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次元入侵现实 > 第2388章 处世哲学

次元入侵现实 第2388章 处世哲学

作者:吴子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9:44 来源:泡书吧

2388、处世对比

上位者的妥协,永远都只会从利益出发,你不能说他们的妥协就一定是正确的,有前景的,但总好过硬钢。

他们也很清楚硬钢的话,哪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基本只能是暂时的,一旦再次爆发,很大概率就真会将自己在内的一整个阶层彻底葬送的。

当上位者开始妥协之时,其下任何跟不上这一节奏者,迎接他们的也一定是洗牌。

就好似现如今综武大明帝国地方乡绅们一般,必须将自己过去几代十几代主见积累的土地逐渐退让出来,哪怕这些土地都是这些乡绅们一代又一代合法获取的也不例外。

任何变革,都不会去看你是否合理合法,而是看世界是否需要,是否你在全新的规则下适应。

在这种时候,些许牺牲同样是必要的,你不可能看到一切事情都朝着你认为的最好润滑,其中任何摩擦力的出现,都需要强力推行,将原本的摩擦力彻底消融。

任何同情原本既得利益阶层者,都只能是敌人,也同样是打击的对象。

一家哭总好过一郡哭!

哪一个时代不是如此?哪一次变革不是这般?

综武大明帝国世界是幸运的,正好他们的皇帝是朱元璋这个开国者,正好有着刘浩龙国这样的未来参考对象,也同样有着时间来推行。

你看现如今综武大明帝国世界,城市群不也逐渐建立起来了吗?

几乎现在整个刘浩龙国的中部区域商品,**成不都来自于综武大明帝国世界吗?

这其中,可还包含了粮食的供应。

就为此,刘浩龙国也需要给朱元璋让出不少利益,大家好也才是真的好。

整个炎黄联盟内部,如今可都是这般商议的,或许其中有着不少扯皮,但却还没有到那种需要红脸的时刻。

怪兽战场,接替朱标的,乃宁王朱权。

这个历史上被朱棣耍的团团转的家伙,可从来不缺智慧。

历史上,那看似宁王的选择很傻瓜,可你仔细思考就会明白这厮从头到尾都知道自己不可能从朱棣手中获取到一半江山。

你或许会认为宁王朱权是不是也可以参考朱棣那样,直接参与靖难,也朱棣竞争。

当真你认为宁王朱权参与了,就有机会了吗?

迎接他的,势必只有死路一条而已。

不是说朱权和朱棣对打一定失败,而是阻挡在他面前的可不仅仅只有朱棣,还有着朱允炆朝堂之上的武将派系们也不会许可。

你真以为历史上朱棣就真是天命所归吗?

你真以为那是李景隆能力不足,只会纸上谈兵而已?

历史上朱高炽镇守北平,李景隆是怎么做的?但凡看到快要打破之时,这厮立马就鸣金收兵,那借口找的那就一个傻乎乎,真正的明白人哪一个不是对此一清二楚。

历史上每一次朱棣面对李景隆之时,刷领自己的亲兵队伍冲阵之时,你看到朱棣有一丝一毫伤害的?

当真李景隆想做,无非安排些许人马刻意一些,朱棣身上的箭头也必定十个八个的。

人家根本从头到尾就没有想过为朱允炆打仗,从头到尾都在打假赛而已。

你根本不会想到已经将自己完全偏袒到士大夫阶层朱允炆,大明帝国的功勋武将阶层会给他们卖命。

这些大明帝国功勋武将集团们太清楚朱棣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可以说从一开始他们知道朱棣骑兵靖难之时,就已经默契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朱允炆当时不管是派遣李景隆也好,还是将兵权交给其他功勋武将也罢,结果都是早已注定了的。

宁王朱权或许对此没有一个完全猜测,但他却知道倘若自己也加入朱棣靖难阵营,他迎面碰上的建文大军,绝不会如四哥朱棣那般总有天助。

他不可能真就相信了朱棣的‘承诺’,可就算如此,他也依旧将自己掌控的士卒大军交给了四哥,坦然的迎接未来朱棣登基之后的命运。

也是因此,他才能入得朱元璋法眼,在基本上朱元璋需要之时,将其召回,这里头最让朱元璋高看一看的不就是其顾大局的眼光吗?

