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两百五十一章 南京大屠杀(二)

红色帝国1924 第两百五十一章 南京大屠杀(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由于根据地的条件,比历史上好了很多,周雯跟着李卫国也没吃什么苦,所以即便她的样貌变化也不大,只是更成熟了。这也是为什么李卫国不在外面拈花惹草的原因,毕竟家里有着娇妻,犯不着为了外面的那些不着调的小丫头,闹得家里不和。

不过唯一不好的就是,由于根据地提倡节约,所以根据地的干部无论男女基本穿的都是八路军那种灰军装,周雯也不例外。此时的周雯,虽然也是穿的灰布军装,但是由于本来样貌就不差,所以穿着这一身,也难掩其气质。

当然,若不是党员干部,也就没有这个要求了,普通百姓,你怎么穿是你的自由!不过在兰州还好,在西安就不一样了,那里穿灰布军装的人相对少点,因为那里,名义上还是属于国民党的地盘。

“这灰布衣服穿的还习惯吗?现在是特殊时期,所以你就算不习惯也别表露出来,大家都是这么穿的,你作为我的夫人,得起好带头作用。明白了吗?”

李卫国看了看自己妻子身上穿的衣服,突然问道。

“我知道,我不会拖李副总司令你的后腿的!开始的时候,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过后面根据地那些党员干部都这么穿,也就坦然了,穿了几个月自然就习惯了。

对了,我跟你说个事,你帮忙想个办法吧!”

周雯起来在李卫国面前,转了一下身子,让其看看自己身上这衣服穿的怎么样,然后就坐下来认真地说道。

“说吧,只要不是违纪的事,你随便开口,你可是我的妻子。”李卫国淡淡的说道,言语之间也是豪气满屋。

“就是我父亲的事,我想劝他来根据地,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开口,毕竟当初我跟你结婚,我没经过我父亲同意,所以他也一直很生气。

现在南京已经被鬼子给占了,下一个肯定是武汉,我担心我父母的安危,想劝他把家搬到兰州,就怕他舍不得武汉的家。”

周雯非常担忧的说道,别看他是个女人,也不是什么党内的高级干部,但是对于国内的情况,她还是知道不少的。这也得益于这些夫人团之间,没事就在一起聊天,偶尔也聊聊国内的局势问题。

“岳父大人啊!这可不好办了,我这可是没经过他同意,就把他女儿拐跑了,他老人家恐怕恨死我了吧,还有他不知道我是gcd!你确定,让我出面?”

李卫国放下手中的碗筷,笑着对自己的妻子说道。

“跟你说正事呢,你再这样,我不理你了,小心待会小家伙不喊你爸爸!”看见自己的丈夫调笑道,周雯娇嗔道。

“好了好了!我让丁晓鹏派军情局的把岳父一家接过来,这总行了吧。不过你最好写一封亲笔信,不然我那个岳父大人不一定会跟丁晓鹏的人走!”

对于自己的这个岳父大人,他也去了解过,是武汉的一个学者,也是当时国立武汉大学医学院的一个教授,在医药方面的研究还是挺有独到的见地。而且他还有一个自己的诊所,平时的时候也去给人看看病。

由于李卫国的岳父在武大的医学院有着比较大的威望,他也想趁着这个机会从武汉大学拉一批在医学方面比较有能力的学生以及老师过来,填补西北在医疗方面的不足。

“这个没问题,其实我真想亲自去一趟,毕竟我也有十年没见过他们了!”周雯用着略带请求的语气跟李卫国说道。

“那不行,武汉那边现在也比较乱,鬼子的间谍不说,国民党也有不少败退下来的军队,都比较乱,你去的话我不放心。还有你走了,这几个小家伙怎么办、我这一天也要忙其他的事,也没什么时间带他们啊!”

听着周雯想去武汉,李卫国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

“没事,有晓娟在(李振华的妻子),让她帮忙看看不就行了!”

“你麻烦人家干什么,她现在那个小家伙(又生了一个儿子)就够她忙的了,你还去麻烦她!”

“我都十年没回家了,下次回去还不知道得什么时候了。反正你的人那么能干,多派几个人保护我不就行了吗?我自己的去的话,我父母来的机会才大。”

周雯摇着李卫国的胳膊哀求道。

当然最后李卫国还是没有扛住周雯的软磨硬泡,最后他还是答应了对方的请求。想想也是,自己的妻子跟了自己十年,中间因为跟国民党的敌对关系,虽然武汉隔得不远,但是也不方便,现在有了机会,让妻子回家一趟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周雯既然要回家,李卫国肯定得公器私用了,为了安全,李卫国派了十名男的特战队员以及2名女的特战队员(数量不多,她的培养更类似于特工)去保护周雯的安全。再加上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只要跟相关的人打了招呼,对方也不会故意刁难,所以这点人也就够了。

不过虽然李卫国答应了妻子的要求,不过最后也忍住不哀叹几声,好不容易回来以为能过几天夫妻生活,看样子没几天就得过着一个人的生活了。

抛开这件事,李卫国在吃了饭之后就直接来到了老毛的家里,与他探讨一些事情。

“主席,在看书呢?”李卫国来到老毛的家里,看见对方正在看书,便出声打断了对方。

“卫国,你怎么来了!你这舟车劳顿的,不在家里多休息两天,这么早就跑到我这来!”

看见是李卫国来了,老毛连忙放下手中的书,笑着说道。

“没办法,事情有点大,只能找你商量了!之前发过来的电报,主席你看了吗?”

