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一百八十八章 《莫斯科协定》(二)

红色帝国1924 第一百八十八章 《莫斯科协定》(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莫洛托夫同志,你怎么看跟**进行这个交易?”办公室里,斯大林叼着大烟斗,手敲着桌子淡淡的说道。

这个时候莫洛托夫,是苏联的政府总理,斯大林领导班子的二号人物,深得斯大林的信任。

“斯大林同志,其实我们可以答应跟**的这次交易。当然我知道您的担忧,所以我们不会把一些机密的东西用来交易,包括一些好的武器之类的。

**的代表说的没错,我们现在的敌人是德国人和日本人,若是支援**,他们就可以扩大队伍从而帮我们牵制中国东北的日军,而且我们还可以跟**签署关于给**在中国东北的抗日武装提供武器援助。

正好我们的工业化缺很多钱,若是有一两亿美元注入政府,我们之前很多因资金不足的而流产的计划也可以从新实施。

在壮大**之后我们也不用担心远东地区的安全问题,我们也可以专心解决在党内的托派人物。”

莫洛托夫是总理,这个国家的政府是他管理,他需要大量的前去实现他的一些计划,所以他才会同意这次交易。而且他知道斯大林最近的工作核心是肃清反对派,没有外敌的威胁,他就能专心搞肃反,这可是说道斯大林的心坎去了。

听自己的二把手这么说,斯大林没有表明态度,但是也没反对,便问向旁边的克格勃负责人,“亚戈达同志,你说说你对日本还有国内情况的看法。”

“斯大林同志,我们在远东的情报人员发现,日本在中国东北集中了数十万军队,而且下面很多军官都有进攻我苏联的想法。

现在在中国东北,只有**的抗日联军在反抗,但是他们缺乏弹药供应,对日军造成的损失不是很大。

属下认为,我们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卖一些武器给那些抗日联军,让他们能给日军造成大麻烦,那样我们远东地区就不会受到威胁。

而且国内现在托派盛行,我们应该专心抓出隐藏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反动派,这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亚戈达的意思也很明显,也是比较支持跟**的交易。

“赫鲁晓夫同志,你对这些**的代表比较了解,你的看法呢!”斯大林把话题抛给了站在远处的赫鲁晓夫,看看这个负责谈判的同志有什么好看法。

“斯大林同志,我觉得也可以跟**达成这笔交易,不过为了支援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我们可以把一些价格稍微提一下,也算是为苏联做点贡献,相信**不会拒绝的。”

赫鲁晓夫巴不得跟**达成协议,这样他就立功了,但他知道斯大林有顾忌,所以故意说提高价格,让其认为占便宜了才会答应跟**继续谈判,并完成交易。

“不错,适当加点价格,不过别把这些**的代表给吓跑了!赫鲁晓夫这件事继续由你负责,希望你能给苏联多争取一些利益。”

斯大林听了赫鲁晓夫的话后,比较高兴,也看的出来这个赫鲁晓夫很会做人,是一个对苏联忠诚的同志。

“是,斯大林同志!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不辜负党的期望!”

有了斯大林这一拍板,**与苏联的交易就可以继续谈判了,而且成功达成交易也是必然的了,剩下的就是相互扯皮,谈论细节。

至于莫洛托夫等人看到这么一个美差交到赫鲁晓夫手里有点吃味,不过他们也不需要这个没差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想往上升,也升不上去了。

莫斯科州委的会议室里,一场涉及数亿美元的贸易谈判正式拉开序幕。

“远方的朋友,这清单上面的我们都能答应,但是你们得支付两点五亿美元,不知贵党有这么多钱吗?”赫鲁晓夫非常有自信的说道。

看着苏联人想全部吃掉这些东西,洛普三人觉得好笑,恽代英就开口了,“赫鲁晓夫同志,你可能误会了,这些清单上的东西,我们有一部分会在美德购买,只是从你们这里借道而已!”

开什么玩笑,全部设备在苏联买?苏联人十有**把沙皇时期的破烂机器卖给他们,李卫国在他们走之前专门叮嘱过得,很多东西不能在苏联买!

共和国历史上就被苏联坑过,特别是在50年代初的苏联援华上面,很多机器设备就是苏联人把那些旧机器设备用来支援的。

而且好玩的是,那些机器里面,很多都是苏联人从中国领土上抢过去的。当初苏联横扫关东军后,把日本在东北的机器设备基本运走了,要知道当时东北的工业能力能跟日本本土媲美,可以想象那是什么概念。后面倒好,在拉回去用了十年之后,再还给中国,既能更新换代设备,还获得了中国的感激。

“你们什么意思?我们能听这些,为什么你们还去便宜美德这两个资本主义国家?”

赫鲁晓夫没想到**还有这打算,便生气地说道。若真是这样,他这个差事就不是美差了。

“赫鲁晓夫同志,你别生气。我们的意思是,只有一部分会在美德买,但大部分会在苏联购买。但是只要在美德买的,我们会给贵国一笔不菲的过路费,这样你就能回去交差了。”

见赫鲁晓夫有点生气,任毕时连忙解释道,对方要真是误会了,那就麻烦了。

“这样啊,你们能说说哪些东西需要在美德购买的,要是我们这能提供必须在我们这买!”赫鲁晓夫虽然神色缓和了一些,但是作为大国的那种强权还是表现在明面。

“我们需要在美德购买的包括石油开采以及冶炼的设备、机密仪器设备、机床制造设备、发动机制造设备、医药科研设备、汽车制造厂设备、钢铁冶炼设备!”

