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 第177章 回信!创建商号,拿捏商人!

研究所的真相是什么?

宋隐将这个研究所隐藏的如此神秘,是有何用意?

这些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一个谜!

他很想知道研究所的秘密。

至于向宋隐摊牌自己是皇帝,他现在还没有这种考虑。

至少在他还没有彻底的查清楚宋隐底细时,他是不会跟宋隐摊牌的。

“来人,笔墨伺候!”

朱元璋觉得不能以圣旨的形式将难题甩给宋隐。

但是他会以皇帝的口吻,给宋隐写信并加盖皇上私章。

只见信上写道:

皇后亲戚的精盐生意,现由朝廷接管,精盐深受百姓喜爱。

然,百官提议,将精盐生意让盐商去负责分销,朕得知宋卿,占此生意两成的利润,因而朕将此事交由你来处理。

朱元璋写完后,立刻让锦衣卫送往北平。

他很想知道,这次宋隐会如何应对。

这次面对的是百官的问责,并且触犯了盐商利益,肯定没那么容易解决。

……

一周后。

锦衣卫快马加鞭地从北平返回应天府。

这期间,每日早朝,百官都会询问朱元璋对精盐一事的处理意见。

都被朱元璋搪塞过去。

只是朱元璋知道,如此糊弄,时间长了也不是办法。

倒不是担心臣子们会闹事,可是大明的盐商可能会暴动。

朱元璋并不想看到盐商闹事的场面。

终于,今日快上早朝时,从北平返回的锦衣卫到了。

一看到锦衣卫,朱元璋立刻询问,“怎么样?宋隐那混蛋回信了吗?”

“回皇上,这是宋大人的回复。”

锦衣卫连忙掏出宋隐的回信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急不可耐地打开。

他想要知道,宋隐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只见宋隐的回信上写着:

“皇上万岁!臣宋隐得皇上器重,能为皇上解忧,是臣的荣幸。”

才看到第一句,朱元璋就莞尔一笑。

头回见宋隐对自己如此客气,之前那混蛋动不动就各种诽谤自己。

他为此早就不爽了。

“食盐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品,若无盐,则会食之无味。”

“推出精盐,本来就是为了造福百姓,也是为了让百姓吃上好盐。”

“但要将这么好的精盐推广出去,古往今来最大的障碍就是盐商。”

“自商朝以来到现今大明,盐商从中牟利,毫无底线地榨取百姓的血汗钱,盐不停地提价,但分量却未变。”

“千年以来都使用粗盐,但现今我大名能造出精盐,便是千年以来食盐最大的变革,实乃大明之幸,百姓之福。”

看到这里,朱元璋不由陷入沉思。

千年来,都是一成不变的粗盐,百姓也一直在使用这种粗糙的盐,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上质量好一点的盐。

现今有这么好的精盐,确实是大明的福音,也是对千年粗盐的革新。

仅此一项,足以让朱元璋龙颜大悦。

“盐商闹事,无非是损害了他们利益,也触碰到一些官员的利益。”

“皇上,历来盐商跟官府都有勾结,甚至靠山不小。”

“官商勾结,罪大恶极,实乃大罪!”

“臣这才想到以朱老爷这皇亲国戚的身份来推动精盐上市,好让精盐得以在大明正常买卖,造福百姓”。

“当今世下,唯一能破此格局的,唯有当今皇上。”

“所以,臣才想到跟朱老爷合作,就是要借助朝廷的力量,将精盐推广出去,替皇上谋取福利,从而恩泽天下。”

“但百官质疑的也没错,盐商传承至今数量惊人。”

“许多人世代皆为盐商,他们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底蕴,而且也是盐税重要来源,不容轻易撼动。”

朱元璋越往下看,眉头锁得越紧。

看到宋隐说到的官商勾结时,心想这小子岂不是在含沙射影说自己吗?

但宋隐说得没错,官商勾结确实是罪大恶极。

但要是方法得当,就不是勾结,而是合作。

精盐生意亦是如此。

朱元璋没料到,宋隐会直接地说出众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毕竟朱元璋也知道,朝中官员有许多人跟商人多少有些往来,否则也不会闹出这么大动静。

“臣绞尽脑汁想出一法子,那就是这精盐生意,还请皇上……”

看到这里,朱元璋眼睛都亮了,唇边更是勾起一抹舒心的笑容。

见宋隐信上写道:

“分三步来解决此事!”

“首先,精盐由朝廷制作,盐商以代理商身份分销精盐。”

“这步关键是要掌握所有盐商的信息,让贩卖走私盐的盐商暴露出来。”

“其二是朝廷增加一个盐司部门,用来监管精盐和盐商,负责统一收盐税。”

“至于利润,根据盐商代理量的数额作出一定的折扣让利,由此一来,可以拿捏住盐商,并让盐商替朝廷服务。”

看到这里,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更浓。

宋隐这家伙,拿捏商人确实是很有一套。

大明境内,走私商人数量惊人。

表面上他们跟普通商人一样,但靠着走私货物,他们获利更大,手段也更加阴险,可以说是往死里的压榨百姓。

他们往往通过垄断某些东西来大肆敛财。

这也是历朝历代对商人走私货物的镇压,从未停止过的缘由。

宋隐的这个法子,反而能让那些走私商人自我暴露出来。

当然,有了计策,但能不能将所有走私商人都抓获,就要看朝廷的实力了!

宋隐也只能提供建议,至于如何去做,也只能看朝廷了。

看到这里,朱元璋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如此一来,所有盐商都归朝廷管理,自然就掐断了走私的源头。

而且还能对盐税做到更加精准的监控和提高。

“最后一步,就是局面稳定下来后,朝廷可以按地域划分,跟堪当大任的盐商合作,创立商号。”

“商号有盐商经营,朝廷不参与售卖,以监控为主,但要派人定时监管,防止出现盐商监守自盗的情况,必要时可收回管理权。”

“所有盐商都归属各地商号,精盐从售卖到交税整个过程,都由商号监管,朝廷则负责监管商号。”

“可以说,这些商号的生意全是朝廷的,也可以理解为是朝廷的产业。”

“这样一来,便可不战而胜地将盐商握在手中。”

“精盐生意照样是朝廷的产业,只不过是让盐商来替朝廷办事。”

“如此一来,朝廷仍然获得利润的大头,自然也就不存在与民争利的说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