“看了,这件事你觉得怎么办?”

老毛知道李卫国说的是关于南京可能存在的大屠杀问题,这件事他听到后也非常的震惊。对于日本人残暴行为,他也知道不少,可是这么大规模的屠杀百姓,他也没预料到,看来日本人真的是丧心病狂了。

“刚刚军情局给我送来一份电报,说的是一个叫王颖的女同志冒死拍下了日寇的大屠杀的证据。军情局在付出一定代价后,掩护这个王颖等几位同志,带着交卷现在正在从广州那边赶回来。”

李卫国把一份电报递给了老毛,然后对其说道电报的内容。

“不错,一定要让王颖一行人安全回来,有了她手上的胶卷,我们就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揭露日寇的残忍暴行,号召全国人民坚决抗日。”

虽然电报由于无法说过多的内容,但是毛、李二人也能想象王颖一行的不容易。此时日寇已经占领了长江下游,王颖等人想通过日军的重重防线,十分的困难,现在的他们只能通过日军防守暂时薄弱的上海等地,坐船转到广州,从广州南上。

这一路十分的艰辛以及折腾,即便他们抓紧时间,至少也得一个礼拜以后才能到根据地。

“没错,这件事简直是人神共愤,天理难容,我觉得必须把那些参与大屠杀的日军军队以及将领公布出来,也好让我们中国的军队知道找谁报仇。”

李卫国此时恨不得自己有百万军队,开过去灭了这群日本人。

“卫国,我觉得王颖一行人直接去武汉就行,在那里找恩莱他们,让他们通过报纸把这件事告知全国人民,那样也能省不少时间。然后她再回根据地,我要去亲自为其授锦旗。”

“主席说的有道理,若是先回根据地,的确有点耽搁时间,先在国统区宣传,或许还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听老毛这么一说,李卫国也觉得有点道理,便点头同意到。

接下来的几天,李卫国先是派人把思家心切周雯护送着前往武汉了,再是等候着南京大屠杀证据的到来。相对于比较知情的老毛、李卫国等人,周恩莱在得知这个事情后,也比较震惊,不过在得知证据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他们也开始做着准备。

这个时候,**在一些大城市还是有着自己的报纸的,除了这些外还有很多国民党左派报纸,也都跟**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在周恩莱的交涉下,都在给即将来的未知大事留下了版面。

在周恩莱等人等候中,王颖一行人终于在12月25号,南京沦陷的第十二天到达了武汉。

“王颖同志,辛苦你了!胶卷没有损坏吧?”**驻武汉办事处,周恩莱亲自接见了王颖一行人。

“报告首长,胶卷在这里,希望首长能给南京那些死去的同胞报仇!”

这些照片都是王颖亲自拍摄的,她见到这些人的是如何死的,可是她没法救他们。此时的王颖,也难以掩饰自己的心情,她压抑了太久了,可是为了能让广大中国百姓能认清楚日军的暴行,他们逃出南京以后,便昼夜兼程的往后方赶。

但是真的安全后,在把胶卷完好无损的交给了周恩莱后,她就忍不住了。呜呜呜的哭声,顿时在办公室里响起,跟着王颖一起回来的军情局人员也都在那哭,他们都是大屠杀的见证者。

“你们先稳定一下情绪,跟着我们的同志先下去休息,后面的事就交给我们吧!”

周恩莱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种大屠杀,但是从之前片语描述中,可以想象这几位同志是冒着什么风险、什么心情才能拍下这些照片。

“是!首长!”在周恩莱的吩咐下,王颖几人便一边哭着,一边跟着旁边的办事处同志去休息处。

“沧白,你马上去把这些胶卷洗出来!我去联络那些报社!”情况紧急,周恩莱连忙把手中的胶卷交给了叶剑音,他则是去联系那些关系好的报社,通过他们把这个事情展现给全国群众。

“是!我马上就去!”

就在周恩莱联络好了这些报社负责人士时,并把他们请到了八路军办事处的时候,叶剑音眼睛红红的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手上则是拿着那些洗出来的照片。

“沧白,你怎么了?”看着进来的叶剑音眼睛那么红,明显是哭过,周恩莱关心道。

“主任,你先给大家看看这些照片吧,我出去待会!”叶剑音哽咽着声音说道,说完就把照片递给了周恩莱,他则是推门而出。

大概猜到叶剑音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后,周恩莱把手中的照片分发给在座的报社负责人,发放的过程中,他看到了照片上的内容,拿着东西的手也不禁使上了劲。

啪!

“这群日本人就是畜生,杀了这么多人!”只见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男子,大声地拍了一下桌子,愤怒的说道。

“没错,连老人和小孩都不放过,天理难容!”

“看着这些已经死了的人的惨状,可以想象他们生前经历过什么折磨!”

“一定要公布出来,我决定了,我们报社明天报纸全版就给这次惨案,一定要揭穿鬼子的残暴面目!”

其实此时南京大屠杀已经流出来一丝风声,美国记者德丁就见证了前两天的日军暴行,他想办法坐上美**舰后,就把自己看到的事在《纽约时报》登了出来。但是日军封锁很严,基本没有证据流出,对于南京是否发生了大屠杀,没人能确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看了照片的这些报社负责人,一个个的都拍案而起,照片上的内容太让他们震惊了,看着那些惨死的同胞,他们坐不住了。虽然他们前几天就知道南京可能发生了大屠杀,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流出来,他们也是半信半疑,现在**把证据带出来后,他们这才相信鬼子在南京真的在大屠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