哪怕这时候没有大明风华世界链接到诸天,哪怕朱棣现在依旧还与其他兄弟们一样在闯荡,朱元璋这个时候多半也不会选择朱棣接替。

倒不是提防之类的,而是不想让自家的亲儿子朱标心中生出其他心思也。

太子爷这一位置,至始至终,朱元璋就没有考虑过其他人,就只有一个朱标罢了。

更何况现在这样的修行时代,自身寿元基本看不到尽头之时,朱元璋就更要让自己的亲儿子朱标安心才是。

无法接替皇位,但太子爷却必须稳如泰山!

倘若不是知道周天星斗大阵之内相比于怪兽战场可以获取的利益更加庞大和珍贵,朱元璋甚至于很更愿意让朱标继续统御这一只替换的新军。

这个常务副皇帝,在朱标身上可真就是名副其实的。

也是历史上太子爷之中的唯一也!

识时务的朱权,可不敢在这方面去触碰它老爹的逆鳞。

而且,相比于朱棣,宁王朱权还有一点是远比不上朱棣的,那就是他并非皇后所出。

(朱棣是否是马皇后亲子,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就当他是了!)

别说是现在兵权在手的朱权,就是大明风华世界的永乐大帝朱棣,现如今在朱标面前也必须得低下高贵到头颅,口称一声大哥;

但凡他敢在朱标面前摆上一丝一毫的谱儿,朱元璋都会大嘴巴扇起,毫不留情的那一种。

老朱家父子在历史皇朝之中,可谓典范也不为过。

现如今这般‘妥帖’,在朱元璋看来,才是真正靠谱的,也是最乐意看到的。

这厮一旦下了决心,也绝对足够狠辣,况且,唯一可能改变他决定的马皇后,在这方面定然也十分支持,这就足够了。

与朱元璋不同的曹孟德,在这方面反而没有太多心思,篡位这种事,你说曹孟德心里头就没有想过,那也不可能。

但你说曹孟德现在就一定会做,那也难说。

历史上曹孟德有能力做到,却依旧没有去做,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论迹不论心,不管他曹孟德内心深处为此想过多少次,他致死都没有行动就不能否认他在这方面的克制。

历史上他儿子对他的追封,后来者都将曹孟德称之为魏武帝,那都是后来者强加给他曹操的。

如今不大相同矣,哪怕神话三国曹孟德帐下的文臣武将以及世家们,在这方面都已经默许,人家现在不也还是没有行动吗?

就好似咱们对刘备仁慈的评价,有着太多人说刘玄德在这方面是假惺惺,在假装,可人家一辈子都是如此,那就必须是仁慈!

他刘备‘汉昭烈帝’的身份,就是可以得到后来所有人的认可!

至于孙权,人称江东鼠辈,守家之犬也。

在炎黄,你称霸一方不是什么大罪过,但你称霸一方却又不思进取,那就是最大的罪过也!

从始皇帝嬴政书同文车同轨开始,这片土地上任何一个雄主,但凡手中有些力量,都势必以一统天下为己任,这是刻入咱们血脉的基因,任何与这一基因对抗者,无论你的能力高下,都只能被称之为鼠辈也!

这一点,孙权可没得洗。

哪怕现如今诸天万界了,神话三国连接到了刘浩地球了,他们一一踏入诸天了,可但凡炎黄文明国度子民,对曹操刘备和孙权的看法都是一统的。

哪怕曹操历史上做了不少恶事,哪怕蜀汉只留不到两洲之地,诸葛亮却一直‘穷兵黩武’,可你看有他们之中有几人因此而被贬低的?

可孙权呢?谁愿意拿诸多笔墨去描述他?

