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三百五十七章 绥宁会战(十七)

红色帝国1924 第三百五十七章 绥宁会战(十七)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在李卫国回兰州之后,绥宁战场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先是日军后续两个师团的突然增援26师团,并带来一个36门150mm的重型加农炮联队(属于日军华北方面军直属的重炮旅团之一),加上第十师团的炮兵联队里有着24门105mm的榴弹炮(还有12门75mm野炮),足足60门重炮,是八路军的两倍多。

特别是那24门150mm加农炮,射程都在19公里的样子,对八路军的威胁太大。

为了不让仅有的重炮部队损失,加之日军人数已经达到了七万之多,远不是38两个师两万多人能抵挡的。所以陈更当机立断,便把两个师往回撤,诱敌深入,在宁夏平原寻找机会歼灭这股日军。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这里就有七万日军,后面加上第四师团以及增援的第二混成旅团,这就还有三万人。万一以银川为主要依托的防御阵地,没能挡住日军的进攻,那么整个防线都会崩溃,兰州也肯定保不住。弄到现在,说白了就是八路军打算跟日军在宁夏平原一决死战。

看见八路军主动放弃了海勃湾地区,日军反应也是很迅速,七万大军就这么杀入了宁夏平原,特别是日军战车第一团把另外两个满编的战车联队从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手中要了过来,然后组建了突击部队。

这支突击部队,有战车第一团以及第10师团组成,一共3万多人,在黄河上搭建了浮桥直接杀向了银川,打算一举打下银川,不可谓不胆大。

而另外的第26、第110师团则是紧随其后,日军的部队就如一支矛头,直接插向了银川。绥宁会战的最终决定输赢的银川保卫战也就正式打响了!

此时的银川城,一片忙碌,日军大举杀来的消息传遍了宁夏,不过这里的八路军士兵没有慌张,而是在上级的命令下有条不紊的在布置着一切。

八路军银川指挥部

“诸位,现在整个战局的情况是,日军七万大军,分成两路杀来,一路是冲在最前面的日军机械化部队和第10师团,另外一只则是由日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亲自率领的第26、110师团作为后援,两支部队都携带有重型武器。

现在我们部队计划暂时是这么回事。

此次银川保卫战,指挥部决定以67军为主要守城部队,负责省城以及附近的守卫;

38军的三个师负责防守石嘴山镇至平罗县一带;

第十一纵队的三个师银川以东的贺兰县、包括黄河以东地区的防务;

第九纵队的独27师、独28师在鄂托克旗集合,并调配一个坦克团,在日军发起进攻之后,突袭海勃湾、乌达镇、海南镇等,切断敌人的后路然后。

两个骑兵旅在外围负责巡视一些偏僻地区,以防日军的抄小路偷袭;

以宁夏守备师、新编成的第十二纵队、以及兰州的中央警卫师甘肃守备师为预备队。

这次我们一共投入了30万人,这是我们在西北目前所能抽调的最大的兵力,所以成败在此一举,关系着我西北根据地的生死存亡,我希望诸位都能认真对待。”

陈更望着眼前的这些高级将领,十分认真地说道,他希望他说的这些眼前这些人能够紧急,并打好这一仗。

“是!”在陈更说完之后,眼前的这些师级以上的军事将领都纷纷站直,认真地说道,声音极其统一,他们的脸上也都充满了严肃的表情。

“打赢这场仗,中央将在兰州为各位设立庆功宴,我希望到时候大家都能参加!散会吧!”

看了一下眼前这些面孔年龄不一的将领,陈更严肃的说道。这场战斗这么大,他也不能保证这些最后都能安然活下来,战场是残酷的,他连自己的事都说不好,更别说这些人了!

