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 第326章 锦衣卫的汇报,老朱很满意!这宋隐真行!

朱樉听了宋隐的话,毫不犹豫地点头。

“没意见,宋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朱樉怎么可能会反对。

身为皇子,又怎么会缺银子,自然不会在意罚他多少俸禄。

他现在只在意,能够留在宋隐身边,跟他学习本事。

此刻,他满脑子全是宋隐给他描绘的宏图。

一门心思就想学一身本事,好领兵打到海外去。

“不错,至少态度很端正。”

宋隐满意地点头,“来人,替秦王殿下准备住处。”

朱樉在京城有私宅,哪怕是在皇宫里,也有宫殿。

但现在宋隐要关他一年禁闭,自然不能离开大宗正院。

朱樉满心欢喜地同意宋隐对他的处置和安排,甚至已经开始喜欢大宗正院这个地方了。

当朱樉从大牢里走出来时,心里无比感叹,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在大牢里获得新生,幡然醒悟。

这离不开宋隐的教导之恩。

……

朱元璋从马皇后嘴里,得知了她在大宗正院里的情况。

尤其听完马皇后转述了宋隐的话后,他相当认可。

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更是让他他觉得尤其顺耳。

朱元璋正开心时,锦衣卫来报。

“皇上,宋大人已经释放秦王殿下,宋大人在大牢里,还对秦王殿下说了很多话。”

宋隐才胖捧了朱樉,还把朱樉关进大牢,怎么那么快就把人给放了?

朱元璋非常惊讶。

“快说,什么情况?”

锦衣卫连忙回复,“宋大人骂秦王殿下如此自怨自艾,全是因为皇位引起的。”

“还说这种情况也是所有皇子的通病,皇子们都是因为无缘皇位,所以才自暴自弃。”

锦衣卫还没有说完,朱元璋仅是听到这里,就气得把手中的御笔甩到了地上。

好个宋隐,简直是胆大包天。

竟然敢私底下跟皇子谈论皇位,岂不是在触碰他的逆鳞吗?

但是,朱元璋更在意的是,皇子觊觎皇位这事。

这种事情出现在皇子身上,不是好兆头。

朱元璋正准备动怒,锦衣卫快速开口,“皇上,秦王殿下没有反驳,显然是默认有此事。”

“不过宋大人又说了,大明只要有皇上和太子在,任何一个皇子都没有机会。”

“宋大人还让秦王殿下多学学皇上高瞻远瞩的目光,让秦王殿下不如打出去,到时打下自己一片天地,自己称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宋大人还说,那时就连皇上都管不了秦王殿下。”

“秦王殿下对宋大人言听计从。”

“最后,宋大人就说罚秦王殿下一年俸禄,并在大宗正院禁闭一年。”

朱元璋原本是要动怒的,听到这里,脸上的怒意瞬间消退,换之而来的则是满脸笑意。

想不到宋隐这小子,真有两下子。

经他这么开导,皇子们的野心仍在,只是不屑皇位,而是有更远大的抱负。

如此一来,既解除了皇子觊觎皇位的危险,又让皇子们不至于自暴自弃。

甚至还想打出国门,去海外登基。

哈哈!

简直是妙不可言!

朱元璋对这样的结果不但不生气,反而还开怀大笑。

自己儿子能打出去做皇帝,那是老朱家的骄傲。

他不但不会动怒,甚至还很欣慰。

只是朱元璋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些皇子,会因为皇位问题而衍生出心理问题,甚至因为太子太过优秀而导致其他皇子自暴自弃。

他此时才意识到,他对太子朱标关注太多,从而忽略了其他皇子的感受。

从而导致那些皇子不思进取,宁愿做个碌碌无为的王爷,也不愿替大明出力。

朱元璋自然不想看到皇子们有这种心思。

好在经过宋隐的开导,激发出朱樉急流勇进的心态,愿意沉下心来学习。

这些消息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极好的。

尤其是想到征服海外国家称帝一事,朱元璋更是龙颜大悦。

自己的孩子真能够打出去,征服他国,哪怕是他们自己称帝,他也乐见其成。

甚至,他们如果真的自立为王,哪怕是自己死了,也是笑着瞑目的。

宋隐对朱樉的教导,让朱元璋少操了许多心。

如果这些皇子都惦记着皇位,日后咱不在了,还不知道大明会不会因为皇子间争夺皇位而发生动乱。

想到这,朱元璋就觉得万分幸运。

宋隐至少杜绝了这种隐患。

不过,让皇子能够打出去,去海外当一方霸主这事,朱元璋半信半疑。

一个国家再小,也不是随意想覆灭就覆灭得了的。

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皇子们的关注点转移到海外,这就行了。

大宗正院对朱樉的处理结果,朝廷以正式文书方式,传达至西安。

……

西安人杰地灵,是很多王朝的都城。

因而西安的底蕴非常深厚,同时西安也是贸易发达之地。

虽然没有福建和北平行省那么繁华,但是比起别的州府,显得更繁华一些。

只是朱樉一阵胡搞,适得其反,让原本繁荣的州府变得日益萧条。

商人不敢做生意,朱樉暴戾的行为让百姓惊恐,人人都如惊弓之鸟般惶恐不已。

虽然知道朝廷下旨,将朱樉召回京,可是一日不见处罚结果,就一日不得安宁。

甚至许多人都觉得,皇上一定会袒护皇子,更不可能处罚朱樉。

而且持这种想法的人还很多。

就在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时,朝廷对朱樉的处罚结果也到了。

听说圣旨到,西安大小官员跪迎圣旨。

当场吸引了许多百姓围观,谁都想知道朝廷是如何处理朱樉的。

朱樉被传回京后,开始西安大小官员都不当回事。

朱樉毕竟是皇子,皇帝怎么可能会对自己儿子下狠手。

只是看到朝廷有旨意下来,却不见朱樉跟着回来,这些官员才开始觉得不对劲。

传旨太监开始宣读对旨:

“皇上现已查明,秦王朱樉治理封地手段过激。”

“特此罚秦王朱樉在大宗正院禁闭一年,并罚一年俸禄,用此俸禄赔偿在此事件中受到伤害的百姓……”

随着圣旨内容公布,大小官员全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朝廷还真的动真格啊?

还将秦王关禁闭一年?

俸禄也罚一年??

还要用这些俸禄去偿还百姓?

而这样的结果,说明朝廷关注民意,不但处罚朱樉,还愿意赔偿百姓损失。

当即,在场的百姓都欢呼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