陈寿的三国志,对他们三人前缀的描述已然证明了一切,对孙权就一句:孙权,字仲谋。

然后就没有了,后来的历史,也没有人因此而对陈寿有任何不喜,都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的对比还不够明显吗?

那孙权携带东吴人马进入刘浩地球之后,有几人对他们依旧笑脸相迎的?

哪怕炎黄其他成员帮助东吴在刘浩龙国澳洲建立城池之时,那也是最后一个,那也是在帮助刘备建立城市群之后才出的手。

人家孙权对此难道就没有一点认知不成?

人家可从来不傻,东吴内部的争权夺利可一点也不比任何王朝少了,人家孙权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将诸多权利抓在手中,就证明了人家有这份统治能力。

但似乎也仅限于此了,唯一雄起的一把,却让他落得一个孙十万的称号,似乎这一仗彻底将孙权的心气打落云端。

如今神话三国东吴迁移到刘浩地球的人员可一点不少。

任何一个东吴掌权者,在熟读了接下来历史记载之后,都清楚他们东吴想要长久几无可能;

哪怕现在他们三方达成了协议,暂时不做任何进一步的争夺,可这份协议到底可以持续多久,他们自己心中也没数。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积累自己的实力,在未来继续抵抗来自于曹孟德或者刘备的冲击,可仔细衡量了之后,对比双方真正的积累之后,他们更清楚有些东西真不是你想就可以做到的。

有些东西哪怕你最后做到了,或许家里头的瓶瓶罐罐也因此彻底碎裂一地,原本的家财万贯大概率会变得一贫如洗。

最恐怖的还不在这里,而是有些东西在进入诸天之后,再也无法想过去那般掌控自如了。

过去,在神话三国东吴,虽也有着众多书本传入江东,可也就是传入了而已,因为教导者依旧是缺失的。

也是因此,往往百姓明知道书籍价格已经逐渐低廉,哪怕他们节省一番,买下一两本,也需要几年功夫才能真正让其中部分文字记下。

教导者的缺少,导致了这一进程的缓慢,可这些,在东吴踏入诸天之后再也无法掩盖。

这才多久,从他们建立的城池群逃离,或是移居曹魏和蜀汉,然更多的却继续朝着龙国澳洲基地进发。

他们很清楚,但凡他们可以抵达龙国澳洲基地,剩下的一切都不需要自己去考量了,且不说其他,光其中免费读书这一点,就足以让无数古代世界百姓发自内心的向往。

米还不能说这是人家的阳谋,因为那分明就是人家长久以来的福利而已。

你想要在这样的诸天万界之中立足,想要让自己东吴也在炎黄联盟之内拥有立足之地,这一点同样需要赶上。

可谁不知道读书识字之后,百姓们的思维模式也将得到巨大提升,过去认为的合理,现在呢?

我惹不起你,我还躲不起吗?

很多东西你可以封锁,但想要彻底封锁可能吗?

哪怕过去他们还没有踏入诸天之时,江东百姓从长江跨越,涌入曹魏帐下的还少了?

现实在逼迫孙权不得不做出选择,过去掌控世家即可掌控江东的岁月再也无法延续,他很清楚自己必须给予江东百姓更多利益才行,而其中,就有着心气。

告诉江东百姓,自己这个东吴之主,同样有着争霸天下的心气才行。

孙权很想大声将这一想法告知天下,但作为理智者,他更清楚有些东西想想还可以,真正想要做成,那只能停留在梦想之中了。

事实就是不管孙权还是江东的世家们,都已然做出了选择。

都知道他们东吴在神话三国世界确实很难持久的,与其如此还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诸天之内来得更实际一些。

他们做出了改变,甚至于很多事情干脆一步到位,比如义务教育。

还别说,在他们做出了选择之后,原本散乱的江东弟子们,还真就有了再次抱团的现象,还真就将原本很多想要逃离的百姓们留了下来。

你必须承认希望这东西看似无色无形,可人家发挥作用的时候就是这么显着。

他们看到了自己君主的改变,也很乐意将信任延续一段时日,看一看效果到底如何,是假意的还是真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