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华北大扫荡(十二)

红色帝国1924 第四百六十三章 华北大扫荡(十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陕西潼关,这个名字的来源《水经注》有一些记载:“何在关内南流潼击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建关于东汉建安元年,后逐渐取代了函谷关成为关中的东大门,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位于黄河渡口处,黄河对岸就是山西,关口以东就是河南,以西是关中平原,以南是秦岭,位于晋、陕、豫三生要冲之地,可谓地势险要。

历史上因为扼守长安(即西安)至洛阳的驿道,是进出三秦之地的关键,所以在汉末以来就成为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以及关防要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畿内首险’、‘百二重关’的美誉。

正因为着这样,这个地方就被八路军派了重兵在这里驻守,现在驻守在这里的是原东北军王以哲的67军。因为关外就是国民党大军的驻扎之地--灵宝,那里有着数万中央军部队,有防范黄河北岸的日军的想法,也有防备八路军的想法。

随着日军占领了中条山地区之后,潼关等附近67军也在加紧防备,防务比之前严密了很多。之前由于中央军在中条山挡着,压力还不大,但是自从中条山落入日军手里,日军与潼关等陕西之地就隔了一条黄河。

而且日军也不是没有想过渡过黄河,中间试过几次,不过都被八路军给打回去了。其他时候都是用火炮或者飞机前来空袭,在这些威胁下,67军根本不敢有所懈怠,所以对于防务就抓的很紧。

由于潼关地理位置重要,67军现在也成了一支数量不少、武器先进的精锐部队,加上为了后面的准备,所以主席就和李卫国一同驱车前来视察部队,看看训练情况。

潼关的67军的军营里,大量的士兵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包括步坦联合行动、步炮协同、射击等针对性的训练。因为67军也是刚刚换完苏式装备的一支部队,因为都是新武器,所以要进行相关的适应性训练,让士兵跟武器之前的磨合更为融洽。

而且现在兵工厂弹药产量逐渐上升,后方的这几支部队都在进行密集的射击训练,以提高整个部队的射击水平。

“鼎芳,我看这67军的部队军容还挺不错的嘛,看来你这个军长平时也没下功夫!”看着那些在认真训练的士兵,连主席也不禁夸赞着一旁陪同的王以哲。

“主席,这是我的职责,而且我还想着带着这些部队打回东北去,把东北在日军统治下的3000万父老乡亲给解救出来。”王以哲谦虚地说道。

“鼎芳,你放心。打回东北是肯定的,你现在就做得不错,磨刀不误砍柴工,好好把部队训练好,接下来的战斗好好打。”主席微笑着说道。王以哲以及何柱国两位前东北军将领,想的就是带着军队打回东北,这是他们一直追求的梦想。

“王军长,主席的说的没错!这段时间你先把部队训练后,应该几个月后就有仗打,我希望到时候你别让主席和我们失望,打出你们的应该有的水平来。”一旁的李卫国也认真地说道。

“请首长们放心,我和67军全体将士不会让主席和总司令失望的!”67军有仗要打,在王以哲等人早就知道,不然也不会这么密集的进行训练。

这一段时间,包括未来的几个月,他的部队还将会接收很多火炮,到时候他们部队的火炮数量将会至少翻一倍,而且都是新型的山炮以及野炮,甚至还有122mm的榴弹炮。

这段时间,潼关以及华阴等地的军民都在秘密的造船,虽然都是小船,不过数量却不少,这也是在为后面的战斗做准备。除此之外,潼关等地的军火库数量也才增加,更是有着火车拉着一火车的武器弹药。

就几人在训练场上视察的时候,旁边来了一个人低了一封电报给主席,上面是有关苏联的一些大概情况。

“卫国,这个苏联怎么回事?数百万大军,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就损失如此巨大,国土大量沦陷,现在德国人都逼近莫斯科了?难道这个**的老大哥这就挺不住了?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主席仔细看了一下电报,递给了李卫国,并疑惑的说道。

这些情报,有些是苏联的**人员发回来的,但是知道的并不详细。其他大部分都是从德国以及英美等国的报纸上摘录下来的,所以消息也算不上多准确,至少苏联红军的伤亡苏德双方的数据就相差很大。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在莫斯科打一仗是肯定的,不过现在德国人并没有真正的逼近莫斯科。这苏联的冬天就要到了,要知道苏联的冬天可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军队来说。当年的拿破仑远征俄国,败就败在冬天之前没有结束战斗,到了冬天,那就是俄国人的主场,我感觉得德军估计也会吃亏。”

李毅淡淡地说道。

这个希特勒就是太过自信,你打苏联也不做好万全准备,后面等尝到苦头才知道苏联不是那么好惹的,这个国家可是一个很疯狂的国家。

“卫国你挺看好苏联?你不是对苏联印象不是很不好吗?”主席好奇道。

“我这只是单独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虽然苏联现在损失很大,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大国,而且还拥有着这个地球上最庞大的战略纵深。德国的闪电战的确很强,也让苏联损失惨重,但是他冲的太快就跟现在日本人一样战线拉得太长,后勤也是一个大问题。

要知道他出动的是超过500万军队,供应500万人后勤得有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即便德国的工业实力很强,但是压力肯定也不少。”李卫国解释道。

