍,具有不育特性的后代。

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必须要有一个正常可育的特定品种,给不育系授粉,使不育系的后代仍保持其雄性不育的特性。

这种能使不育系性能—代一代保持下去的特定父本品种,称为雄性不育保持系。

简单来说,保持系就是,在不育系的基础上,手动让天阉水稻的子子孙孙都成为人工太监。

天阉难找,太监易得,就是说的这个。]

明朝。

不少女子听天幕上,虞姑娘一口一个天阉和太监,整个人羞红了脸。

后世的女子,说话要不要这么大胆劲爆。

在他们这里,这样的女子可是嫁不出去的……

但后世女子能50岁一婚。

会没人要的……

但她们自己能挣钱。

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但她们身边的人好像都已经习惯了,有意见的也被虞姑娘自己给骂回去了。

就……

仔细想想,虞姑娘如此行事,好像对虞姑娘好像也没啥影响啊。

迷茫jpg。

另一边,听完虞美人的名词解释,不让农学家们最先懂了。

虽然还是有些不明白的。

不过没有关系,在地里多试几遍不就明白了。

实验田什么的,身为老祖宗的他们老熟悉了。

……

[大家要记住这个“三系法”,因为正是这个“三系法”,奠定了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位置。

1964年五月,袁隆平在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很快引起高度重视。

但因为一些原因,研究只能被迫中断。

索性,在1967年的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通过。

于是,在同年6月,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研究也终于走上正轨。]

这一波三折的,看得各朝代众人只觉得心惊肉跳。

一开始不觉得什么,现在仔细一算,从袁隆平大学毕业当教师,到如今才走上正轨,就用了快十年的时间。

想到这的人,都齐齐倒抽一口气,这一行,果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下去的。

他们也总算明白,天幕之前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了。

这还真不是性情急躁,静不下来的人能坚持下来的。

前面就已经如此困难了,后面应该就容易了吧。

一定是这样的。

他们衷心的祝福,也笃定着。

……

但现实却是让人遗憾的,虞美人想到后面,叹了口气,但还是说。

[但这条研究杂交水稻的路,却并没有因此一帆风顺。

一开始其实是很好,很顺利的。

直到1968年5月18日晚上,袁隆平团队好不容易培育的700株秧苗,一夜之间,被人拔了个精光!

这可是从1964年到1968年的所有努力啊!

杂交水稻之路,差点就要重新开始。

一生无坚不摧,在别人的质疑诋毁中也十分坚强的袁隆平再也扛不住了。

那个时候的袁隆平浑身直打寒颤,更是在泥地里呆坐了许久。

最后,还是不放弃,拿出他之前在稻田里寻找的劲头,终于在四天后,袁隆平和助手,从枯井中,找到了还幸存的五棵秧苗。]

百姓问完,简直要气炸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歹毒之人。

“到底是谁,这也太恶毒了吧。”

“就是说啊,别让我碰见他,信不信我呸他一脸。”

“踏马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我看能做出这事的人不是智障,就是脑干缺失。”说这话的百姓气的,直接把他从天幕那里学过去的骂人词汇都用上了。

瞬间引起了一系列附和的声音。

……

[辛辛苦苦找到了五棵幸存的幼苗后,对待水稻如同老父亲一般的袁爷爷觉得这样不大行。

犹豫半晌,选择离开安江农校,离开妻儿老小,他们跑遍了湖南、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就是为了找到更多雄性不育株。

但两年过去了,对于雄性不育株依旧一无所获。

而在这期间,又发生了很多事情。

原来,他在云南的时候,他们遭遇了7.2级的滇南大地震。

大家现在不用知道7.2级是什么,只要知道,是非常非常严重的天灾就好。

然而,在这一次地震中,别人都忙着逃命,袁隆平团队却一次次冲进危房中,抢救那些珍贵的种子。

他们说,“种子都要下田了,我们怎么能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