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三国开始修仙 > 第44章 报纸

从三国开始修仙 第44章 报纸

作者:凡人的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03:14 来源:泡书吧

耗费了七天时间,三字经印了一千册,暂时足够书院的消耗了,至于别的书籍还没有开始印刷。

书院还是实验阶段,暂时只招收七岁到十岁的孩童,除了认字,暂时只需要三字经作为启蒙就行了,等时间差不多了才会印刷别的书籍。

三字经印刷完后第二天就开始招收学生了,陈宇让关羽给破虏军的所有人下了命令,让适龄孩童进入学院读书,包括后来收编的渔阳郡各个城池的守军。

一时间军中的氛围变得热闹起来。

“听说了吗,将军为我等的子女建立了一所书院,而且是免费可以学习四年,将来我等的子女也能入朝为官了。”

“是啊,将军真是仁慈,为了我等贱命如此操劳,日后我等定当为将军效死才能报答将军的大恩!”

“对啊,听关将军所说,渔阳书院第一期也只是招收我等军伍的子女,这个恩惠可就大了。”

“嗨,你们还有功夫在这里闲聊呢,某已经将儿子送去报名了,很快就能进入书院读书了。”

“我擦,你个老六;兄弟们,咱们也抓紧时间送孩子去渔阳书院,去晚了可是有点对不起将军的好意了……”

……

破虏军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无不对陈宇感恩戴德。在这个时代普通人是很难接触到书籍的,基本上都是被世家大族垄断着,这就导致了古代的阶级流通非常缓慢,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覆灭的风险。

所以众多破虏军将士的子女现在再陈宇的统治下,就有了向上跃迁的机会,怎么不让他们激动?

不过陈宇是个起名废,直接按照城池起了个渔阳书院,然后就交给田丰去忙活去了。

消息传开之后,整个渔阳郡全体军民都沸腾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情。

“夫人,今天为夫见到官府贴的告示,说书的人说了太守大人建了一个书院,对咱们老百姓开放,而且还是免费读四年;这第一届学生招收军伍的子女,说不定日后就会轮到我们了。”一个普通家庭的丈夫如此说道。

“当家的,咱们的太守真是一个大善人啊,不仅让我等流民在这里能够安居乐业,还让我们的子女有机会成为读书人,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也就是当家的没有机会加入破虏军,不然咱家的大娃现在也能进入书院免费读书了。”夫人满眼羡慕的说道。

诸如这类的场景,还在渔阳郡不断地上演,个个都恨不得立刻加入破虏军,奈何破虏军地条件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

……

三天之后,有孩子的军伍都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了书院,没有孩子的也在想早点生个孩子来响应陈宇的号召。

四万军伍的孩子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他们大多本就是流民出身,很多人都是孤家寡人,再加上年龄的限制,所以第一届学生也只有寥寥一千人。

陈宇将书院的事情交给田丰后,田丰立刻从各县挑选了二十位教书先生,先让他们学习三字经,然后才开始教导学生识字。

……

书院的事情解决之后,田丰又开始忙活起报纸的事情了,不过他也不知道该在报纸上面写些什么,只好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审配,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正南,如今报纸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就是需要刊印一些内容让商队卖出去,你认为应该刊印什么样内容合适?”

审配慢悠悠的回答道:“元皓啊,我看你这阵子是忙坏了吧?”

“此话怎讲?”

“你想啊,报纸的作用是什么?最大的作用自然是宣传。”

“既然是宣传,那么印刷报纸的时候,自然是要将主公的功绩宣传出去了;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刊印,一是主公的战绩;第二则是主公曾写的诗词这些都是能够扩大主公的威望的,日后主公想要做些什么,有了威望就会容易很多。”

“最后就是主公让你加大对收留流民的宣传,可以将报纸分成几个区域,分别刊印出来就行了。”

审配刚说完,田丰就佩服道:“不愧是正南啊,一下子就让我犹如醍醐灌顶,厉害。”

“不过主公向来不喜欢宣扬自己的事情,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审配闻言没好气的说道:“你傻呀,我们作为主公的谋士,自然是要为主公的日后着想;什么对主公有利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切不可忘记了我等的本分。”

“还是正南有见地,这阵子我也真是忙坏了,这么基本的东西都差点忘记了!好了,那我先去准备刊印的内容了。”说完田丰直接溜了,生怕审配又说出一些什么。

……

很快,田丰拿着准备好的报纸找到了陈宇。

“主公,这是我让人准备的第一期报纸,上面的内容你看看。”

陈宇接过报纸看了起来,发现这个报纸第一个板块就是写着他的一些功绩,后面又是将他借鉴的诗词也写在了上面,让陈宇有些哭笑不得。

“这元皓还真是贴心,虽然我并不喜欢到处宣传自己的事迹,但是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好处可不是一丁半点儿。”

看完之后陈宇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报纸可以做的再大一点,两面都可以刊印,这样只印一面未免有些浪费了。”

微微顿了顿,陈宇又继续说道:“第一期就先这样卖出去,以后的每一期都刊印多印上一些内容;只要是有理可依的都可以印上去;甚至是你们自己的一些见解或者看法都可以写上去。”

“至于别的东西,大汉的名士大儒那么多,也可以将他们的一些生平写上去,不过不能乱写。”

“日后若是咱们有什么需要传达的一些消息,甚至是渔阳郡的一些利民政策都可以印上去。”

“暂时就这些吧,具体的你自己把握就行,最好能够请一位拥有不低名望的读书人来负责报纸,你只需要掌握大体的事情就行,不要将自己的时间都浪费在报纸上面。

陈宇将报纸拿出来是有很多想法的。他最想要的就是集齐三国名将,日后报纸彻底遍布大汉的时候,就能够通过报纸来寻找名将。

而且报纸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舆论,舆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很厉害的武器,杀人于无形,对陈宇将来的作动有很大的帮助,至于别的好处也是多多,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