平罗县,这是日军进攻银川的第一站,虽然日军也可绕过这里,但是却会面临这里的守军威胁其后路。

此时的平罗县,是38军军长孙蔚如带着军部直属部队以及李兴中的177师约两万人负责防守。至于另外两个师由于之前参加过大战,损伤不少,就一起负责防守石嘴山镇(也就是今天的石嘴山市区)附近地区。

此时的平罗县,跟日军打算进攻西北以来的变化很大,当时的平罗县就是宁夏的一个小县城,但是现在却被打造成了一个军事重镇。它并不高大的城墙,被八路军用混凝土给加固了,城里面也是大量的防御工事,城外也有着大量又宽又深的战壕。

这些新建的工事,都是八路军177师士兵和城里的百姓忙活了近十几天的成果。城里的百姓都知道鬼子要打来,虽然八路军劝他们离开这里,但是他们大多都没走,除了舍不得之外,他们也不想让鬼子把自己的家祸害了,还不如留下来一起帮八路军守城,以保住自己的家。

城里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作为八路军正规部队的候补士兵,那些民兵部队都在一起帮忙搬运物资,需要的时候还能拿起武器来帮助正规军一起守城。

这些民兵年龄小的只有17、8岁,大的有30多岁,都是适合当兵的年龄。平时的他们除了干农活之外,每个月都会接受一到两次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学会开枪以及传授一些基础的军事知识。

“军长,有了这些百姓的帮忙,我觉得我们守住平罗的希望更大了!”

县城里,副军长段象武、177师师长李兴中在陪着孙蔚如视察城防,开口说话的正是李兴中。

“你们觉得现在的架势想不想当初我们守西安的情况,当初我们一万人在镇嵩军20万人的进攻下坚守了八个月,现在想来也是一次壮举!”

旁边的段象武不知怎么提起了这件陈年往事,这倒是引起了在场人士的共鸣。特别是这些军官,大多是当初跟随杨虎城参与了西安保卫战的,可以现在情况完全变了,让人唏嘘不已。

“陈年往事,不必再提!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守住平罗县!”见自己的副军长有点跑题了,孙蔚如连忙拉回道。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快速的跑了过来。

“报告军长,指挥部急电,侦察机在平罗以北10公里发现日军主力,不久之后就会到达咱们县城。”

“终于来了,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所有老百姓也都躲入地窖!”

孙蔚如大声的吩咐道。

“是!”

兰州兵工厂的武器试验基地,只见一个圆柱状武器,突然射出一发炮弹,直接打到了几十米外的一个靶子,然后就看见那靶子立即就四分五裂的炸开。

随后接着的试验,靶子换成了一块几厘米厚的钢板,然后重新装弹的那圆柱状武器有发射出去一枚炮弹。

爆炸过后,就看见那块钢板中间被击穿了一个洞,炮弹在穿过洞之后就立即爆炸了。爆炸的威力,让整个钢板都被炸变形了,而且温度也特别高,都还冒着烟。

“换成实物射击吧,这个钢板毕竟不是最合适的靶子!”正在后面观看武器试验的李卫国,看了一下效果虽然觉得还不错,但是为了保证武器的实用性,他更想看看这武器射击真实目标会是什么效果。

“好的副总司令!”

在李卫国的吩咐后,这次的靶子则是换成了一辆t-26坦克,不过看样子损坏的有点严重,装甲上那密集的弹坑,意味着这辆坦克也挨了不少枪子儿。

就是不知道这坦克,是平时装甲部队训练坏的,还是被兵工厂试验的武器给搞坏的,不过这都不重要了。

只见那种正在试验的武器,再一次发射出一枚炮弹,而在炮弹发射出去的同时,后方喷射出了一股火焰。在发射出去的炮弹飞行两秒后,那辆t-26坦克就被这枚炮弹穿过,然后在里面发生了爆炸,瞬间之前只是略显损坏的坦克这下彻底报废了。

大量的黑烟从坦克里冒出,幸好这辆坦克就是用来试验用的,停这也有一段时间了,里面既没炮弹,也没燃油,所以爆炸的威力看着并不是很强。

“赵科长,这款火箭筒的具体性能你给我说说吧!”李卫国对着旁边的那位30岁左右的男子问道。

没错,这款试验的武器就是单兵火箭筒,这是李卫国打算用来对付鬼子坦克以及防御工事的重要武器。这也是他来兵工厂为什么会看这么一次武器试验,主要是他亲自观看的武器试验,都谁是他非常重视的武器。

