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四百五十二章 华北大扫荡(一)

红色帝国1924 第四百五十二章 华北大扫荡(一)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卫国,果然如我们所料,日军的报复果然来了,不过就是比预想中的快了点。”

西安,主席家里,此时后方已经收到了前线指挥部传来的日军集中一个野战师团、两个混成旅团,加上为数不少的伪军发起了对冀中军区的扫荡,意图彻底摧毁这个八路军的兵站。

“即使筱冢义男没有死在我们手上,田边等人也没有被我们俘获,日军也会发起这次报复,之前的百团大战等一系列战斗,可是让日本人对我们越发忌惮。

现在日本人南下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肯定不想我们这个不稳定因素威胁道他们在华北的统治,所以想早日把我们解决掉。只不过我们在安平村的战斗,让日本人提前发起了报复行动,不过应该还没完全准备好,不然暂时也不会只对集中发起扫荡。”

对于冈村宁次的想法,李卫国怎么不知道。历史上也是在他执掌华北日军后,发起了数次大扫荡以支援日军的南方作战,历史上的八路军也在后面这几年的扫荡中损失惨重,兵力减少不少,堪称抗战最困难时期。

“卫国,你对这次日军的扫荡,打算采取什么方法反击?”主席好奇地问道。

“我的方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守’。现在日本人明显是是在为南下做准备,我们不能把日本人打太疼了,不然日本人就可能被我们逼得不南下,而是专心收拾我们,那样对我们可不是好事。

我说的守当然主要指在大同、绥远一带,只要守住大同、归绥、包头等地主要关口即可,其他即便丢失也无所谓。我们现在主要是给日军造成一个假象,就是我们在他们的进攻下损失较大,短时间无力威胁他们的统治。

只要日本正式南下,那就是我们展开反击的日子。”李卫国出人意料的说道。

的确,现在对于八路军来说,的确是一个尴尬的时间段。现在八路军不是没有反击的能力,只要拿下晋西南等地,夺取南同蒲线,就可以和晋冀鲁豫根据地连为一块。与前线被切断的交通线就能恢复,后方的武器弹药就能大量的运往前线,这样部队的战斗就能增长不少。

现在兵工厂生产的苏式莫辛纳甘步枪已经堆满了仓库,后方的第二纵队、38军、67军,包括第六纵队、骑兵第二军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换装。

后方根据地除了警察,剩下的部队都是清一色的7.62口径的步枪,主要就是莫辛纳甘。机枪也都是7.62口径的通用机枪以及dp轻机枪,7.92口径的通用机枪生产线全部变成了生产7.62口径的,7.92口径的机枪、步枪都已经停产,其他口径的机枪都已停产,包括红四式重机枪,它将被通用机枪取代。

至于掷弹筒也停产,全部用新的60炮击炮取代,毕竟掷弹筒操作不便,不是经常使用的老兵根本打不准。现在前线部队多是入伍两三年的兵,加上武器弹药也无法及时补充,炮兵水平已经下降很快,掷弹筒就显得不太适应了。

除了这些,火炮已经开始换装的部队,比例都比之前的大了不少,数量更多,部队战斗力自然也就增长上去了。这也是为什么上个月安平村之战过后,数万日军发起的报复性战争没能在三个八路军师手里讨到便宜的原因。

“哦,你居然是这打算!不过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很被动,说不定还会损失不少,这样划算吗?万一日军不南下,我们岂不是亏大了。”主席一脸吃惊地问道。

“所我们要给他们制造信心,认为中国战局一直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即便现在损失点,但只要挺过这段时间,主席不觉得我们的好日子不就来了吗?”李卫国反问道。

“你这说的也挺对,还真有点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思。既然你这都有了决定,那就照你的意思办吧,不过希望你的预测是对的,不然损失就不值得了。”主席听了之后没有反对,而是同意了李卫国的建议。

当然李卫国也并不是让前线部队故意打输、多死人,而是让前线部队多丢点鸡肋的县城之类的,这样日军占领地盘多了信心也就足了,而八路军的主力仍在,损失的只是地盘而已。

但只要日本人一抽调军队去发起太平洋战争,后面的事可由不得日本人说了算了,美国可不是那么好惹的,估计也就日本这货有胆子在这个时候塑造一个这强大的敌人。

很快中央的命令就传达到了前线指挥部,虽然疑惑中央为什么要下达这样的命令,不过也认为保存有生力量的方法没错,也就执行了。至于67军、38军因为现在归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所以他们的命令李卫国这边是直接下达过去的,不需要通过向前线指挥部下达。

河北饶阳县城,这里是冀中军区的总部所在地。

之前的总部在晋县,不过那里靠近石家庄,容易遭受驻守石家庄的日军主力部队袭击,后面就换了地方,来到了河间县城。加上这里靠近第三纵队的独立一师以及独立十二师根据地,这样冀中军区的主力部队第十纵队就能和第三纵队的部队相互照应,应对日军的扫荡也就要容易不少。

不过别看之前冀中军区的编制也就两个师,第三个师也没组建多久,但是冀中军区的人之多,恐怕也就之前的山东军区能媲美。

冀中根据地在原本的历史上曾经是八路军最富饶的根据地,虽然在现在这个时空算不上最富饶,然也是一个非常富饶的根据地。整个根据地现在覆盖44个县,其中有16个县(之前最多时有20多个县)是完全控制的,总人口在1000万左右。

