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两百零四章 西安事变(三)

红色帝国1924 第两百零四章 西安事变(三)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此时的李卫国在会议室里说的让在场的感到非常的震惊,他们没有去想过老蒋死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只是想把老蒋整死就行,丝毫不考虑后果。

此时的会议室里,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听,听李卫国到底是怎么说的,他们也才明白,这个年龄只有30岁出头的人,为什么可以坐上几大常委的位置。

不得不说,李卫国的话犹如石破天惊,老毛此时也在庆幸自己刚才没有表态,否则就丢人了,“卫国,你说的没错!我得承认,你说的这个我也没考虑到,也幸好你想到的!”

“我开始其实也是跟你们想的一样,可我就按照老蒋死了之后再去分析,这才得出刚才的结论,所以这次西安事变,我们应该想办法保住老蒋的性命,不能让他死了!”

李卫国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肯定会得罪一部分人,所以这个时候他得稍微收敛点,也给其他人一步台阶下。

“可是我们不能就这么白白饶过老蒋吧,老蒋手上可是沾满了我们同志的鲜血!”彭得怀见李卫国提出饶老蒋一命,他便不满的抱怨道。

看着彭得淮的抱怨,李卫国知道这也是在座不少人的想法,所以他必须给出个合理的解释,“老彭,我虽然建议留下老蒋的性命,但不代表我们会这么轻易放过他!

你们不觉得现在这事,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吗?我们可以让老蒋答应合作抗日,并释放抗日分子以及政治犯这些!”

“噢,卫国,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倒是不错!我们之前跟老蒋的对峙,估计在这次时间之后,我们估计就会改变现状!”听李卫国这么一说,老毛也觉得说的挺不错,便笑着点点头,也没有了之前的尴尬感。

“主席,现在张学良那边也邀请我们去西安共同商量之后的大事,你看怎么回应?”周恩莱拿着一封张学良发来的电报,问道。

“这样吧,恩莱、卫国,这次事情重大,你们二人就一起前去如何?我们把底线定好,然后再去跟各方谈判!”老毛想了一会儿,认真地说道。

“行,那我和卫国就亲自去!”周恩莱看了一下李卫国,在征得同意之后,对老毛说道。

就在**这边达成了关于这次西安事变的方针路线的同时,其他各界却是闹翻了。

在张学良的全国通电发出去后,在国内外宣起了狂然大波。这是一个国家的领袖,被下面的将领给囚禁了,这事太令人震惊了。

南京政府方面,亲日派何应钦,推动武力围剿张、杨军队,何应钦并出任讨逆军总司令,丝毫不管老蒋的死活,决定武力平叛东北军和西北军。

宋庆龄得知后,当场晕倒,最后再跟孔祥熙、宋子文等人商量后,决定先派宋美龄的澳籍友人端纳去西安,会见张学良。而且跟何应钦等亲日派的主张不同,宋美龄等亲美派则是主张跟张学良、杨虎城和平谈判,必须保证老蒋的安全。

12月14号,蒋梦麟、李蒸等22名此时中国有名的教育家,纷纷发电报指责张学良。

12月15号,《大公报》、《申报》这些国内知名的报馆通讯社,一起联名发布了《全国新闻界对时局共同宣言》,同时还向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了紧急宣言。

反正此时是什么情况,除了gcd支持张学良、杨虎城的这次行动,其他的势力都表示担忧或者反对,因为他们觉得即便是让老蒋抗日,也不能采用这个方法呀,太极端了。

而且**这边,在李卫国的力挽狂澜下,中央才决定不杀老蒋。而就在第二天,斯大林专门从苏联发来电报,表示一定要保住老蒋的性命,为此,斯大林还给**送了一批汽车。

因为在斯大林看来,老蒋的存在就能团结起整个国民党,这样对于牵制日本的才能起到大作用。

此时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可是心力憔悴、焦头烂额,内部都想把老蒋处决了。外部呢,张学良二人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何应钦等人的讨伐,全国各界人士纷纷发来表示担忧以及指着的电报。

没办法的二人,便催着gcd马上派代表过来,共商大事!

此时由兰州前往西安的路上,一支上千人的骑兵队伍正在不快不慢的前进。为首的两个人正是周恩莱和李卫国,至于后面的这一千人的队伍就是他们此次带的警卫部队,由李卫国的警卫营以及200名特战队员组成。

别看人数就只有一千,但是装备很精良,特别是那200混搭的特战队员,虽然不是特战队最强的,但个个是好手,两百人在突发情况下可以当做上千人用!

由于是去谈判的,整支警卫部队又不能携带重武器,除了冲锋枪就是搭配了一些轻机枪以及掷弹筒。估计等到了西安,东北军以及西北军也会大吃一惊吧!

“卫国,没想到你这不仅指挥打仗厉害,练兵还是好手啊!你看看你这部队,一个个的精气神十足啊,还有这武器,都是花机关吧!”由于之前赶了一段路,所以此时一行人的速度就放慢了点,也正因如此,周恩莱才有闲心跟李卫国聊这个事!

“没想到主任你,还懂枪?”听见旁边周恩莱的话,李卫国扭过头,笑着说道

“卫国,你这就小瞧我了吧,虽然我很少指挥军队打仗,但是不代表我对枪这些一窍不知吧!不过看着这枪,跟一般的花机关有点区别,是改进过的枪吗?”

