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 第670章 殿下当有圣贤之风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第670章 殿下当有圣贤之风

作者:天下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45 来源:泡书吧

停顿了一下,孔颖达开口道:“殿下,我能理解殿下您的雄心壮志,我能联系不少国子监有学问的博士等人,但殿下您的想法,恐怕很多人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的那些学识当不得老师和先生二字。”

“如果将这些人也纳入教育体系的话,我相信会有人很多人会觉得羞于为伍。君子者,德行于高天之上,但世间并非人人堪称君子。”

孔颖达的意思很清楚,能被这些人感动的大儒是有的,但同样也有想不通的大儒,觉得自己耗尽心力得一生所学,最终却跟一不过识得几十数百字的乡野村夫共称一称呼,实在难以平心间之气。

“所以这就是我们需要法律的原因。”李恪笑了笑。

“嗯?恕臣愚钝。”孔颖达一时间没有把这个跟法律联系起来。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而道德是最高的法律,也是法律的最高体现。”李恪笑了笑道。

孔颖达愣了一下,然后仔细琢磨这句话,越想就越觉得有道理,他忍不住开口道:“秦王殿下果然心思聪慧,属实能看到常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为常人所不能为。”

“其实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所有人在离开学校后,忘掉学校所教授的一切知识,最终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的最终成果。”李恪笑着道。

孔颖达愣了一下,仔细思索之后,就忍不住抬起头看了看李恪,越看就越觉得秦王殿下属实是高深莫测,这些话……说实话,就算是某个先贤大儒说出来的孔颖达都信。

看似普通,但实际上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但是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有很多在离开学校之后总是会忘记的,就拿他孔颖达来说,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精通多种算学书籍,但是现在他能记住的也不过就是最基础的。

一些更高端的算学方法因为对他日常的工作生活以及研究没有任何作用,他早就忘记了。

就像是殿下所说,这或许才是教育的本质。

“所以,理论上来说,那些大儒教授的东西,可未必有这些蒙学普通先生教出来的东西所用到的多,毕竟识字之后,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受用,而这些大儒所教授的东西又能用到多少?”李恪笑着道。

孔颖达点了点头:“殿下所言甚是。”

“这件事,老臣尽力去做,老臣会尽自己最大能力拉拢一些大儒来达成这件事。”孔颖达表示了同意。

李恪笑着点点头,孔颖达这种人,如果真的要是尽全力的话,说实话,作为孔府的负责人,影响力还是颇为巨大的。

看着远处已经肉眼可见的高大城墙,李恪顿了顿问道:“不知道仲达先生如何看待这大唐不夜城的。”

“大唐不夜城的经营理念等等老臣均已有所理解,虽然老臣觉得这不过是一个纸醉金迷的烟花之地,但想必殿下必有其中道理。”孔颖达顿了一下,然后才开口说道。

李恪笑了笑,“仲达先生,你觉得这大唐最有钱的人是哪一批?最不缺少的吃喝的人是哪一批?”

“门阀世家。”孔颖达自然是直接就说出了答案,在他这里,皇室自然也是门阀世家的一员。

“是啊,就算是我不建这个城,他们也依然生活的纸醉金迷,这对改变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但在这里建这样一个城,仲达先生你知道能养活多少人吗?”李恪微笑着问道。

“嗯?”孔颖达愣了一下。

“根据我麾下的人经过计算,这样一座城市的完整运转,光是每日需要打扫卫生的人员就超过五千人,其他的清理粪便,处理垃圾等配套人员还得两千人。除此之外,从长安的东西市运转物资来到这里的物流方面的人员也需要接近三千。”

“配套城市负责的打更,店铺的小二,做饭的厨子等等人员,整个城市加起来至少要四五万人。除此之外,像是青楼、勾栏、戏剧、说书等等方面的人员加起来恐怕至少要五万以上的工作者才能够保证这个城市的合理运转。”

“而这五万人每个月领取到的月钱,按照最低的收入标准来计算的话,也足以他们轻松养活一家人,而略有盈余,也就是说,按照一户人家平均五个人来计算的话,这五万人影响到的是二十五万百姓。”

“为了铸造这座城市所附带的建设所需的建材、工人等等将会持续超过三十万人次。”

“在城市运转之后,全国为了这座城市提供食物、布料、香料、水果、海鲜等各个方面物资运输的百姓数量恐怕更是要高达百万以上。”

“也就是说,这么一座城,直接和间接影响到的百姓就超过至少有百万以上!”

“当这些资源汇聚之后,每日往来不断的物资会让人平整修建道路,会让人疏浚河道,于是道路更加畅通,河道不再淤塞,国家持续富强。”

“而这里,依然是那个纸醉金迷的城市。”

“所以,仲达先生,你觉得它有用吗?”李恪笑了笑。

孔颖达愣了,他跟李恪接触的时间不长,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但是李恪这话却让孔颖达说不出是什么想法,因为就感觉……就感觉双方的目光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殿下目光之长远,无人能级。

“仲达先生,关于秦皇的事情,仲达先生你应该很了解。”李恪看了看他。

“老臣不敢说了解,倒是读过相关史书。”孔颖达这会儿也不敢说自己学问高深了,因为刚刚李恪所说的那些明显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但是他却并不了解。

“嗯,仲达先生你可信,当年秦皇动用数十万,数百万人次修筑秦皇陵、阿房宫、长城。如果整个修筑过程不是动用徭役,而是给百姓发放足以养家糊口的月钱,你信不信后面就根本没有大汉什么事情了?”李恪笑着道。

“这……老臣相信。”孔颖达顿了一下,点点头道。

“所以啊,到时候这城建成了,作为城市的建设者,我肯定是要引导一些门阀世家去里面花钱消费,纸醉金迷的,因为他们的钱花了,百姓才能够赚到钱,这座城市背后的人才能够赚到钱,然后我会将这些钱逐步的花费在百姓的身上。”

“到时候,你们这些大儒博士,可千万别说我李恪穷奢极欲,只懂得享受生活。”李恪淡淡的开口道。

“殿下品性高洁,实乃当代楷模之表率,相信这么说殿下的人很多,但是殿下的良苦用心恐怕无人所知,老臣到时候必然会联合一些大儒写一些文章,让世人看到殿下隐藏起来的那份真正的目的。”孔颖达表情认真。

“哎,这个就算了,人们心目当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我不怕人们说我穷奢极欲,只要你们这些人不写书骂我就行了。其他的我不在乎。”李恪摇了摇头。

孔颖达有些感动,这个世界的读书人,追求名利二字如同过江之鲫,但像殿下这样只求不被人污自己名声即可,可太少见了。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殿下已经不仅仅是授人以渔,更是亲自建立了一个渔场,为众人谋求生计,此乃圣贤之风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