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影视:从我的体育老师开始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姬昌托孤

西岐城。

西伯侯府。

大殿内。

“封姜子牙为右灵台丞相。”姬昌给了姜子牙高官厚禄。

“谢君侯。”姜子牙谢恩。

接着,偏殿设宴,百官相贺,饮酒歌舞庆祝。

随后,建造丞相府,还为姜子牙找了一门亲事。

姜子牙当丞相后,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名叫申姜,刚刚成年。

当然古代的成年,和现代的成年,年纪有些不太一样。

姜子牙自此享受人间富贵。

传闻,姜子牙以后会有十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不知真假,不知是几个妻子所生。如果是一个妻子所生,那姜子牙真是老当益壮,百岁高龄,比小伙子还厉害。

西岐姜子牙的事,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距离西岐最近的关卡,汜水关。

汜水关守将韩荣,第一时间探查到姬昌和姜子牙的事。

知道姬昌封姜子牙为右灵台丞相。

得到消息后,韩荣急忙上奏朝歌。

韩荣是个称职的边关守将。

韩荣有个副将,叫余化。

余化是蓬来岛一气仙余元的弟子。而这余元是金灵圣母之徒。

另外,韩荣有两个儿子,韩升、韩变。

韩升、韩变有法宝“万刃车”,他们的师父是截教头陀法戒。

万刃车也是法戒赐予韩升、韩变的宝物。

万刃车是群攻法宝,发动后,有百千利刃射出,威力巨大。封神大战中,杀死无数西周士兵。

这样一个汜水关,牵扯到两个截教门人,余元和法戒。

由此可见,在商朝,除了闻仲,截教还有门人弟子,或在商朝为官,或是商朝将领之子。

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的牵连更多的截教门人弟子,加入封神大战。

余元和法戒,两人也都参与了封神大战。

他们在《封神演义》中的结局:

余元身死,魂魄进了封神榜,最后被封神。

法戒,是封神榜上无名之人。在他被砍头之际,西方教准提道人出面救下法戒,并带回西方教。后来,法戒修成正果。

截教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渡去西方教,最后七零八落,几乎全军覆没。

再说韩荣上奏本。

不一日。

奏本到了朝歌。

此时,朝歌虽然没有了商容、比干等能臣干吏。

但还是有认真负责的官员,处理边关送来的紧急奏本。

奏本很快就传到了纣王这里。

纣王视姬昌为心腹大患。

很久不临朝的他,立即召集群臣,共同商议西岐姬昌之事。

众人议论纷纷。

“姬昌聘姜尚为相,其志不小。”

“东伯侯、南伯侯皆反,若是西伯侯再反,天下必然大乱。”

“可惜闻太师远征北地,胜败未分,要不然可立即征讨西岐。”

武成王黄飞虎没有请战,只是静静听其他人议论。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应该有武将请战,摆平各地叛乱。

但,不管是东伯侯、南伯侯叛乱,还是西伯侯逃出朝歌,意图不轨,都是纣王一意孤行造成的。

如果纣王把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释放,并且善待姜王后,东伯侯和南伯侯之乱,立解。