周恩莱接过旁边士兵递过来的枪,仔细看了一下,认真地说道。

“看来主任对枪还真有研究,没错,这个枪其实不算是花机关了。是我们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依据花机关为模板,设计的一款新枪,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不过外形上面还有花机关的影子。”

花机关说实话若是在几年前倒是一款还不错的枪,在抗日即将到来的时候,花机关就有点落伍了,特别是对于特战队这种特殊部队!

“这件事情结束了,我也得去兵工厂看看了。卫国,你也知道情报战线的那些同志也需要不少枪,而且还是手枪,到时候你可得好好给我准备一些枪!”

跟李卫国聊天,周恩莱也不用顾忌那么多,说话间也都是带着玩笑意思,一点没有去西安干大事的紧张样子。

“主任,你这说的,这事你还跟我打什么招呼,直接去跟装备部说说,他们敢不给你?”李卫国笑着说道。

“得,不说这个了,这次西安之行,你是如何打算的?”聊着聊着,周恩莱才把话题转移到正事上。

“我的看法就只有十个字:静观其变,争取最大利益!”李卫国面带笑意的说道。

“噢?可有详细的解释?”

“这次我们是能影响全局的势力,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给我党多争取点东西,具体的就得看到时候怎么谈了!”

周恩莱摸了摸自己下巴的胡子,满意地说道,“精辟,卫国,这些年你这是长进不小啊!我们也别耽搁了,估计那位张总司令都快急死了!”

“哈哈,让他着急去,谁让他把这事干了呢!不过主任,还有一件事,我们得咬死,就说这件事我们党毫不知情,黑锅都让张学良他们去背吧!”李卫国说到最后,突然想起一件事,对旁边的周恩莱说道。

“卫国,你不说,我也差点忘了!这是我们还不能承认,不然我们就成了跟东北军的同伙了,而且还得表明我们对兵谏这个做法的不赞成!”

周恩莱不愧是经常干统战、情报方面的老人了,李卫国一说,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主任,看样子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李卫国笑着说道。

由于情况紧急,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后,便加快了速度,朝着西安城出发。在甘陕交界的时候,在跟驻守在这里的红二军团的一众指挥员告别后,就离开了红军根据地的范围,正式进入了国民党军队的地盘。

在进入陕西地界之后,东北军的士兵都提前得知了红军的到来,所以东北军这边也派出一部分士兵,带着红军队伍赶往西安城。不过一路上,这些东北军的骑兵的双眼,大多都在红军士兵身上的武器上,那让他们有点眼馋啊!

以前他们都是跟红军的正规部队作战,哪像这支警卫部队,装备这么精良,这还是红军吗?而且那些马,也看的出来,是上好的战马,这支其并不简单啊!

得知周恩莱以及李卫国的到来,张学良、杨虎城便早早来到了城门口等候。

“翔宇兄,好久不见!这位想必就是鼎鼎大名的靖华(李卫国的字)贤弟吧!”只见张学良笑着说道。

“没错,我来引荐一下!这是我们红军的副总司令,李卫国同志!卫国,这位是张学良张总司令,这位是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总指挥,你们二人应该没少打交道吧!”

见双方都还不怎么认识,周恩莱就开始相互介绍道。

“卫国在这,见过汉卿兄、虎城兄!”

李卫国看着眼前二人,他可是早就听说了,就是没机会相见。不得不说,这个张汉卿不愧是民国四公子之一,长得还真不耐,也算名副其实!

“靖华贤弟!我们两是老对手了吧,可惜技不如人啊!”只见杨虎城握着李卫国的手,笑着说道。二人从中原大战后就一直打交道,但是两人没什么机会见面,这也算是二人第一次见面,没想到是这种情况。

“虎城兄说笑了,卫国是靠着秦岭天险,不然早就成了手下败将!”这个时候,李卫国也不介意贬低贬低自己,给对方点面子。

“你两就别在那聊了,我们进城再说!对了,翔宇兄,你这身后的警卫部队挺牛的啊,这一个个士兵的精神头,还有那装备,我都有点羡慕了!”

这会儿,张学良才看见,周、李二人身后的红军部队,顿时有点惊讶,便好奇的说道。

“汉卿,这你可别问我,这都是卫国训练出来的。这次来,他非得把他的警卫部队拉过来,说撑撑门面!”

“难怪贵军作战勇猛,但从这警卫部队就看可以看出,靖华贤弟不仅是一个练兵好手,还是战场的非常优秀的指挥啊!自愧不如啊!”一旁的杨虎城听后,便感慨道。

“虎城兄夸奖了!”

“咱们别再这聊了,我们先进城!”

由于红军带了一千人,也不算多,也就跟着一起进城了,不过安排住宿上肯定不会在一起。其中,那50名正式的特战队员,则是跟着二人,以防万一。

在进程后,杨虎城这个久经沙场的将军,看到红军带来的人,都隐约的站在非常关键的位置,保护周恩莱、李卫国二人,防守十分严密,只要有人欲对其不利,身后的这些红军士兵便会立即扑上来。

想想自己以前跟李卫国打的那些交道,杨虎城对其的也是充满了忌惮,幸好现在还是暂时的盟友,要真成为敌人,那就是他的噩梦了。

在进城的过程中,张学良、杨虎城二人也是心思各异,对于**代表的到来,他们既欢迎,又怀疑!

因为之前很多事都说好了的,但是**这边跟之前商量的不一样,对于这次兵谏,**没有表态支持。发出的通电里,**虽然也提出了老将很多罪状,但是也表示不支持这种可能造成全国混乱的兵谏行为。

看**这么说,张学良自己心里也在犯嘀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