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 第1351章 朱棣:贪官不绝,终于理解先帝的手段

锦衣卫在温州府查出许多贪官的消息,掀起轩然大波。

“锦衣卫镇抚使梁平联合刑部侍郎、大理寺卿,查出浙江温州府知府和通判,跟十多名劣绅勾结,欺压百姓……”

“不到两年就残害一百多户百姓,侵占良田几万亩,逼得百姓卖儿卖女……”

“嘶……简直禽兽不如,罪该万死!”

“他们竟敢这么嚣张?”

许多衙门官员得知此消息,一个个都无比愤怒。

“是啊,浙江离松江府那么近,他们也敢如此行事?”

“这事,难不成是锦衣卫使用酷刑逼供?”

“不能!”

一名中年官员摇头否定,“这次皇上还让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跟着,除非他们……否则,锦衣卫没有把人屈打成招的机会。”

“可是,松江府要案还没有彻底结束,皇上又严查浙江温州府,这么大兴牢狱,唯恐有变故啊!”

“如果有贼人垂死挣扎?”

……

“能有啥变故?”

朱棣平静地看着一众大臣,“温州府离松江府那么近,太子刚在松江府抓了那么多贪官,咱以为足够震慑那些官员。”

“结果呢?温州府官员竟然还敢为非作歹?”

朱棣说着像是想到什么,神色动怒,“蹇卿可知,温州府有些士绅,还自居为至正忠良。”

“什么?”

蹇义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满朝文武也神色大变。

元朝最后的皇帝,年号正是至正。

竟然有士绅敢用至正自居,这是想让皇上诛他三族吗?

刑部尚书陈鹏忍不住站了出来,“皇上,那些士绅怎么敢这么大逆不道,这罪足以诛其九族。”

朱棣冷笑,“咱也纳闷,咱如此厚待他们,可温州府那些官员和士绅,为什么还对前元念念不忘,甘心给蒙古人当狗腿子?”

“陈卿去问问刑部左侍郎,审讯结果出来后即刻回禀咱。”

“咱想知道那些狗官为什么甘心给蒙古人为奴,愿意让蒙古人奴役?”

“微臣遵旨!”陈鹏应下。

吏部尚书蹇义此时站了出来,“敢问皇上,微臣听闻已经有商贾密告十多名贪官污吏?”

“没错!”

说起这事,朱棣当即皱眉,神色愤怒,“锦衣卫和刑部及大理寺卿才查了一处,还真有贪官。”

“那些还没有查的,想来不会干净。”

“咱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先帝要对贪官实施酷刑,他们做的事情,不用酷刑难以平民愤,难解咱心头怒意。”

闻言,满朝文武则是色变。

蹇义连忙开口,“皇上,贪官污吏虽然可恶,可也不能全杀了啊!”

“为何?”

朱棣眯着眼看向蹇义,“蹇卿这是要包庇那些狗官吗?”

“皇上明鉴!”

蹇义神色严肃,“皇上,微臣也很痛恨那些贪官,可是大明贪官污吏多如牛毛,如果同时查出那么多贪官,全都灭族,大明就没有官员了。”

“没有官员?”

朱棣当下神色复杂。

“蹇卿怎么会有那么荒谬领头,咱问你,大明学子有多少人?”

“这个……”

蹇义顿时皱眉。

“皇上恕罪,大明学子根本数不清。”

朱棣呵呵一笑,“那何来大明没有官员一说?”

蹇义抽了抽眼角,“皇上,那些学子并无功名。”

“功名?”

朱棣一脸不屑,“有功名才能为官吗?”

“咱之前也以为,举人、进士为官后,大明官场吏治清明,百姓能安居乐业。”

“现今咱才知道,与其让那些怀有二心的举人、进士为官后勾结士绅剥削百姓,害得百姓流离失所。”

“倒不如让心怀正义的学子为官,治理百姓。”

“即便他们能力不足,至少他们不会剥削百姓,不会贪赃枉法,好歹百姓还有活路。”

听此,文武百官皆是神色大变。

“皇上,科举考取功名做官,这是自古定律,也是大明祖宗做法。”

“够了。”

朱棣不耐烦挥手,“先帝治理大明时,晋升了多少没有背景的贤才?”

“诸位爱卿,大明不缺学子,也不缺有才华的学子。”

“至于科举致仕者,为何这些年,北方学子跟南方士林一样,每年有那么多人考取进士,此中原因,咱比你们清楚。”

“无非就是死记硬背,再研究考官偏好,或者研究之前的考题。”

“官员们觉得,法不责众,全杀了会导致大明没有官员,让大明官员体系瘫痪,大错特错!”

“咱不可能允许,这些贪官一边拿着俸禄,一边剥削百姓。”

“大明几千万人口,书生就有十多万,咱根本不担心无人为官。”

“与其让人面兽心的人身居官位,给其贪污、剥削百姓,让治下百姓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机会,倒不如让没有功名,却心怀正义的书生为官。”

“皇上英明!”

满朝文武异口同声奉承。

至于他们心里真正心思是什么,朱棣并不想知道。

朱棣继续,“蹇卿,你给各州府下谕令,让各州府选拔优秀学子进京,补充国子监生源,着国子监认真教导。”

“日后大明哪里缺官员,如果无官可派,就从国子监学子中选拔。”

“微臣遵旨!”

蹇义一脸严肃地应下。

退朝后,京城官员都得知了朱棣决定。

所有人都心头一肃,顿时响起议论声,人人自危。

“皇上对贪官及剥削百姓官员,竟然如此狠厉?”

“是啊!”

“皇上让各州府筛选优秀学子进国子监,相当是候补官员。”

“诸位告之族人,或者同乡,千万不能选了品行不端者。”

“否则,不但不是好事,还会牵连全族。”

“多谢提醒!”

“听皇上意思,很快就会查出许多官员,你们要早做准备。”

“要惩治那么多官员,加上今年大旱,如果激起狗官跳墙,皇上就不担心动了根基?”

“哼!”

一名官员冷哼一声,“大明现在兵强马壮,海军更是日益强大,海上巡逻更加严谨,谁敢乱来?”

“明明大旱年,皇上还让锦衣卫查抄贪官,肯定抄出很多财物和粮食,正好解决无粮之急。”

闻言,众官员顿时呆若木鸡。

宋府。

“一个温州府就揪出那么多贪官?”

宋隐无比惊愕。

朱棣冷着脸,“咱真没想到,大明官吏竟然烂到如此地步。”

是挺烂的。

宋隐叹息一声,询问“这次抄出多少财物和粮食?”

“一百八十万宝钞,粮食六十多万石。”

“那么多?”

宋隐再次心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