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拯救诸天单身汉 > 第4694章 【便民措施】

拯救诸天单身汉 第4694章 【便民措施】

作者:纪墨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23 13:11:37 来源:泡书吧

项南以神明的威严,以及兵力的威慑,成功压制住了反对的声浪,将法老之位传给了安苏娜。

而安苏娜要想坐稳法老之位,光靠威慑还是不够的。毕竟没有哪个君王靠着威慑,就能够统治万民。

就像中土古人所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百姓们忍无可忍的时候,还是会起来反抗的,所以关键还是要给民众带来更好的生活。

因此项南特地给安苏娜留下了治国十策,让她可以有章法可循。

第一策就是推广埃及的文化,消除各民族,各地域之间的隔阂。

古埃及文化源远流长,而且由于发展得早,所以相对也比较发达。古埃及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已经由部落制改为邦国制。

相比起来,北欧很多蛮族,当时还是以原始部落的形式存在。文化也是非常落后,仅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

因此埃及文化相比他们的原始文化,自然是更先进,更瑰丽,更具吸引性。

让他们从小接触、学习、接受古埃及文化,久而久之,经历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的更迭,他们自然也就成了埃及人。

正如圣人所言,“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如果诸侯接受蛮夷的文化、礼仪、制度,那么诸侯就算人在中土,也一样是蛮夷。

而如果蛮夷接受中土的文化、礼仪、制度,那么蛮夷也能算是中土人。

项南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准备广泛推广古埃及的文化。

而在前期当然会遭遇一些阻挠,不过埃及如今财雄势大,又有他这位真神坐镇,所以有不服的直接杀就是了。

人类曾经做过试验,尝试驯化一种狐狸。胆敢反抗,无法驯服的就杀掉,然后由较为听话的狐狸繁衍后代。

然后再从这些后代中进行筛选,不听话的杀,听话的继续繁衍。结果没用几代,狐狸就全变成可驯化的了。

……

其二,就是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比如推广冶铁、锻铁、铸造和使用铁器。

铁器的性能全面优于青铜器,当然更好过石器。而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只有少数地区才掌握了冶铁、锻铁的技术。

大部分地区都还停留在青铜时代,甚至像北欧的蛮族还在使用石制的工具。

因此尽管这些蛮族的个人战力跟埃及士兵不相上下,但是由于武器的落后,十个蛮族都打不过一个埃及士兵。

更何况是跟十万大军相抗衡,所以便被轻而易举的攻破了。直到被埃及征服之后才开始使用青铜器、铁器。

如今项南大力推广铁器,也是为了提高生产、生活的效率,从而提升民生。

其次推广耕种、施肥、间作、育种等农业知识,推广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操船术。

深耕、施肥、间作、育种等农业知识,现在听来似乎已经很寻常,但其实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农业知识都只有少数地区才掌握。

古埃及农民种地,一直靠着尼罗河泛滥的河底泥;欧洲直到中世纪,都没有掌握堆肥的技术,导致大量的肥力因此而丧失。

至于北欧、西亚等地的农民也不知道深耕的妙处,他们种地都是在地上撒上种子,然后再让牛羊踩进土里。或者拿根棍在地上戳个洞,再把种子埋进里面。

这样的耕种方式,既没有效率而且也保证不了出芽率,因此当时这些地区土地亩产都非常低,一亩地只有七八十斤的产量。

相比起来,中土百姓十分重视深耕、间作、施肥、育种等农业技术,使得中土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能达到两三百斤,差了近四倍之巨。

也因此,中土适宜耕种的土地虽然不多,但却一直养活了世界最多的人口。

项南也是希望普及这些农业知识,从而大大提升单位面积的土地产量,进而养活更多的人口。

毕竟在古代医疗技术有限的情况下,人是很容易早死的。儿童的死亡率甚至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平均寿命也不到三十五岁。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要多生,以便对抗天灾、瘟疫、战乱等等。否则的话,一场瘟疫,就可能让人口减半。

而推广造纸术、印刷术也是为了更好的传播知识。

古埃及虽然早就有莎草纸,古罗马、古希腊也有羊皮纸,但是这两种纸张的成本都极高,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在古埃及,莎草纸只有祭司和官员有资格使用,而在古罗马、古希腊也差不多。

至于两河流域的泥板书,也只适合在干燥少雨的两河流域使用。如果放到阴雨绵绵的英伦三岛,怕是泥板早就因为返潮而碎了。

所以这几种“文字载具”都不行。相比起来,中土的造纸术就先进多了,它是用木头、枯草、烂布头、破渔网等原料做成的,主要成分就是纤维。

不止制作原料丰富且廉价,使得成品的价格不会很高,而且便于书写和储存。

所谓“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好的纸张能够保存一千年,对区区只有几十年寿命的人类而言,一千年都算得上是永远了。

而印刷术更能够将纸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都是用手抄的方式来制作书籍,而这就难免会造成抄写的谬误。

而且手抄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当时甚至有专门的抄书匠,负责帮人抄写书籍。

也因此在当时,书籍只有极少数有钱有势的人,才能够拥有。很多书籍世上甚至只有一本,常人想看都很难看得到,因此阻碍了知识的传播。

但印刷术推广之后就不同了。只要书版做出来,就可以反复印刷。

一本书可以轻松地印刷几千册、几万册,效率大大提升,成本则大大降低,更有利于普及知识和文化。

而指南针和操船术则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进行航海,从而更好的看清这个世界。

埃及如今已经占据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许多地区,不再是之前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国,而改成了农业、畜牧业、海洋贸易齐头并进的大国。

因此不只要发展农业,更要发展海洋贸易,这样既能加速人员流动,文化传播,也能早就更多的工作岗位和物资流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