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同战役(二)

红色帝国1924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同战役(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陈老先生,你可是海外华侨领袖,而且还心系祖国,热心教育以及慈善事业,值得我们如此厚待。”

李卫国所谓的厚待,只是在迎接人员方面比较隆重,在其他吃、用方面则是一切从简。他知道对方在重庆的时候就对国民党人的铺张浪费感到很不满,所以他肯定不会重蹈国民党的覆辙,一切都是有针对性的安排。

“李总司令过奖了,我就一个在海外流浪的中国人,我只希望祖国能早日赶走日寇,这样我也能为祖国尽一份自己的努力。”陈嘉庚认真地说道。

像陈嘉庚这一类的华人,虽然在海外创业、打拼,但他们都心系祖国,也把自己当作中国人。与他们相反的则是那些黄皮白心的人,虽然是华人,但早已融入当地的生活水平,虽然说着汉语(到后来大多不会说汉语了),但是却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种人就叫作香蕉人。

此时的城门早已被以李卫国为首的**迎接代表以及陈家庚等人的车队给堵住了,李卫国看着周围的情况,也觉得不太合适,便连忙说道,“陈老先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而且给你们准备下榻的地方也有点远,要不您先上车,我们坐车进去?”

听到对方非常客气地话,陈嘉庚也有点受宠若惊,不过想到西安城的规模,陈嘉庚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了,“好的,那就麻烦李总司令了。”

很快,随着李卫国等人上车,执勤的八路军则是开辟出了一条道路,供车队驶过。至于跟随李卫国一起来的那些**高级人员,便上了旁边停着的那些汽车或者马车,跟着大队伍一起朝着城里驶去。

看着旁边挺直站着的八路军士兵,以及城楼上和城内的那些防空阵地,陈嘉庚也是非常的震惊,虽然在国民党那边他也看见了同样的军容。不过这也让他对**的看法有所改观,起码在军容方面,就不想国民党说的那么不堪,而且城内也是井然有序,那些道路旁边的百姓的表情也都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可见八路军在当地还是挺得人心的。

“光前,就凭眼前所见,你觉得**怎么样?”车里的陈嘉庚,为了不让开车的司机听到他们说话的内容,便用着福建话交流。二人都是福建人,所以这个话除了他们二人,开车的司机肯定是听不懂的,除非**方面派了一个听得懂福建话的司机。

“岳父大人,从目前我所看见的,起码**领导的这支军队很不错,不过是不是真的像重庆方面说的那样,还得仔细的考察。”此时的李光前是南洋华人圈里比较有名的一个,他也是继承了他岳父橡胶大王的称号,在东南亚的橡胶行业很有影响力的。

1893年出生的他,跟主席同岁,深谙为人处世、看人待物的方方面面。不过他跟他岳父一样,都对**不怎么了解,所以在没亲眼确定之前,他不会下任何结论。

“我有种预感,这次西安之行,估计会给我们带来不少意外的收获!”陈嘉庚看了看窗外那些认真执勤的八路军士兵,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岳父大人这么确定?”

“我的直觉一向很准,应该不会错的,你就仔细地看着后面发生的每件事吧。”陈嘉庚若有所思的说道。

虽然西安城不小,但是对于乘坐小汽车的众人来说,还是挺快的,不到20分钟就到了**方面给安排的下榻之处。是省政府办公处附近的一处专门的招待所,不过招待所的环境一般,并不豪华,这也是整个西北所有招待所的共同特征。

虽然装修简单,但是干净整洁,让人看着比较舒服。而陈嘉庚等人对于下榻之处,也没有什么不满,起码表面上没看出来。不过就凭这一点,在陈嘉庚眼里,总共给他的印象就要好不少,起码不向国民党那样奢侈、浪费,没有把钱用到正处。

在一行人到了招待所后,李卫国便先让他们把行李这些安放好,再带去省政府食堂用餐。下午才带着去会见主席,谈一些有关抗日民族的问题,不过李卫国却是没有参与其中,而是忙着山西那边爆发的战斗去了。

“**(也不知道怎么称呼,暂就用这个吧),其实我有一件事未明,现在是国难当头之际,为什么你们**跟国民党方面却在不断的搞摩擦,岂不是给小鬼子制造机会吗?”

止园,主席家的书房里,戴着眼镜、身穿黑色西装的陈嘉庚一脸不解的问着坐在他对面的主席。

说实话,他在见过主席家里的摆设之后就对**的印象更好友好。因为身为**领导人的主席,虽然住的地方不小,但是屋里的摆设很简单,除了书房的书,没什么贵重的东西。他甚至还看见主席身上的衣服有补丁的存在,这让他很惊讶,这是在国民党那里根本看不到的,而且看对方的表情,应该也不是临时装的。

不过对于国共摩擦,他还是忍不住想要求解。因为在国民党那里,老蒋等人只知道把脏水往**身上泼,根本不会把事情的真相讲给她听,所以他只能在这里寻求答案。

听到对方的话,书房里的主席、恽代英、任毕时等人相互看了一眼,最后还是主席开口笑着问道,“陈老先生,不知道对于这件事,国民党方面是怎么说我们的?”

