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 > 第648章 噩耗连连

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 第648章 噩耗连连

作者:烽火尽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0:23 来源:泡书吧

最开始,是二三十人欲去问衙门要说法。

但是一路走去的时候,遇到的路人好奇地问他们这是去干嘛。大家也不瞒着,路人一听,也决定跟去看看。

所以,一路上裹挟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涿州衙门前,接着就被官兵们拦在了门外。

这事报给了赵明楼,但他选择避而不见。

有官兵拦着,此时老百姓行事也不敢太过。最终只能转道,去闹蔡家和卢家等驴大户。

王东在后方的隐蔽处看着,心说,这才刚开始呢。

情况还没到最恶劣的时候,老百姓们还能保存理智,被威慑后会退走。等到了后面,武力威慑就很难起作用了,而且有可能会起相反的效果。

这边,蔡光仍在努力自救。

蔡光尝试过,去联系涿州周边以前合作过的大客户,想将蔡家的驴便宜出给他们。也是巧了,他找到的其中一家就是安和药坊。

他去接触的时候,对方给他交了个底,他们和人签了个合约,六十万两就能买到十万头驴,折合六两银子一头。

得知这个消息时,蔡光都懵了。也就是说,高于六两银子,他们的驴很难卖得出去。

周边的路都被堵死了,他们的驴不赔本根本卖不出去!

可是一头驴低于六两银子,真的是血亏啊。

涿州完了!

俗话说,漏屋偏逢连夜雨,麻绳专挑细处断。

驴价大跌没多久,平州又出手了。

继平州宣布不再购买涿州驴之后,平州开始扎紧粮食口袋,上调粮价。

这噩耗是一个接一个的。

仿佛为了响应平州粮价上调的命令,大黎各地的粮价也纷纷上扬,其中以涿州及附近一带粮价涨得更为迅猛。

其实大黎的粮价近来也是有所上涨的,毕竟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粮价都会上涨一点的。再者,因为去年平州商人们不断地在大黎买买买,以及以物换粮的原因,导致老百姓手中的粮食少了一些,大黎境内的粮价上涨幅度较以往高出一些。

平州的粮价一向都是维持在较低的价格区间,现在平州的粮价一涨,大黎的粮商们更是放开了涨,涨得理直气壮。

大黎的粮价一涨,涿州的老百姓们怨声载道。

家里什么都没有了,没有粮,没有钱,只剩下几头驴了。

关键是,老百姓的驴比蔡家的要晚一个月,还没出栏。

他们的驴要一年才能成驴,驴在一岁之前,都是它们生长的黄金时间,还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对粮草的消耗是巨大的,如果断了粮草,会掉称很快的。

也就是说,这粮草还不能断。

真的很糟心啊,驴价一直在跌,粮价又涨上天,老天爷不给人活路了啊。

有人说,驴卖不上价,大不了杀了吃肉。

但老百姓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他们一算,就知道杀了吃肉并不划算,毕竟就算一头驴只能卖五六两,五六两银子买来的粮食,他们省着点吃,一家子人还能吃好久。而杀驴吃肉,又能吃几顿?另外,他们大部分人还欠着饥荒呢。

总之,现在的涿州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平州,昌黎

吕颂梨他们也在关注着涿州的局势。

现在涿州驴市正处于相互踩踏,砸盘的阶段。

平州给大黎朝廷出了一个难题,涿州这个烫手山芋朝廷是接还是不接。

涿州这市场,朝廷是救,还是不救?

