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 第230章 我好心好意款待,你非得装哔?

徐达看着这些朝廷重臣,宛如井底之蛙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禁不住笑了。

宋隐翻了个白眼,“徐老哥,你笑什么,当初你也是如此没出息。”

“……”徐达脸色僵住,随即张口大骂,“你这王八蛋少说两句能死啊?”

六部尚书也齐刷刷瞪了宋隐一眼,这家伙竟然敢嘲笑自己。

简直是不厚道!

“皇上能派六部尚书一起过来,想来对马铃薯非常重视。”

徐达拿话警醒宋隐。

这么好的马铃薯,想来已经引起朝廷注意,六部尚书过来肯定是另有图谋。

宋隐心里自然跟明镜似的。

可看着六部尚书捧着马铃薯爱不释手的样子,他也是无语。

“各位大人,这马铃薯既是种子又是粮食,一个马铃薯切成无数块种下去,每个马铃薯至少能种出**个马铃薯来。”

“至于马铃薯的吃法,下官早就让厨房做了准备,各位大人不妨去下官府上休息一下,顺便品尝马铃薯的美味。”

听到宋隐的邀请,六位尚书立刻回过神来,刹那间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尤其是工部尚书,更是一脸傲色。

“那就带路吧!”

工部尚书发号施令般的开口。

徐达看着工部尚书这德性,嘴角直抽,正犹豫着是不是给他一巴掌时,赵昌已经熟络地走了过来。

赵昌和宋隐打过几次交道,算是熟人了。

他走到宋隐面前,“宋大人,好手段。”

“才将福建改造完,到了北平又整出这么高产的粮食。”

“你进朝堂时,本大人定会为你大摆酒席庆贺!”

赵昌发自内心地笑着,很是欣赏宋隐。

如果没有宋隐,户部哪来那么多银子,国库也不可能充裕。

在大明各大部门眼里,身为户部尚书的他就是大明的金主。

然而在赵昌看来,真正的金主不是他,而是宋隐!

“呵呵,赵大人客气了,走,我们回府再说。”

宋隐招呼其他尚书随他回府。

此时,厨子将一道道菜肴端了餐桌。

六个尚书看着这桌丰盛的菜肴,都是目瞪口呆。

单单是这香味,就足以让他们口水直流,迫不及待的想吃。

“诸位大人,这桌上的食物,全是用马铃薯做的。”

“请各位大人品尝,下官自会给大人讲解一番。”

宋隐开口,几位尚书立刻不客气动起筷子。

马铃薯入口后,众人都是一脸惊讶,然后是一脸满足,再后来就是一脸震惊,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快。

宋隐都没有动筷子,三盘菜就已经见底了。

“诸位大人,北平这等穷乡僻壤之地,怎么诸位重臣一起过来了?”

这时,宋隐疑惑地问。

此言一出,赵昌立刻露出笑容。

“呵呵,宋大人,这还是托你的福,现今大明国库充裕,保障朝廷各公务都能够顺利进行,咱们也就清闲了许多,就如此次北平府之行,还是公费开支。”

“宋大人如此治国之才,打造出来的福建繁花似锦,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现在北平又被宋大人打理得欣欣向荣,我们当然要来观摩学习了。”

赵昌语气崇敬,对宋隐评价很高。

其他尚书听了这话,也是点头微笑。

“宋大人的奇思妙想,真是让人佩服。”

“没错,宋大人若是入朝,定然会成为咱大明的中流砥柱!”

这些马屁之词,宋隐虽然早听得耳朵起茧了,但这些人全是朝廷重臣,他也不好说什么。

可是不等宋隐客套,便听到啪的一声,工部尚书铁青着脸将筷子往桌上一拍。

紧接着他一声冷笑。

“很好,想不到在北平这种小地方,还有这种美味。”

“宋隐,你能将北平这个穷乡僻壤,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确实有点实力,回头我等自会向皇上禀报。”

他一开口,其他尚书都停了下来。

如此一来,工部尚书就显得有些唐突。

宋隐将几位尚书表情尽收眼底,最后看向工部尚书。

“谢尚书大人夸赞,敢问尚书大人如何称呼?”

工部尚书眼里尽是不屑之色,他高高扬起头,“本大人姓氏,你还没有资格问,你只需替朝廷,替大明效力就行了。”

工部尚书语气嚣张,说话时也是居高临下地斜睨着宋隐。

这架子端的,宋隐十分的不爽。

一个尚书而已!

自己身为布政使,也是从二品官员,尚书也就正二品,有什么好嚣张的?

只是,宋隐也没有多说什么。

官场上,官大一级压死人可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下官身为大明臣子,为大明出力是本分。”

“尚书不必忧心。”

宋隐客气的回复,哪想到工部尚书却开始冷嘲热讽。

“哦,不愧是能臣,觉悟倒是不错,看来是本大人想多了。”

“算了,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我们这次来,当然有要紧事情要处理。”

工部尚书继续怪声怪气的说道。

“如此高产的马铃薯,留在北平简直是糟蹋了这等神粮,我看必须上交给朝廷,由朝廷来支配。”

工部尚书使劲地口出狂言,赵昌等人有心阻止,可是见他这姿态,只能将到嘴的话又吞了回去。

因为工部尚书的身份有些特殊。

大明中,除了原先的准西势力以及新升的以宋隐为代表的实干官员。

还有一个实力集团,那就是大明的皇亲国戚。

除了皇子皇女等,外戚、养子、宗室等,也都属于大明一分子。

在大明,外戚的影响力不大,也没有发展空间,因为皇室实力太强,外戚根本不敢冒头。

但是,宗室就不一样了。

朱元璋虽是双亲早亡,手足也没剩下几人,但子孙众多,还有同宗血亲一族。

而这位工部尚书朱礼,则是朱元璋当年在寻亲时找到的,据说与朱元璋先祖有些渊源。

靠着这个关系,他从一个小官员,不过几年时间,就一飞冲天成为工部尚书。

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身份,朱礼在朝堂上向来目中无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