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九一八(八)

红色帝国1924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九一八(八)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九一八当晚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中国以及国际,特别是中国国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首先,作为中国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了严重的抗议;接着,中国驻国联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提出了申诉,想让国联主持公道驱逐日本人。

这还只是政府的一些作为,国内的各个党派、各个军阀、以及广大爱国人士开始了抗议游行,特别是很多国民党实力派看见老蒋实行不抵抗政策,开始纷纷发电反对老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积极主张抗日。

而我党也没有放过这一个好机会,先是在全国发布了《中国**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本人的侵略。并在月底再次发布了一个‘二次宣言’,强烈指责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并提出一致对外。

除此之外,我党认为现在是壮大根据地一个好时机,应该趁着国民党应付九一八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的时候,应该发起全面进攻,夺取国民党统治区,并把一些根据地联系起来。

而且中央这次的决心很大,下令所有根据地的红军对国民党发起进攻,任何放弃根据地的企图以及不进攻都是党的敌人。并提出长江以北的革命根据地以川陕鄂为中心,鄂豫皖为辅,并打通二者之间的联系,把两个根据地联系起来,彻底截断湖北跟北方之间的联系;南方以中央苏区(湘赣闽根据地)为中心,其他的小根据地都应该朝着中央苏区靠拢,或者打通与附近根据地的联系。

对于东北,我党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月底就指定中央苏区以及川陕鄂两个根据地各自派出大量的指战员奔赴东北,组建东北抗日武装。

至于反映强烈的一方,还有着日本人。对于关东军中国东北发动的军事行动,日本政府以及天皇很是不满,认为当前发动这种军事行动很不合适,恐怕会出现28年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在国际上被孤立的情形出现。所以在事变之后日本内阁马上就做出了,禁止把事情进一步扩大,并且命令关东军停火。

但是日本有个奇怪的现象,下面的人不喜欢听上面人的命令,也就是所谓的‘下克上’。所以关东军直接无视日本政府的决定,反而以自卫的名义,继续扩大战线,精锐的关东军直接席卷整个辽宁。

“土肥原阁下,事情查清楚了吗?当天晚上的事情到底是哪一方干的?”此时的日本人在奉天(也就是沈阳)的特务机关里,九一八事变发起者之一的板垣征四郎大佐问着前奉天特务机关机关长、现在的奉天市市长土肥原贤二。

土肥原贤二是有名的中国通,跟国内很多军阀关系都挺好,跟阎锡山还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现在他待着的奉天特务机关就是其一手建立的。

“大佐阁下,当天晚上十分混乱,城内除了我们关东军还有着很多东北军士兵,我们也无从得知那股神秘势力到底是何方派来的。”土肥原贤二作为特务机关头子,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他没有查出来18号当晚洗劫帝国众多银行的不明武装到底是谁派来的。

“难道没有一丝蛛丝马迹吗?这件事已经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们必须得给国内一个交代。”板垣征四郎这两天都快被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施压给逼疯了。

“蛛丝马迹我们倒是发现一些,这些不明武装的武器十分精良,很多都配备着冲锋枪,而且他们是通过汽车把一些东西搬走的,我们的人在营口附近发现了几十辆被炸毁的汽车。

我怀疑他们就是从营口坐船逃走的,但是逃往哪我们却不清楚。我倒感觉这件事会不会是张学良搞的鬼?他们发现了我们的计划,顺水推舟,嫁祸我们,要知道在东北只有他的东北局才能够有这个实力。”土肥圆猜测道。

“有可能,要是真的是这样,那这个张学良就良心大大的坏了,那他也就不像我们所了解的那个张学良了。”板垣征四郎略有所思道。

“有这种可能,不过我会继续追查下去。虽然那些重要财物不见了,但是张府那么多土地以及住宅、企业等,我们可以把他们变现堵住国内政客的嘴。”土肥圆在一旁建议道。

“你这建议不错,这件事就麻烦土肥圆阁下你去执行!”板垣征四郎高兴道,有了解决方案,他之前的阴霾神色也没了。

“中央的这两个指示你们怎么看?”安康,红二方面军的指挥部,川陕鄂根据地主要军事主官都坐在这里,他们的面前的桌子上都摆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中央关于九一八的决议。

“我觉得应该执行的中央的这两个决议,中央的分析没错,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恽代英看着中央的电文,十分强势,便就没有打算反对的意思,而且他们心里也觉得这两个决议可以执行,而且都对他们有好处。

“我有一点看法,就是中央让我们打通与鄂豫皖的联系,这个是不是不太现实?我们之前的制定的发展方向是四川跟甘肃,若是执行中央的这决议会不会对我们造成不少麻烦,要知道在襄阳,敌人可是重兵防守,若是强行打通跟鄂豫皖的联系,我们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作为方面军总参谋长的徐向浅,他对战略上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东进明显不可取,但是中央却又这么要求。

“我有一个建议,中央让我们跟鄂豫皖合在一起,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他们也有着数万人,是我们红军排第三的部队,我们只需在一旁策应,这样就可以跟中央交差了。”

不得不说,陈更的建议说到了大家的心里去,红二跟红四本来就不和,张国焘去鄂豫皖之前还没啥事,在他一去,双方经常闹矛盾。特别是张国焘老是在中央的会议上指责红二的一些做法,但李卫国这边也不是任人欺负的,直接断了给红四方面军的武器支援,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张国焘的心腹将领都纷纷在其面前大吐苦水。