如果朝廷不出手的话,平州这招财富消失术,直接让涿州的财富蒸发了大半,涿州的民生、经济都会被摧毁大半。

现在就看朝廷愿意填这个窟窿吗?还是置之不理或者选择落井下石。

反正他们平州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一箱箱的白银,已经准备好了。

……

青州的谢湛和廖雪望等人一直都在秘密地关注着涿州的情况。

涿州的形势变化让人心惊。

廖雪望说道,“大都督,涿州的情况很不妙啊。”

并州木材大商乔西同和新安瓷商胡绛义,神情也是一脸凝重。

乔西同和胡绛义在接到谢湛的传召之后,秘密来到青州。

谢湛没有说话,而是摆弄着手上的资料。

蔡光能得到安和药坊的消息,谢湛也拿到了这个消息。他直觉安和药坊这样的合约与平州有关。

他将丁俊和蔡家的合约,还有安和药坊和周夷的合约一左一右放在面前。

谢湛喊来廖雪望等人,“你们来看看这两份合约。”

谢湛对比了两份合约,隐约看到了平州所设之局的脉络。

当初要是在察觉平州设下买鹿制楚之局的时候,他就出手干涉,打压驴价,平州的损失也不会很大。

应该是说,如果他当初出手,在朝廷的控价下,平州搅风搅雨,不管驴价涨跌,平州都没有大损失。

廖雪望、乔西同和胡绛义都是大商人,他们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平州这是完全将风险转移出去了。

真是出神入化的货殖手段!

他们看着这两分合约,眼神火热。

谢湛冷静地指出,“涿州的驴价还要往下掉,估计要掉到五六两以下了。”

对于安和药坊这样的大买家大主顾而言,即使没有那份合约,他们也会希望这驴价越低越好。

廖雪望倒吸一口凉气,好狠。

乔西同凝神说道,“现在这情况,就看朝廷出不出手了,朝廷出手救一救涿州驴市的话,涿州百姓还不会太惨。”

胡绛义摇了摇头,“这话对也不对,朝廷愿意出手的话,还得看朝廷出手的力度。”

“力度强,那涿州老百姓还能小赚一点。”

“力度一般,一年白干!或者小亏。”

“如果力度不够,呵呵。”

廖雪望也道,“对啊老乔,你想什么美事呢,要给涿州的老百姓兜底,朝廷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大都督,您怎么看?”乔西同问谢湛。

“朝廷应该不会出手,出手的代价太大了。”谢湛回道。

“去年到今年,涿州养驴的成本很高,每头驴的成本高达七八两银子,现在涿州有多少驴?”

“保守估计应该有百万头以上,或许两百万头以上也说不定。”

很多原本在代郡、雁门、新兴等地的老百姓都涌向涿州、常山、太原、乐平等地。

因为涿州的地理位置特殊,涌入的百姓不少,据统计,有五万户人口,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驴。

涿州的驴加起来,每头驴必须卖八两银子,老百姓们才能勉强不亏本。这也意味着,朝廷至少要拿出八百万两银子,甚至一千六百万两银子出来,才能稳定涿州的驴市。

而且一旦选择接手涿州,就代表了要和平州在货殖经济这一块交手,那肯定要防备平州的,这样又得在钱粮方面多做准备。

谢湛很清楚大黎朝廷目前的财政状况,同时谢湛也很了解宋墨这个人。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小小的涿州,涿州之危,没威胁到宋墨,他不可能为了涿州这里的百姓,就花费千万银两的。

乔西同廖雪望三人面面相觑,朝廷不出手的话,那涿州的民生经济真的要完蛋了。

“那赵明楼赵大人?”廖雪望迟疑地问道。

现在赵明楼是涿州主官,涿州经济被平州摧毁,他难辞其咎的。

“如今民怨沸腾,总要有人担责的。”谢湛冷酷地道,谁让赵家当初非要一头扎进去的。

“不去管这个了,你们觉得,平州下一步会怎么走?”谢湛问廖雪望几人。

乔西同廖雪望三人对视一眼,大都督太冷静了,一旦发现事不可为,绝不恋战。

谢湛没有理会他们之间的眉眼官司,涿州算是废了。此一役,在平州对涿州成功布下此局的时候,涿州就注定了有此一劫。

这一路走来,他和吕颂梨交手,互有胜负。

这一局他输了,就着眼下一局,争取在前方狙击对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