“报告首长,这款火箭筒口径40mm,目前发射的主要是60mm的穿甲弹以及杀伤榴弹。它采用的是机械式瞄准具,初速为35/s,射程为50m,可以击穿80mm以内的装甲。

它全携带时全长630mm,战斗状态长960mm,发射器重6.3kg,战斗状态时重分炮弹不同分别为7.7kg、7.9kg。

虽然它在性能上不算特别出众,但是它的造价很低。一根常见的无缝钢管通过改装一下就可以制造成发射部,而且还可以重复发射。至于炮弹则是得重新投入生产,不过大规模生产后,它的炮弹价格估计介于40掷弹筒和82炮击炮所采用的炮弹价格之间。”

赵科长听到了李卫国的吩咐后,便婉婉道来,显然对于这款武器,他还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的。

“当然你们能仅根据我的一张草图就设计并制造出这么一款划时代的武器,我还是感到欣慰的。不过我希望你们根据我的要求,再认真改良这款武器。

我对这款武器的要求是:首先,射程必须在100到150米之间;其次,破甲能力最好达到100以上;最后,它的初速必须保证在50m每秒以上。

如何改进这款武器,我给你们提个建议,可以通过增加炮弹尾部发射药的来提高射速以及射程,至于破甲方面的能力我会吩咐炸药部门的人负责。”

李卫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如何改进火箭炮的知识告诉了眼前这位把火箭筒研制出来的赵科长。

其实对于这款武器,李卫国已经很满足了。虽然赶不上铁拳和巴祖卡的破甲威力,也赶不上巴祖卡的射程,甚至连瞄准具都是机械式瞄准具,不是采用的光学瞄准镜。

但这款武器在亚洲战场绝对是很强的一款单兵支援武器了,对于鬼子97式坦克,只要到了射程范围内,一杀一个准。谁让这款鬼子的主力坦克,最厚部位的装甲也不到50mm,所以这款火箭筒在近距离击毁鬼子坦克和装甲车是没问题的。

而且这款武器还可以用来摧毁碉堡等防御工事,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其实这款武器是李卫国按照记忆中的rpg-7火箭筒给相关专家画了一个草图,说了大概的一些东西,所以设计出来的样品跟rpg-7在外形上很像。但是性能嘛,一个天一个地,没法比。

想着后世所说的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游击战的三大神器rpg-7火箭筒、107火箭炮、ak-47。自己现在搞了一个弱化版的rpg-7;ak-47这玩意别想了,没戏;最后一个107火箭炮,李卫国挺有想法,不过在技术上,暂时还克服不了。

“对了,还有一点忘说了,我希望在5天内,生产50具发射器和500枚这种炮弹,你能完成吗?人员方面我会吩咐你们厂长给你协调!”

李卫国刚才说着说着,差点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生产出来,他得拿到战场上去检验这款武器的实战性。

“没问题!只要资源方面协调好,我就是亲自加班加点也要把这50具发射器以及相配套的炮弹生产出来。”

听到李卫国的吩咐,赵科长连忙站直了身子,敬了一个并不标准的礼然后认真地说道。

“这武器暂时先这么生产着,具体军方打算采购多少,后面会给你们兵工厂下达目标。你现在的任务就是有机会给我改良这款武器,若是做好了你就是中国火箭筒甚至亚洲火箭筒第一人,明白了吗?”

李卫国知道这些人才又是在乎的不是钱,而是名声,所以他才如此说道。

“明白!对了首长,这款武器还没有名字呢?要不你给取一下吧!”

“名字?我想想,既然是你研制出来的,就以你的姓首字母z加上几年的年份是39年,就叫z39式40mm火箭筒!”

李卫国想了一会儿,便认真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