历史上莫斯科保卫战德国失败的原因,无非就是战线太长,后勤跟不上;也有因为太过自信,自以为能在冬天之前结束战斗,结果战斗拖到了冬天,德国人的过冬物资都没准备好。这些都是德国表面失败的原因,其他原因则是更多了。

德军在苏德战场上进展‘顺利’的时候,在北非更是没有敌手。因为利比亚的石油,让希特勒提前派隆美尔前往了北非战场,指挥着烂泥扶不上墙的意大利军队占领了一座又一座要塞或者城池。隆美尔在北非战场的驰骋,让他这个沙漠之狐的称号来得更早,英军提到隆美尔的名字无不咬牙切齿,但又流露出一些恐惧。

因为利比亚的石油,让德意两国都很重视,两国的投入也很大。除了在北非保持有相当数量的陆军,两国都增加了在地中海地区的海空力量,以保证石油通道的安全。特别是希特勒还向地中海派遣了一些潜艇,袭击来往地中海的英**舰和商船。

因为德意的大量投入军队,在北非,英**队只能龟缩一些要塞,等待支援的到来。一时间德国的气势十分嚣张,就连北非的意大利军队,也都开始狐假虎威了,十分的不可一世。

“没办法,他们的那种战斗,我们也就只能看看,国家的工业实力差距太大,我们还得努力才行。”主席不禁感叹的说道。

因为李卫国的原因,这个时候的**的眼光都看的远了不少,随着对欧美以及苏联的了解的越多,他们才知道差距在哪里。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认为靠着什么人力这些就能弥补差距的,这个时候的**显然更加务实。

“工业实力这个,是的慢慢来的。你再急也没用,没有一个好的基础,你发展肯定慢,而我们现在就在打基础。”李卫国笑着说道。

而就在这个时候,67军的副军长卢德铭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过来,脸上也很凝重,应该是有事情发生了。

“主席、总司令,这是西安发来的电报。第十纵队王司令在突围中被日军挺进队发现踪迹,现正被日军一个大队给包围;除此之外,日军把第九师团调出了晋东南,转而沿着北同蒲线北上,打算进攻大同。”卢德铭一边把电报,递给了主席,一边说道。

“什么?王尔琢那里被日军包围了?”对于第九师团那里,李卫国不是很在意,毕竟贺隆手上还有着几张牌没打。他担心的是王尔琢,一个纵队司令被包围,影响可想而知,万一出个意外,对于冀中、对八路军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冀中地区,王村以南有个叫作兵曹乡的乡镇,此时的这里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就在一个小时前,王尔琢带着司令部一众人员在这个小乡镇等侯王村那边的消息时,就得知日军正在往他们这赶来。

这附近都是平原,若是出了这个小乡镇,有着数百人的非战斗人员拖累,无异于成为鬼子的活靶子,所以王尔琢便命令士兵固守待援。没多久,在教导大队还没回来的时候,鬼子先一步到了,而且很快就包围了村子,并发起了进攻。

虽然日军不知道被包围的到底是八路军什么干部,但日军仍然在全力进攻。所以战斗也就在这个兵曹乡打响了,鬼子一个大队一千余名日军士兵就对八路军展开了激烈进攻,而且天上还有日军飞机的前来助阵,局势对于王尔琢来说并不算好,甚至还很糟糕。

现在他的身边只有警卫团的一个营,大约500来人,剩下的都是司令部的非战斗人员,大多数人没有枪,即便有的也都是手枪。而他面前则是一个日军大队,还有着两门九二步兵怕,天上又有飞机情况可想而知。

不过他现在所仰仗的无非就是有着防守的地方,虽然这个小乡镇没有坚固的城墙,只有一处处民房。但现在八路军也没选择,只能凭借这些建筑来抵抗日军的进攻,等待援军的到来。

日军第一波就投入了两个中队在飞机的掩护下对着兵曹乡发起了猛攻。不过王尔琢身边的这个营也不是吃素的,因为是保护司令部的安危的,武器方面都要比一般的战斗部队好点,所以在经过半小时的激战后,打退了鬼子的第一波进攻。

“司令员,现在情况不太好啊!现在敌人除了眼前的这个日军大队,另外还有一个日军大队也在从北面赶来,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可能到达我们这,到时候我们就危险了。”

兵曹乡的一处大院里的一个房间里,林铁担忧地对着王尔琢说道。他们这个房间是兵曹乡的一个地主家的,暂时借给他们使用,至于地主一家都躲在了地下室里,免得被外面的战斗波及到。

天上的日军飞机在扬威耀武的待了半个小时就离开了,活着的那些士兵正在跟那些非战斗人员一起搭建防御工事。由于情况紧急,那些非战斗人员在敬着自己的一份力,有的拿起牺牲士兵的枪支弹药在那与战斗人员一起投入战斗,有的帮助一起搭建防御工事,还有的则是充当起医护兵以及消防员,都在尽他们的努力。

“我们的增援部队怎么时候能到?”王尔琢此时脸色很平静,虽然这个情况十分危急,但他却没有丝毫的害怕。他腰间的配枪里早就装满了子弹,若是真的坚持不住,他会给自己留下一颗子弹。

“大约两个团的部队,还有几支游击队,除了两个县大队隔我们稍微近点,两支部队离我们都有20公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得坚持两到三个小时。”林铁回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