集中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华北重要的产粮区,除了每年自己有足够食用的粮食,还给晋察冀、晋冀根据地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不然以晋冀、晋察冀这这些贫瘠的地方,若是没有外部援助,养活那么多军队都是个问题。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八路军对于冀中军区尤为看重。在专门在冀中单独设了一个军分区,以及一个纵队之外,还在周围开辟了不少根据地,也有着分担冀中军区的压力因素在其中。

不过此时的饶阳第十纵队司令部里面,一众冀中军区的高层一脸凝重的讨论着事,整个司令部的气氛也让人感觉很压抑。原因很简单,日军这次出动一个野战师团以及两个混成旅团对他们发起扫荡,加上伪军这些都能和他们的军队人数持平了。

即便之前的几年给第九纵队、第一纵队、第三纵队输送了数万兵员,现在的冀中仍然有超过八万正规军,以及五万左右的民兵、游击队等。而且这还是给其他几支部队输送了大量的兵员后的结果,要不是武器不够,正规军还会更多。

一个纵队正规军人数超过八万,加上还有五万民兵这些,这可把其他部队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这次日军也出动四万日军以及四万伪军,在兵力上,八路军其实并不占据优势了。而且他们还得到消息,其他几个根据地也会遭受到扫荡,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了援军策应,只能靠自己的实力去应对这次扫荡。

“现在的局势你们也都知道了,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应对这次敌人的扫荡,毕竟这次鬼子的规模可不小。”司令部里,只见作为司令员的王尔琢坐在一个普通的长凳上,问着旁边的众人。

“的确,最近几年,我们这里成了扫荡重灾区了,鬼子没事就在我们这里发起扫荡,日子也没有之前那么好过了。今年的粮食也因为鬼子的原因,少收了不少,鬼子已经在开始掌控冀中地区主动权了。”一旁的政委王平叹气的说道。

王平是冀中军区的老人了,37年鬼子全面侵华开始,他就在冀中协助吕正操建立部队,对于冀中军区的发展也都一直亲身经历着。由于冀中军区的位置太过重要,日本人也在想办法彻底控制这里,从杉山元开始就开始对这里发起大扫荡,规模也越来越大,次数也远高于其他部队,八路军所控制的县城也就逐年变少。

“政委,现在虽然日子比以前艰苦了点,但我们也不是到那种山穷水尽的地步,可别忘了我们手上加起来也是有十几万武装的。

我们的部队都分散在各个县,不管敌人是分兵,还是重点进攻,只要我们做好情报工作。就逮着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打,我就不信鬼子能不管那些地方,只要鬼子有所顾忌,我们还怕什么。”

一旁的吕正操听着王平那有点消极的话,便不悦的说道。这仗还没开打,一个政委就开始没有信心,下面的部队还怎么打仗?

“吕副司令说的没错,现在日军大举来袭,肯定会重点进攻我们所控制的这些县城。一个个坚持防守肯定不现实,平原没有天险可守,这些城墙也都不是什么坚城,根本禁不住日本人炮轰。

我觉得还是把部队拆散,分散在平原地区,借着我们扎实的情报基础,跟鬼子打游击。什么地道战、地雷战我们都可以采用起来,总部不也说了吗,只要我们挺过这次扫荡,后面我们八路军的大军就会采取行动反击,到时候我们这边压力就小了。

城池这些,必要的时候都可以舍弃,反正它也跑不了,后面我们再抢回来不就行了。”一旁的独六师师长陈伯均附和道。

“说的没错,我就不信论起打游击,鬼子还能把我们这么多军队全部吃了吗?通知下去,把部分以团甚至营为单位分散,做好最坏的打算,迎接鬼子的这次扫荡。”王尔琢最终决定道。

“是!”

献县,这也是八路军根据第一部分,不过县城却在日本人手中,驻守在这里的是附近有名的回民支队,也就是马本斋率领的以河北回族人组成的抗日武装。不过他还有着一个正式的称号,那就是刚刚成立的独36师107旅的一个团,不过当地人还是习惯叫回民支队。

这支部队听名字就知道回族人的武装,不过民国时候回族没有被政府列为少数民族,那得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主要这个时候的回人也挺不受待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之前的马家军,那就跟分裂没啥区别。

而且马家军的做事风格太过残忍,西北的汉人当时基本没有话语权,惨遭屠杀也不是没有。不过在后来的红四方面军西征后,马家军全体覆灭,那些顽固分子也被清理干净,加上**从川东、川北、汉中、安康等地迁移了一大批汉人过去,这才有汉族在西北占据主导的原因。

不过跟马家军不同,华北地区的回人好多了,而且跟当地的汉族人相处的十分和谐,民族团结的意识也要强了很多。马本斋的回民支队之前就是在抗日爆发的情况下,由他组织的河北地区的回人起来反抗日本人的侵略,后面就发展成了回民支队并加入了**,现在也是第十纵队的一部分了。

现在马本斋的回民支队人数在2000多人,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支回民抗日武装。

回民支队在附近因为对地形熟悉,又有着很好的百姓基础,附近的穆斯林又都挺支持,所以也就成了日军的一个心腹大患。所一次扫荡一开始,日军就出动了两个步兵大队以及一个骑兵中队,加上几千人的伪军,发起了对附近抗日武装的扫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