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 第380章 改进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第380章 改进

作者:天下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45 来源:泡书吧

“测试了吗?一天能种多少?”

“平整过后的耕地,套一匹马力的话,大概可以一天可以播种七亩左右。”刘昌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李恪满意的点点头,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至少比之前的耧车提高了一倍多的数量,李恪小时候他们套种小麦,一天套一匹骡子可以播种十亩左右,单种小麦的话,也就是六七亩。

不过现代的亩数比大唐面积要大,大唐能达到这个效率已经非常不错了,至少比现在的耧车效率要高的多。最重要的是,这两个铁轮可以节约畜力和人力,尤其是后面把持耧车的人,不用那么费力。

甚至在畜力不够的时候,可以人力拉动耧车来播种。

大唐其他的经济作物不多,以粮食为主,而且几乎所有的粮食都是单种的,这种耧车提供的效率自然也是极高。

可以说,这些先进的工具都是在释放生产力,不过前提是,大唐的炼铁数量要跟上。

这些半铁播种机耗费的生铁还高过曲辕犁,想要普及到大唐全境的话,就只有在大唐的各个道挖掘铁矿开始炼铁。

“今年就开始推广,现在就开始大规模的打造。先从关内道开始推广。”李恪想了想,直接就给出了一个决定,这种铁耧车的推广速度快不了,一来生铁的产量限制,二来就是百姓手里面没钱。

所以李恪已经开始想办法压缩成本,他又想起了一招,李恪小时候百姓手里面也没那么多钱,也每年不可能买的起化肥,所以呢,那个时候政府会给百姓提供农业贷款,这玩意相信只要是农村长大的,都听说过。

农业贷款往往都是一年期,也就是春天贷款买化肥,秋天卖了粮食还贷款,明年春天继续。

农业贷款的利息很低,李恪记得当时不少生意人还打这个主意,没资金了跑到村里忽悠很多村民帮他们贷款,给村民一部分钱。李恪老家这么做的人少,因为地多,百姓需要的农业贷款不少。

而一些地少的地方,百姓用不了那么多的农业贷款,就有人这么搞。

或许李恪可以通过这个办法,给天下的百姓贷款买耧车,买曲辕犁?

也不是不行。

实际上,如果是贷款的话,李恪的花费就更少了,因为外界看来,李恪要占用大量的资金,一个犁头就三百文,天下百姓那么多,李恪能支撑多少人?

但实际上,李恪自己制造一个曲辕犁头的成本不过区区十几文而已,而这些曲辕犁占用的资金远比外面的人所想的要少的多的多。

按照一百文算,天下三千万百姓也不过就是10亿文,李恪手里面的一千二百万贯钱,可是一百多亿文钱呢。

再说了,这东西又不需要百姓人手一个,只需要一户一个,目前大唐登记造册的百姓才不过三百多万户,仔细一想,啧啧,毛毛雨啊。

那么……这里面能不能坑人呢?有没有人站出来愿意给自己坑一把呢?

还有就是,这个曲辕犁头的成本,贷款给百姓的时候,李恪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回收,比如说,百姓在农闲的时候,通过干活抵扣一部分贷款钱?

现在的百姓大部分区域种植的都是以粮食为主,因为作物差不多相同,所以,不忙的时候,是有农闲时间的。

这些时间如果通过给李恪干活,抵扣一定的贷款,但实际上,也许他们干一两个月所做出来的价值,早就将犁头的钱给赚出来了,而剩下的,李恪不就是纯赚嘛!

而且也不耽误百姓生计!毕竟生产力已经被解放出来了呀!

有搞头有搞头,不过这里面需要人来帮李恪统计计算一下相关的基础数据,要不然……交给李泰?

李恪脑海里面已经冒出了无数的骚操作,哎呀,又是脑中热血沸腾的一天呢。

想一想,操作天下百姓,还真是让人兴奋呢。

对了,骡子这玩意也可以大量的繁衍,虽然春秋时机就已经有骡子了,但是恐怕大家想不到,骡子那个时候还是珍惜观赏动物呢,主要给皇家和贵族观赏用的,骡子的好处就不多说了,虽然生育能力极差,但是它的使役年限能达到二十到三十年,远远超过马和驴的干活价值。

并且生命力和抗病能力极强,力气、耐力极大,食量还一般……你品,细品。简直完美的工具骡啊!

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许多呢,推广起来可不要太好。

目前西洲,东突厥的归属,让大唐有了大量的驮马,这些驮马不适合当战马,但是用来繁衍骡子,简直了。

骡子一般指的是公驴和母马的产物,叫马骡,简称骡。

而公马和母驴的产物叫驴骡,驴骡也很优秀,但是比马骡要差一些,所以还是繁衍马骡比较好。

哎,不错,又给李泰找了一项活计。这也是需要大量统计民间驴和马匹存量的一项措施。

“鲁师傅你这边的改进如何?”李恪又转向了鲁大强这边。

“回殿下的话,造纸术和印刷术我们一直都在改进,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方面我们在共同推进,活字和雕版这两者适合印刷的书籍和内容不同,都可以用,不过目前两者的版型能够改进的余地并不多,只能是在材质上面进行改进,但实际上提升有限。”

“目前主要改进的是在印刷方面的墨汁方面进行优化,看看能不能找到更适合,更便宜的墨汁,最主要的改进就是纸张。”

“我们分别使用了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几乎类似于殿下您所说的,有纤维的东西,我们都进行了测试,还在里面添加了不同的类型的胶水一样的存在,比如说糯米汁,树胶等等。”鲁大强给李恪介绍了一下,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改良方案。

印刷术方面,其实李恪给他们提供了更先进的印刷机器构造图,其实也不能说有多先进,这些印刷机器同样是保存在地下仓库当中的,但它们却是属于手动大型印刷机的那种,有点像是民国或者二战时期左右的那种印刷机器。

不过这些机器对这个时代来说还是有些难度颇高,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让他们慢慢改进也好。

其实在纸张方面的改进,反而意义更大,现在的纸张价格依然有些偏高,等纸张的成本继续降低之后,对社会推动的效果更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