只有西伯侯,也成不了气候。

但纣王荒淫无道,只听三妖以及费仲、尤浑之言,罢免了很多老臣,做了很多荒唐事。虽然最近三妖变成两妖,但和之前差别不大,还在不停的祸害成汤江山。

这种情况下,武成王黄飞虎从不多言,只是沉默自保。他不想被罢免官职。

纣王和朝臣商议一阵,决定让北伯侯崇侯虎西征。

这个决定还是费仲和尤浑提议的,简直是荒唐。

西伯侯还没有叛乱,就直接西征。

东伯侯和南伯侯已经叛乱好多年,但也只是让边关守着,也不平叛。

可能纣王也知道,东伯侯、南伯侯之乱,是有特殊原因的,关键时刻,可以释放姜桓楚和鄂崇禹解决。

而西伯侯姬昌素有贤名,他要是造反,那麻烦就大了。

“传旨北伯侯...”纣王下旨,让北伯侯西征。

几天后。

北伯侯崇侯虎接到命令,准备西征。

《封神演义》中,这个时间,崇侯虎是朝歌监造鹿台。

现在,由于萧升的原因,三妖没敢提议建造鹿台,崇侯虎也就没来朝歌。

当然,没有了鹿台,也就没有群妖在鹿台饮酒作乐,千年狐狸精的妹妹与众孩儿们,也没了身死之劫。

这福祸总是在一起的,你有了一念,可能对应的劫难也随之产生。而想法没了,可能对应的劫难也没了。

《封神演义》中,崇侯虎因为造鹿台,搞的民怨四起,声名差到了极点。姜子牙拜相后,向姬昌提议,攻打崇侯虎。姬昌答应,并和姜子牙一起出兵攻打。

现在,虽然因为萧升,改变了一些事,但崇黑虎和姬昌之间的一战,还是要发生。

只是,不是姬昌攻打崇侯虎,而是反过来,崇侯虎攻打姬昌。

且说,朝歌纣王刚下旨攻打西岐。

没几日,消息便传到了姬昌手里。朝歌也是有姬昌的手下,一直打探情况的。

姬昌忙召集众将。

“寿王下令,不日北伯侯崇侯虎便来攻打西岐。”姬昌先说明情况,并询问如何应对。

“君侯勿忧,这崇侯虎残暴不仁,正好借机除之,为民除害。”姜子牙道。他刚当上右灵台丞相之位,正好借此机会,获取功劳。这样,其他人也就不会羡嫉于他。

“崇侯虎无甚本事不足为惧,只是那崇侯虎之弟崇黑虎有异术,昔日征讨苏护时,崇黑虎用神鹰擒了苏全忠。”姬昌有些担忧。

“君侯,神鹰不足惧,臣自有办法治他。另,臣素闻崇黑虎仁义,若是崇黑虎来,不如把他招降。”

“也好,若能招降崇黑虎,也能安定北方百姓之心。”

...

转眼很多天过去。

崇侯虎带着崇黑虎,通过汜水关,兵临西岐城下。

大战一触即发。

崇侯虎派麾下大将黄元济出来邀战。

西岐这边。

姬昌派南宫适出城迎战。南宫适是西岐大将,是姬昌倚重之人。

南宫适随即带本部兵马,出城迎敌。

“黄元济,过来受死!”

“南宫适,吾今日必斩你!”

两人互骂几句,战在一处。

南宫适是西岐名将,武艺高强。

两人战至三十回合,黄元济已然不敌,想逃走。

但在南宫适大刀之下,黄元济想逃,逃不掉。

南宫适也看出黄元济有逃跑之心,他挥刀如幕,形成一个圈子,让黄元济跳不出圈子去。

本来,黄元济继续拼杀还可能有一线生机,但他胆怯,想跑,却有了破绽。

结果没几下,黄元济被南宫适斩于马下,枭了首级。

这黄元济也是榜上有名之人,他后来被封神。

西岐先胜一场,士气大振。

看了黄元济和南宫适大战,崇侯虎自知不敌。

“贤弟,看来还需要你出马才行。”崇侯虎想让崇黑虎出手。

崇黑虎沉默不语。

之前,崇黑虎就不同意起兵攻打西岐。

他跟崇侯虎说过,寿王无道,不要听命寿王,不要继续为虎作伥。

但,崇侯虎不听,执意要来。

见崇黑虎不应声,崇侯虎也知崇黑虎不愿出战,“贤弟,你就不念兄弟之情吗?”

崇侯虎用兄弟情谊劝崇黑虎,崇黑虎只能答应出战。

西岐那边。

见崇黑虎出来邀战。

姜子牙知道,该他出马了。

此时,西岐其他人都不会异术,挡不住崇黑虎。

崇黑虎不仅有神鹰,还会一些撒豆成兵的道术。

他和姜子牙斗道术,被姜子牙一一破除。

然后,放出神鹰。

但也被姜子牙驱走。

最后,崇黑虎道术、异术皆被破,还被姜子牙生擒。

这个过程,被远处的萧升和石矶娘娘看到了。

北伯侯崇侯虎带兵来西岐,萧升自然是知道的。

他来观战。

此时,姜子牙修为大进,收拾崇黑虎不在话下。

“萧升,那两人修为都不怎么样,还没有厉害的法宝。”石矶娘娘看的有些无聊。

“是啊,确实没什么可看的。师叔,咱们还是回金鸡岭吧。”

萧升和石矶娘娘化风走了。真正的封神大战还没开启,真正有本事的人,还没露面。

且说崇黑虎被擒。

“寿王无道,黑虎,吾素知你仁义…”姬昌劝降崇黑虎。

“我愿降。”崇黑虎本就对纣王不满,对姬昌有好感,所以,很快就投降了。

崇黑虎不仅自己愿降,还愿意劝降崇侯虎。

崇侯虎营地。

崇黑虎被擒,崇侯虎正发愁时,崇黑虎回来了。

“贤弟,你怎么回来了?”