好吧这说的要不就是苏联人自己都很需要的,要不就是苏联人不擅长的。就拿石油来说,苏联是出了名的石油开采大国,但冶炼技术很差。所以这些设备逼的**只能去美德购买,特别是精密仪器以及机床制造设备还得去德国购买。

“什么?这么多?这坚决不行,必须都在我们苏联购买!”一听**的这些要求,赫鲁晓夫果断反对。

“那么请问,贵国能够提供这些设备给我们吗?先声明,我们不要贵国在沙俄时代留下来的那些设备!”反正是谈判,恽代英想戳破对面的谎言再说,这样才能争取更大的利益。

“这。。。。。”好吧,赫鲁晓夫被恽代英这么一问,卡住了。

“赫鲁晓夫同志,**要求的一些设备,我们有现货,都是20年代生产出来的设备!”就在此时,一个代表贴着赫鲁晓夫的耳朵低声的说道。

“我们哪有?我们不是也在跟美国购买吗?难道是你是说。。。。”赫鲁晓夫恍然大悟道。

“没错,这是我们在路上的那些设备清单,我们可以把这些加价卖给他们,我们再去买更好的!”旁边的人低声说道,并递给了赫鲁晓夫一张纸,上面写着所有在途设备的清单,以及他们花多少钱买的。

看了一下清单上的东西,赫鲁晓夫心里也有底了,“几位**的代表,你们需要的这些我们大部分能提供,你们不需要再去美德购买那么多了。”

“是吗?我们可不要那种沙俄时期留下来的设备。”恽代英再三强调道。

“你放心,这些设备最好的是八成新的,最旧的也是六成新的。

因为现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所以我们苏联也购买了不少机器设备,念在我们都是一个性质的政党,肯定得互相帮忙,所以我可以做主把这些已经到了或要到货相关设备转卖给你们,当然价格方面会高点,毕竟这给你们省了时间。”

赫鲁晓夫的装作好人在那说道,嘴上大讲两党的友谊,说白就是想高价把那些设备卖给**。

听说有现货,洛普三人对视了一下,便相互点头示意。在他们看来价格高点也能接受,毕竟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赫鲁晓夫同志,你能能说说都有什么设备吗?”恽代英笑着问道。

“好我给你们念念。

一套年产50万吨钢铁的设备,8成新,价格600万美元;

一套年产20万吨石油冶炼设备,7成新,价格200万美元;

一座年产2万辆的拖拉机厂,八成新,价格800万美元;

一座年产5000吨铜冶炼厂设备,七成新,300万美元;

看着自己念出来的这些东西,本来价值不到3000万美元的东西,被他说成了4500万美元,赫鲁晓夫越看越满意。

“那个拖拉机厂的设备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只能年产5000辆就行了,还有卡车的我们也只需要年产3000的就可以了。”

知道苏联人肯定把价格提高不少,但是**的几个人也不是坐着挨宰的冤大头。就像拖拉机年产两万辆,那是最大产能,而已目前**的实力,要那么多干啥,要知道这个产量后面换成生产坦克,那就不得了了。

当然即便是李卫国有心把拖拉机厂改成坦克厂,但以西北的工业基础,估计没个四五年是够呛。

“行,那去除这两样,一共4000万美元。我们再谈谈其他的交易吧!”

“我们谈一下关于留学生以及武器等购买的相关条款吧!”恽代英认真地说道,这次除了设备,关于留学生计划以及武器以及物资购买也很重要。

“远方的朋友,你要知道我们苏联不会白白让你们派遣留学生,所以这些你们都得承担费用。”

“你这个放心,我们会按照苏联的消费,支付这些费用的。我们的计划是每年派遣至少五百的留学生,希望能进入苏联一些大学学习!”

“这个没问题,只要你们负责提供相应的费用就行,这个我们没有过多要求。”赫鲁晓夫淡淡的说道。

“对了,这是我们需要买的物资清单,你看看,一共需要多少钱。”

这个谈判一共花了十几天,双方这才达成相关的协定,后世也成为《莫斯科协定》。

《莫斯科协定》内容有:

一、**跟苏联,达成关于0.7亿美元美元的设备采购合同,涉及钢铁、汽车制造等,所有设备将在1年以内运到西北兰州。

二、**跟苏联,达成关于1亿美元的代购合同,借苏联从德国、美国购买设备,涉及精密仪器、机床制造等。

三、**与苏联,达成关于留学以及人才引进计划。根据协议,每年**向苏联派遣500以上留学生,并支付相关费用;除此之外,**从苏联引进一部分技术人员以及师资力量,主要以苏联犹太人为主。

四、**与苏联,达成1.1亿美元的武器以及相关物资采购合同。涉及坦克、防空机枪、飞机、火炮等相关武器,以及引进防空机枪等一些武器生产线。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紧缺的原材料,也是买了不少。

在双方代表的见证下,苏联代表赫鲁晓夫、**代表洛浦分别在协议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双方出席的人都鼓起了掌,都为这个事情,感到高兴,毕竟是近三亿美元的合同。

这两亿多合同,苏联人掏进腰包的有两亿多,净赚都得有上亿美元。其中的大头就是就是苏联人卖给**的那些设备,基本上都是百分五十的利润,再加那些买路费。

虽然知道,苏联人坑了自己,但是洛浦等人也没法,这个协定能签就不错了,这个时候,只能求着苏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