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三十一章 班底

红色帝国1924 第三十一章 班底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这天晚上,李卫国把自己真正的亲信都聚在了一起,商量一些事情。

在这说的李卫国的亲信,是指李卫国在进入黄埔之前朋友以及属下。因为李卫国的原因,这些人现在都是在二十一师位居高位。

这些人里,包括警卫营营长唐亮、教导营营长刘明、一团副团长贾恩溢、二团团长李振华、炮营营长李东、情报科科长丁晓鹏、辎重营营长何军、第二补充大队大队长李泽辉(同乡)等十几人。

这些人里,都是跟着自己一起来参军的,而且大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一期以及二期),忠实度肯定不用说。在他们的帮助下,李卫国就已经掌握了二十一师一半的兵力,再加上其他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僚以及自己提拔起来的学弟们。二十一师已经被李卫国牢牢握在了手里,说它是其的私人部队也未尝不可。

虽然李卫国的亲信担任了许多要害部门,可能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但毕竟自己人才可靠,这也为李卫国树立出了声望----对他忠诚的人,他不会忘的。

“晓鹏,这段时间你的压力最大,之前我们成立情报部门不合适,现在有了机会,你就得好好完善咱们的情报网。我这会给你5万大洋的经费,你得先把大地方的情报点建立好,选人的话,就从咱们部队里面选一些适合做这个并可靠的人,特别是教导营的。贵在精,不在多!”李卫国对着下方一个微胖的年轻人吩咐道。

“卫国,你就放心吧,既然你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就不会让你失望的。”情报科科长丁晓鹏站起来,认真说道。

“你做事我放心,我先给你说一下前期哪些地方需要布置情报点。首先在武汉、重庆、成都、西安、洛阳、长沙这些地方建立起情报点,以后我们肯定就会在这个附近活动。你的情报能让我们在这些地方的日子不会那么难!”李卫国语重心长的说道。

“明白,我会尽快完成任务。”丁晓鹏保证道。

“至于你们其他人,我也不用多说什么,你们好好给我把兵带好,别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我需要一支指哪打哪,还能打硬仗的军队!”李卫国认真地说道。

“是!”十来人,一起站起来,认真地回答道。

在吩咐了一些事后,李卫国就让他们散去了,毕竟这样的聚会不太合适,以后,李卫国也不打算再这么聚在一起了,有事单独说,才不会引起上方的忌惮。

除了这些很早就跟着自己的,二十一师其他的主要干部,有的是李卫国挖过来的,有的则是党组织或者国-民党派过来平衡李卫国的势力。

陈更,这个未来共和国大将,黄埔一期毕业,跟李卫国是同学,也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成员之一(主角是是副会长,但在这个组织里,李卫国的威望最大,身边的黄埔党员校友也是很信服他),原时空他在北伐并不是很出彩,土地革命时期也很少有真正的打仗机会,所以在建国后只是一个大将。

但在这个时候却不是了,作为主角的同学,在学校期间被主角的能力以及见识所折服,一直跟着主角东征西战,现在已经是一个副师长长了,比同时期的黄埔校友确是强了不少。

徐向前,来补充团之前由于对国民党部队的恶习不满,感到十分愤怒,刚好上面要调派一个资历差不多的去补充团,就把他调过去了。来到补充团后,李卫国与他经常深聊,最后被主角说动了,并加入了我党。在后面的战斗中,也开始显露自己的军事才能,也能算得上李卫国的人了。

聂荣真,这个就是纯粹党组织派来平衡李卫国的,由于李卫国打仗太牛,几次硬仗打出了他的名声。特别是这次计破武昌城,并俘虏北洋军几位大将,再次晋升之后,派其他人也就不太合适了。想来想去周恩来还是决定牌聂荣臻过来当党代表,顺便加强党对这只队伍的领导,并通过聂荣臻教官的前黄埔教官的身份,来平衡李卫国。

当然对于自己带出来的兵,李卫国还是挺相信的,自己只要没敢什么严重违纪的事,自己的兵肯定是听自己的。

剩下的就是团营级军官了。

几个李卫国的亲信不说,其他的也基本都是后世比较有名的共和国元帅以及将军。

林-彪不用说,作为共和国的元帅,能力那是不用怀疑的,哪怕是后面干了严重违纪的事,但前期的功劳还是不能抹去的。这个时候的林-彪,在刚从军校毕业的时候,就被李卫国挖过来了,从连长赶到现在的副团长,也算是了甩了他同学一大截。不过这也是跟林-彪能力有关,打仗点子多,经常能举一反三,未来元帅的能力现在正在慢慢展现。除此之外,他会做人,跟上级关系很好,如若不考虑李卫国知道其未来的事,还真会对他委以重任。也难怪一个黄埔四期毕业的,能排在许多老资历的前面,成为后世共和国元帅排名第三的人物。

至于粟裕就不用多说了,后世大将里排名第一的人物,能力不用说。他是李卫国从独立团带出来的手下,之前还有人不解,为什么李卫国要对一个学生班长任命为一个主力连连长,但其后面的展现出来的势头让很多老人都自愧不如,与林-彪成为李卫国手下最会打仗的后起之秀。所以后面才被破格提拔为营长,要不是资历不够,难以服众,李卫国都想把其身为团长。

黄克诚,后世共和国大将之一,出生于湖南郴州的一个农民家庭。黄25年入党,26年进入国共合作开办的中央政治讲习班,毕业后在第八军营、团级担任指导员。他就是李卫国跟周恩来要的人员之一了,担任团参谋长以及党代表,算是提前挖人。

黄公略,我党的早起领导人之一,是老毛的“三骁将”之一,如果不是死得早再怎么也是一个大将稳妥妥的。他是李卫国在湖南战场上以外的发现,在做了一些思想工作之后,用了500支枪从他的上司那挖过来的。之前一直是在补充团团部任职,在扩编后李卫国就提名让他成为了主力团的参谋长。

刘-志丹,后世陕北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黄埔一期,主角的同学以及好友,跟着李卫国从独立团出来的老人了,资历以及能力也不差,扩编后成为了一个团参谋长。

蔡申熙,同样黄埔一期,主角的同学以及好友,跟着李卫国从独立团出来的老人,能力挺强,扩编后成为了一个主力团团长。

剩下的卢德铭、王尔琢等都是主角同学或者学弟们,在李卫国的帮助下,这些黄埔军校出来的党员学员,一半都在李卫国的守备旅任职,剩下的有的去了独立旅,以及其他的部队。

就是这些同学以及知己再加上自己的亲友,构成了李卫国后面打天下的忠实班底,也为他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