“兄长,我已降了西岐。不如…你也一起降了吧…”

崇黑虎劝说一阵。

崇侯虎心里一动,有了主意,他打算诈降,然后伺机刺杀姬昌。

西伯侯府。

“这是我的降书。”投降是需要降书的。崇侯虎亲手递上了降书。

“北伯侯能弃恶向善,幸甚!”姬昌高兴的接过降书。然后,他们少不了庆祝一番。

“来,干杯!”

当天晚上。

姬昌还在看书。

忽然一个蒙面刺客出现。

一剑刺向姬昌。

姬昌连连躲闪,并大声呼叫。

幸姬发及时赶到,一剑砍掉刺客脑袋,才发现刺客是崇侯虎。

姬昌懂先天神算,但却不知有人来刺杀。这可能便是姬昌的劫数。

崇侯虎被杀,崇黑虎便成了北伯侯,带着兵马返回北伯侯属地,安抚当地百姓。

此事,韩荣又第一时间写奏本,上奏朝歌。

朝歌。

纣王闻奏,大怒。

又想发兵攻打西岐。

但被臣子劝住。

说是等闻仲回来再计较。

纣王暂时放下西征,又忙去找两妖玩乐。

且说姬昌。

崇侯虎虽然行刺失败,但却惊到了姬昌。

自此姬昌神魂不定,心神不安。

晚上睡觉时,总觉得崇侯虎站在面前,要刺杀他。

西伯侯府。

“姜丞相,百草药馆的大夫请来了吗?”姬发问道。此时,因为萧升的缘故,百草药馆的大夫是公认最好的。

“幸不辱命,百草药馆的大夫,在外面候着。”姜子牙去百草药馆请的大夫。

“快请。”

“这是吴大夫,这是公子姬发...”姜子牙简单介绍一下。

吴大夫上前为姬昌看病。

“这是受了惊吓,无甚大事。”吴大夫很快诊断完。

但他避开姬昌后。

又悄悄跟姬发、姜子牙道:“君侯天寿将近,请早做准备。”

吴大夫的意思是,姬昌将死,请准备后事。

他说完,又简单解释几句,便匆匆离去。

姬昌快要身死的消息,吴大夫着急传给钱四海。

因为钱四海一直在收集消息。

钱四海的消息,都是传给萧升的。

姜子牙和姬发,又找了数名大夫。

但结论大同小异。

几天后。

姬昌病情加重。

他自感时日无多。

便叫来了姜子牙、姬发、散宜生等人,交代后事。

姬昌曰:我死后,纵然寿王恶贯满盈,也不能以臣伐君。

这时的姬昌,是反对攻打朝歌的。他这样的做法,跟后面的曹操比较类似。曹操生前,没有想过要当皇帝。他们这样的想法,可能还是根深蒂固的“忠心”吧。

其实,如果姬昌没死的话,西岐是不会起兵伐商的。

所以,姬昌死,是注定的。

姬昌反对伐商,这是违逆天意的。

这也许是姬昌身死的原因之一。

姬昌对姬发曰:吾儿,你拜子牙为亚父,要听子牙的话。姜丞相之言,便是吾之言。

姬发随即拜姜子牙为亚父。

姜子牙泣曰:“臣受君侯重恩,虽肝脑涂地,碎骨捐躯,不足万一!”

姜子牙被姬昌的做法感动了。他这样,类似于刘备托孤诸葛亮。

“商虽无道,吾乃臣子,必当恪守其职,母得僭越,遗讥后世...再不能演八卦也。”姬昌最后说了几句,便去了。

姬昌终年九十七岁。

安葬完姬昌后。

姜子牙、散宜生、南宫适等人,奉姬发为西伯侯。

姬发称姜子牙为亚父,其余百官各加一级,继续延续姬昌仁政,休养生息。

且说汜水关韩荣。

又探听到姬昌身死的消息。

急忙上奏朝歌。

不一日。

纣王得知消息。

“哈哈...”先是狂笑一阵,然后大喊:“姬昌那个老匹夫已死,天下无忧!”

在纣王心里,最忌惮的还是姬昌。

但他却不知道,姬昌不死,成汤不灭。

姬昌死,西周才会起兵伐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