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 > 第94章 联名上书

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 第94章 联名上书

作者:烽火尽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0:23 来源:泡书吧

张府,书房里传来激烈的争吵。

小厮守在门口,对里面传来的争吵声,从一开始的紧张不已,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其实也就经过两天时间而已。

自打前两天,老爷子带回来陈定淮、姜九清两位山长之后,张府的书房里就时常传出这样的争吵。

姜九清背着手,在书房里踱来踱去,嘴里念念有词,“不行,今天必须做出决断!已经三天了,这样的启世名言耽误一天都是损失!却被我们整整耽误了三天!”他真是迫不及待想让它为世人所知!

张雍和陈定淮两人分别坐于宾主位上,一脸冷漠。

姜九清看向两人,“你们倒是说话啊!”

“你先坐下,走来走去,晃得我头晕。”陈定淮如是说。

张雍道,“决断倒是好决断,你们都退出!”

姜九清下意识反驳,“凭什么?”

张雍:“就凭那吕家小儿说,此乃吕德胜偶得的读书心得,欲赠于吾,让吾启发国人向上之心。”

“呸,他才不是这么说的,吕明志说的是吕德胜欲与诸位山长共勉,你休想独吞!”姜九清接着又道,“要不是我,以你张雍之性,这纸笺能否还存在且有疑虑呢。”他是有功劳的,凭啥退出?

姜九清不好打发,张雍看向陈定淮,要不,你退出?

陈定淮老神在在地道,“吾乃吕明志之山长,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若非当日吾在,吕明志这学生,会把这几句启世金句交予吾等?他这么做,是基于对吾的了解和信任。”所以,他不能退出。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不相让,如此模样的当代大儒,完全看不出往日里三人交情甚笃的样子。

这几天为了这几句启世名言,他们三个书院的山长,三个加起来岁数超过一百五十的老头,差点没打起来。

为了这启世金句,他们互不相让,谁也不服谁。他们谁都想要将之刻在石碑上,然后将石碑立于自己所在的书院里大门前,一定会让前来求学的学生感到震撼的,受到启发的。故而谁都想独一份啊,要知道这几句启世金句一用,他们所在的书院一定会名声大噪,为天下所知的。

张雍头疼,这样的争吵已经持续两三天了,继续吵,也依旧是僵持而已。

“休战休战,咱们再争辩下去也没个结果。所以,我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

“我们三人,一起联名上书,请皇上……”

最后他们一致决定,请皇上题词,三个书院,同时用这启世名言立碑为训辞。皇上的字,就拓印在青石碑或者碑亭上,以此警训莘莘学子。

“吕德胜那里,要不要叫上他一起?”

“不必了。”他们本来在得到这启世金句之后,就想登门拜访吕德胜的,偏他又病了,他们也不好在他病中打搅,但这事,他们非常焦急。反正该他的功劳,他们不会少他的就是了。

康成帝收到张雍等人的联名求见,有点惊讶,他这位太傅,已经很久没有单独求见他了。但康成帝知道,像张雍这种人呢,要么平时没啥声响,但一有动静,就不是小事。

康成帝正头疼着是见呢还是不见呢,要知道,他这身体还没好利索呢。要爱惜自己,不能太操劳的。这是吕爱卿特意传纸条叮嘱他的。君臣两人,近日来,一直在交换养病心得呢。

近来鲜卑、乌桓、山戌等部南下抢掠大黎边境的郡县,北境军情告急,太子已经北上劳军了,他这会正心烦着呢,担心太子做不好。吕德胜也和他抱怨长子的不靠谱。

康成帝突然发现,近来君臣两人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魏自立见状连忙说,“皇上,张大人说,这事是好事,而且事关吕大人。”

康成帝闻言,点了点头,“那就见见吧。”

张雍作为三人之首,上前一步代为说明来意。

康成帝听完,也明白了。原来是来求他给书院题词的啊,虽然要写的字多了点,足足有四句话,比他以为的四个字要多很多,但也算小事。

康成帝疑惑,可是,“这和吕爱卿有什么关系?”

吕爱卿,皇上,你就知道惦记着吕德胜!张雍等人腹诽。

“皇上,此乃吕御史偶然得到的读书心得。”张雍双手将那纸笺奉上,神色恭敬。

原来他要题的字是吕爱卿偶得的读书心得?康成帝随意一取,等眼睛触及上面的四句话时,整个人浑身一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何等的雄心壮志!

康成帝动容了,这不是他继位之初,颇具雄心壮志之时,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吗?只是当时没有用这样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这位年近五十的皇帝眼睛微润,人生已经走到了下半场的下半场了,突然间回过头来直面初心。

张雍等人很能理解康成帝这会的心情,就和他们前两日是一样一样的。

最初听到这句话时,犹如天声降临,大音无声,让他们有一种被雷电击中,然后从灵魂深处产生的苏麻感和战栗感。

最终康成帝喂然长叹。

“太傅啊,吕爱卿这几句话说得可真好。”

“皇上,这几句话,不是吕御史悟出来的,悟出此等惊艳启世名言之人乃张载。”张雍强调,皇上,别想你的吕爱卿了,吕德胜像是有那等心性胸襟觉悟的人?

能说出这话的张载一定是一名大贤。

你的吕爱卿就是个传话的,我们不否认他的功劳,但是绝不允许他张冠李戴,将此功劳据为己有。

“张载是何人?如今身在何处?”康成帝问。

他就不信,这两日,他们没有派人去寻摸过张载本人。但是,找不到吧?要是找到了,肯定会引荐给朕的。这么一个大贤能,可比那什么范泉重要多了。

张雍等人沉默不语。

所以说,传话的也很重要啊,没有吕德胜,你们能知道张载?你们能知道四为句?

康成帝当即就让人笔墨伺候,然后凝神一会,开始泼墨挥毫,四句话,挥笔而就,一气呵成。落款为:张载着文,接下来就是‘友吕德胜转述’,张雍、陈定淮、姜九清敬上,宋秩书。

宋秩乃康成帝名讳。

很好,这份功劳,大家都分润到了。

张雍、陈定淮、姜九清都很激动。

接下来的事就容易了,不过就是找工匠来篆刻石碑、建碑亭而已。后来他们找到大黎着名的雕刻大师王通来负责雕刻一事。于是在金钱权势的推动下,仅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万松书院、白鹿书院、嵩山书院,在冬日的清晨下,在书院的大门左边或者入门处都新矗立着一座丰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