不过并不是红四所有将领都跟张国焘一样,也有一部分将领就对张国焘的一些做法不满,例如旷继勋、曾中生、王树声等人。原因也很简单,两个方面军不和造成现在鄂豫皖的经济条件大不如前,武器方面只能通过缴获国民党来获得,下面的指战员没少抱怨。

但是张一到鄂豫皖就大肆清除异己,他们就只能自保,哪能在这些事上面发表不同意见,更何况这事还被张国焘搞成了方面军之争,把私下的不和,抬到了台面上。

而对于两个方面均不和的事,中央也知道,但也不好插手管,首先两个方面军的一把手就不和,李张二人早在武汉起义时就因为一些事产生分歧。中央也没法管,一个是老资历的党员,一个是地方第一实力派,无论偏向谁都严重会影响到党内团结,所以中央就是和稀泥,只要不坏事,随他们闹去。

“我觉得可行!你们认为呢?”李卫国直接在一旁表态,他对于能够打击张国焘的建议一直很支持。

“我没有其他看法。”

“我也赞同。”

在李卫国出言表态后,其他人便就没有反对。

“政委,你呢?”

李卫国问着一旁不说话的运代英,对方是总政委,他的意见也很重要。

“既然卫国都这么说了,我就没其他的看法了。”对于几人都同意这个建议,运代英也无奈的叹了口气。虽然他也不满张国焘的哪些做法,但又不想因为这些造成两个方面军的不和,可看着其他四位搭档的态度,看样子调解是不可能了。

“那这事就定了,不过为了不让中央指责,我建议我们可以朝四川或者陇南出兵,让我们的根据地再次扩大。”李卫国想了一会儿便提议道。

“对了卫国,还有一个事比较重要,就是吉鸿昌的事,他那里我们应该尽快着手,老将已经开始不信任他了,我怕老蒋会先下手为强。”恽代英想到之前中央下的命令里,让他们尽快把吉鸿昌的部队拉进红军队伍。

“没错,这事我会亲自负责,不过咱们得想好把他拉过来给什么职务,这个事政委你这边跟中央协商好,看看给什么番号合适。”想到吉鸿昌,李卫国也比较重视,通过他可以作为跟其他爱国的前西北军将领之间联系的中间人。

“好的,这事交给我吧,我立马就去办!”运代英认真地说道。

对于吉鸿昌,李卫国等人也花了不少心血,不过现在吉鸿昌还在上海,据上海同志传来的消息说是正秘密赶回湖北,谋划起义事宜。

对于吉鸿昌,李卫国看重的是他爱国情怀,他的军队李卫国还看不上,此时的吉鸿昌部队早就被老蒋给拆分的不成样了。他名为22路军总指挥,但实际上能指挥得动的只有他的30师一万来人,另外的31师已经不是他能指挥得动得了。31师师长张印湘在老蒋的离间之下,早就跟吉鸿昌貌合神离,造成31师也就成了双方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就在国内掀起规模空前的反日浪潮之际,国民党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由于不抵抗政策使南京政府遭受了国内各界的指责,为了平息众怒,老将宣布辞职(次年初又复职)。在老蒋辞职之后,国民党内部的粤、宁二派开始和解,并取消了广州国民政府,共同应对国内外复杂的局势。

其中林森出任新的国民政府主席,孙科为行政院长,但缺乏军队以及江浙财阀支持的新政府,举步维艰。虽然林森之后一直出任国民政府主席,但是真正的大权还是掌握在老蒋手中,前者这个主席名存实亡。

襄阳,此时的警备司令部里,时任警备司令的吉鸿昌正在跟我党的地下党员李子纯谈话。

此时的司令部里的吉鸿昌书房里,一盏电灯照亮了整个书房,一个穿着国民党将军军装的男子坐在书桌内侧,并且一脸愁容,桌上摆着一份份电报和资料。而在书桌外侧,这坐着一个穿着普通军官军装的男子挺直的坐在一切对面,脸上很严肃。

“总指挥,这是老蒋要对你下手了,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呀,不然这么多兄弟们都得被老蒋害死。”李子纯一脸严肃的对着吉鸿昌劝道。

原来,就在一个小时前,南京传来命令,老蒋免去了吉鸿昌的22路军总指挥的职务,让其在十日内必须出国考察。而他的22路军则改编为第30军,原31师师长张印湘出任军长,彭振山出任第30师师长一职。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吉鸿昌连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他部队任职的**党员李子纯,跟其商量如何解决这个事,这才有了李子纯在书房里劝诫道。

“这样吧,你能安排我去你们苏区见见你们领导人吗?特别是你们的李卫国总司令,我想跟他谈谈!”此时的吉鸿昌虽有心反蒋,但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是否投靠gcd,所以他才有此一问。

“好的,这事我马上就去沟通。”李子纯见对方还没下定决心,便知道仅靠自己估计无法劝服他,只能让苏区的人出马了,至于李卫国总司令会不会亲自接见对方,那就不是他操心的了。

由于吉鸿昌出国考察一事只是南京的电文命令,真正的交割还得等南京方面派人来之后才算完事,所以在南京来人之前,吉鸿昌仍然是即将被撤销编制的22路军总指挥。

而对于襄阳发来的电报,李卫国很重视,便决定自己亲自前往,并邀请吉鸿昌到武当山一叙,共商大事。

而看见自己仅仅只是提个建议,没想到陕鄂红军的总司令李卫国还真的答应了,并且邀请自己去武当山一叙。吉鸿昌也很惊讶,更多的则是欣喜,说明他还是挺受红军重视的,在欣喜之余他就在襄阳地下党的安排之下,秘密出发来到武当山跟大名鼎鼎的李卫国见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