“国民党方面,倒是说的都是你们的坏话,我也知道其中有不少是假的、污蔑的。不过对于你们双方摩擦斗争,我实在不解,还希望**您能给老朽解解惑。”陈嘉庚如实地说道。

“陈老先生,你也是明白人。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国民党都把污水往我们身上泼,你也知道肯定不是真实的。

不过对于我们之间的摩擦,我们也很无奈。国民党方面的顽固派,一直想限制、消灭我们,甚至主动对我们前线的部队发起进攻,想扫除我党这个障碍。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不得不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一定的反击,以此来让国民党政府承认进步势力以及抗日民族党派、团体的地位。我党遵循的原则就是,以斗争求团结,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若是一味妥协,这个团结就很难形成,到时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内战再次爆发,抗战前途肯定会被葬送。”

对于陈嘉庚的来访,主席还是很看重,一些话里行间都带有不少妥协的话,也是为了给陈嘉庚以及他所代表的南洋华侨的一个面子。

对于主席的话,陈嘉庚肯定不能全部理解并接受,不过他还是被主席的诚恳所打动,“**,再怎么说现在是抗战第一,国民党方面又是合法的中央政府,本身也是中国最大的执政党。所以为了抗日大局着想,以国家民族为前提,降心迁就。

凡有政治上的不快事件,待抗战胜利后解决,此乃内部兄弟自生意见,稍迟无妨。”

对于陈嘉庚的所说,主席也够给其面子了。不仅全部应承下来,也表示理解,并说**完全没有恶意,一切摩擦事端皆由下面部队造成,中央方面只是误信,希望陈嘉庚回到重庆能跟蒋委员长解释一番。

虽然陈嘉庚爽快的应允,不过他毕竟只是一个商人,即便有钱也无法左右中国两大党派的决策。现在国共双方其实早就紧绷起了一根弦,双方的矛盾早已是根深蒂固,不可能因为陈嘉庚的劝说而握手言和。政治上的事情,一个商人参与其中注定难有成就,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社会。

不过随着聊天,陈嘉庚也发现了上午迎接自己的那位年轻的总司令不在这里,就非常好奇,“**,请问李总司令怎么不见人?”

听到对方询问李卫国的情况,主席楞了一下,便笑着说道,“陈老先生,卫国是八路军的总司令,有军务需要他去处理。特别是最近我们前线的根据地遭受鬼子的大规模进攻,情况比较特殊,所以他得在指挥部盯着,暂时不在这里。”

“原来如此!**,今天我来的时候看见贵军的军容不比国民党军队的军容差,不知道我是否能去军营或者战场去实地考察一下?还有就是我听说贵方能够生产汽车,我能否去工厂看看?”陈嘉庚恍然大悟的说到你,趁着这个机会,他便把心里的憋着的那些话说了出来,既然来了就想多去看看。

“前线的话,最近比较乱,不怎么安全!老先生有兴趣的话,我可以让人带你去参观城外的军营以及一些工厂,不知道陈老先生是否满意?”

山西现在由于上面的计划,现在乱成一团,除了晋西南暂时没有大战斗,晋东南、晋西北、晋东北地区都在发生了大小不一的战斗。若是让陈嘉庚去前线观看,很难保证安全,主席肯定不会让其去冒险。

“也行!”听见主席这么说,陈嘉庚也就没有反对,点头答应了。

虽然南洋没什么重工业,但是轻工业还不错,而且当地华侨受教育程度高,这是**急需的。若是能让陈嘉庚看到**治理下的成就,回到南洋如实说明,肯定对**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说不定还能让南洋华侨支援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才来西北地区,帮助**的发展。

而陈嘉庚来到这里后,为了观看更多的**所治理的地方,也打算多逗留几天,最好是能有个全面的了解。

山西大同,此时日军驻蒙军的司令部一片忙碌的景象,到处都是来回走动的日军官兵,神色也比较慌张。

而且日军的司令部里显然也在为某件事情争论不休,即便是在外面执勤的日军士兵都很清晰地听见里面几位boss的争吵声,连争吵内容都知道。

“司令官阁下,我觉得我们不能调动26师团的兵力去支援归绥。上次大战到现在,26师团的实力并未恢复,防守现有的地方都很吃力,若是现在分兵去增援其他地方,万一八路军进攻大同怎么办?”

司令部里,日军第26师团现任师团长矢野音三郎中将反对道,脸上的青筋都能很清楚的看见,可见他有多激动。

“矢野师团长,那你说怎么办?归绥以及平绥线的防御本就很薄弱,光靠一个未成军的战车第三师团、一万骑兵,还有那战斗力差劲的皇协军,去抵挡那么多八路军的进攻?

若是归绥以及平绥线西侧失守,我们大同也就会被八路军包围,到时候处境更加被动!”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中将同样不客气地说道,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之前,驻蒙军的高级指挥官之间居然因为这事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原来就在昨天,八路军从包头出发,集中了数万军队,在200多辆坦克和数十架飞机的掩护下,开始进攻日军占领的归绥城。虽然日军的实力并不弱,但是八路军有这性能优于日军的装甲部队,进攻的速度非常快。

即便日军也出动了第三战车师团的部队进行反击,但是效果不大,反而被摧毁了不少战车,两个伪蒙军骑兵师更是一触即溃,造成现在归绥的态势一点不利于日军。

驻扎在归绥的日军在见势不妙后,今天就向驻蒙军司令部求援,希望能派出部队支援。可是驻蒙军司令部的几位要员,却因为这事,发生了极大地分歧,双方也争的不可开交,一直没有决定下来是否赶去增援。

“将军,刚刚传来消息!朔县等地遭遇袭击,第一军军长筱冢中将希望我们能派兵增援,确保北同蒲线畅通!”就在他们争吵的时候,一个日军士兵来到了他们的面前,念出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