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 第930章 古今结合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第930章 古今结合

作者:天下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45 来源:泡书吧

“坐。”李恪指了指自己旁边的椅子,房玄龄来了,其他人都不可能过来惹眼。

等房玄龄坐下之后,李恪才问道:“有什么事情,梁国公你就直说吧。”

“是这样的,殿下,关于瀚海州的整体后续政策已经制定的差不多了,不过有一点想要询问殿下,就是关于瀚海州以及周围的这些牧民是采取跟青海相同的政策,还是说制定全新的政策?”房玄龄问道。

“你是指哪方面?”李恪有些疑惑,这个之前不是讨论过了嘛?整体而言肯定是跟青海一样啊。

“是关于牧场的划分这方面,我们是按照青海州的方式,给所有的牧民划分固定的牧场,让他们来放牧羊群,让这些牧民从游牧转为固定放牧,还是说制定全新的政策,依然支持他们游牧?”房玄龄问道。

李恪皱了皱眉头,这确实是个问题,整个瀚海州跟青海有些不同,首先薛延陀的人口要远远低于瀚海州附近的牧民人口。

其次就是青海州附近之前游牧的主要区域就是河湟谷地,青海湖,赤海等地方,然后就是三江源附近。

准确的说,游牧的区域不大,将牧民固定在这些地方之后,加上青海州前期的战略位置,以及物资中转位置,还有就是河湟谷地转而开始种植粮食,所以青海州的粮食补充来得及。

但是瀚海州不同,瀚海州的牲畜数量按照薛延陀的人口来计算的话,至少在三千万头以上,这个数量的牲畜如果固定在当地的话,那么冬天的干草如何处理?

苜蓿草虽然是优质的牧草,但整个瀚海州符合条件能够种植的区域并不多,这意味着冬天能够补充的牧草数量就不是很多。

那这些牲畜所需要的牧草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当然,分配土地,固定牧民居所,并不是不行,可以结合后世的一些分配方式,但这样的工程量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我倒是有几个办法,不过我不太确定能不能执行下去。”李恪想了想,他也不是万能的,到底能不能执行,这是一个未知数。

他也需要这个世界专业的人士来帮忙计算。

“这样吧,田蒙还没出发是吧?”李恪开口问道。

“没有。”

“走吧,去找他们,顺便让人去找李嫣李尚书,就说我需要几个专业的能够计算的人手,另外,我让石彧找几个在青海州,来城外的秦王庄找我。”李恪无奈的开口道。

“是。”

通知的事情自然不用房玄龄去,交给了侍卫去通知,李恪则是带着房玄龄回到了秦王庄。

他有些无奈,哎,自己本来还准备在秦王庄玩几天呢,结果,房玄龄找过来了,主要是这件事还只有李恪能处理,这就让人蛋疼了。

回到秦王庄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李恪所需要的人才才赶到了这里,有比较擅长计算的人手也都在旁边旁听,田蒙自然也是过来了。

“是这样的,是你们这些从青海回来的,有没有计算过养活一只羊一匹马一头牛大概需要多少草场?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李恪开口问道。

“殿下,这个倒是不难,其实根据我们之前统计出来的吐谷浑的牛羊马匹数量,以及我们现在统计出来的土地数量,就大概可以计算的出来。”一个人立刻开口道。

“你们给我一个大概的数字。”李恪直接开口道。

下面几个人立刻开始拿着相关的数据开始计算了起来,中间他们还讨论了许多。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之后,才由其中的一个人开口道:“启禀殿下,根据我们的计算,目前养活一只牲畜所需要的草场面积大约为1000-1500平方米。这是经过综合计算的,实际上,如果是种植了苜蓿草这样的优质草场,50平米就可以养活一只羊。”

“但如果是纯天然的草场,考虑到一些非常贫瘠的草原和水草丰茂的草原所需的面积并不相同,另外牛羊马吃的草料也并不相同,我们根据薛延陀原本的牧民的牛羊马匹比例大概估算,草原上养活一头牲畜的平均草场面积要达到这个数字才能够彻底养活。”这个人给李恪快速汇报道。

(这个数字是我参考了现实中蒙古国草场和牲畜数量大概计算出来的,因为蒙古国现在的大部分还维持着原始放牧的方式,而古代的水草要好于现代。如果是专业种植牧草的土地,肯定是远远小于这个数字。另外草场和草场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

“嗯。”李恪点了点头,然后转向房玄龄他们才开口道,“其实维持他们游牧的方式和固定住处的方式各有优劣。”

“草原人之所以游牧,其一就是因为他们夏天在一片牧场,而冬天的时候前往另外一片没有遭受牛羊吃过的草场,冬天让牛羊寻找干草过活,基本都是追逐河流而活。”

“因为牛羊在草原上就相当于他们活命的物种。”

“其二就是草原上的牧民不可能单独游牧,也不可能几个家庭游牧,他们游牧的群体往往相对规模较大。主要是为了防止草原上的大量野生动物,其次就是安全问题,草原之间各个小部落相互劫掠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李恪开口道。

“所以,如果让他们游牧的话,那么一旦发生任何事情,想要找到人会非常难,这样的话,他们对我们的统治归属感就会降低。”

李恪开口道,他在青海的时候跟吐谷浑的牧民仔细的了解过,这个时代跟后世的草原可是有很大的不同,最简单的一点,这个时期的草原上,狼群的数量远远超过想象。

后世在大清末期都有四亿人口,而草原上的人口也远远超过现在的大唐,即便这样在建国之后在草原上还执行了大规模的清扫狼群的活动。

而在这个时代,可想而知狼群,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的数量有多少。

而草原上的牧民为了保证自己和牲畜的安全,就不可能一户人家单独游牧,至少也要几户人家一起放牧才行,否则无法保证安全。

另外一点就是,草原上总是会有天灾**,就拿薛延陀来说,薛延陀名下有不知道多少小部落组成,这些小部落里面如果某个部落的牲畜出现了天灾导致了大规模死亡,这个部落想要活下去,就会发生有可能偷袭周围其他小部落,抢夺羊群,牛群,马群的可能性。

而草原上各个部落之间的距离很远,这些部落相互争斗,很多时候上面的人根本无法阻止。

当然,除非万不得已,同属于一个大部落的小部落之间倒是也不会相互征讨。

所以,如果维持现在的游牧方式,大唐的一些政策就无法很好的执行,而李恪准备将后世内蒙的一些政策跟现在游牧的一些政策结合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